約莫20分鐘,屋外停了兩輛電動車,馮志透過窗戶看去,四人站在外面聊天,里頭兩個應當叫“叔叔“,是爺爺朋友的兒子,另外兩人就是當路口吵吵的兩位,三伯趕忙去招待,馮志走了出去,那兩人顯得有些驚愕,“這是哪個的崽“
“我四弟的“
“兇火,牛高馬大的,變像了,跟小時候不同了“那人說道,順手發著煙。
“是的,干部今天來,有什么事,你啊,好久沒來,你老爺子健在的時候,可經常來哩“
“實在不好意思,我也怕麻煩老人家,一來一去的要耽誤老人家蠻多事,哦,老爺子最近身體有好轉沒“
“今天早上還很活潑,現在一直在困床上,恐怕…“三伯停了下,“還要找你幫忙“三伯又掛著苦笑。
“一定,一定,你大哥在不在“
“出去一兩個鐘頭了,快回來了,來,先進屋,有事吃杯茶,一起聊“
幾位整理下衣物,看了看老爺子,做到客廳去了,三伯叫上在廚房忙活的二伯,幾人叫散了小輩們,聊著一些事情,馮志也只得觀望,心想又是那修路的問題,又是土地的事,馮志猜的沒錯,幾個長輩聊著就是。
“媽,那干部是誰,我記不清名字了“
“馮世友的二兒子,好在這就不知道了,過年還來過家里吃飯的,今天來肯定沒什么好事,跟他爹一樣,一有困難就找咱家。“
馮世友正是老爺子的朋友,馮志有些記得,馮世友去世多年,在世的時候馮志去過他家,他家有一個小院子,常年累月有一堆石頭,很久就有了,到了小學畢業,馮志也記得有,后來沒去了,那段時間自己爺爺與馮世友鬧了幾年矛盾,雖然長輩的事說是不影響晚輩,可事實確在潛移默化中的,晚輩生不出厭惡,心里可有障礙,人是虛偽的,好的時候都好,壞的時候只能想到最壞,不致人死亡,卻傷人心。矛盾是如何打破的,馮志不清楚,也無法清楚,爺爺說過一些事情,60-70年代是中國最困難的年代,馮志父親是67年出生,那時候醫療條件不好,他父親出生時候落下了脫肛的毛病,又沒人會醫,這種病在當時可以說是嚴重了,一直拖到75年,聽傳聞說吃鯰魚能治好,馮志爺爺又是鎮里糧站工作,左尋右找,搞到幾條,搞到幾條還不能用,原來是給上級領導送的,沒辦法,只能偷偷弄一條回來給他父親治病,而后出了問題,糧站把這個查了出來,因為這個事情導致馮世友工作被撤銷,所以因為這個事情,馮志爺爺記了一輩子,不管怎么樣,馮世友都是救命恩人。后面有些事,馮志爺爺沒談論過,馮志聽自己父親說過,馮世友大兒子建房的那塊地是爺爺讓給他的,總之很多時候,馮志爺爺都幫著他們,西沖有塊桔林,馮世友有一畝正在山頭,那塊地他們荒廢很久了,西沖山上都是桔樹,那一片都是馮志爺爺的,為了給桔子灌溉,正好想修個水池,把那塊地騰出來,沒想馮世友家死活不肯,說會斷了自己家的風水,爺爺也不在強求,那么多些地后面勉強找到另外一家人換了地修好水池,馮志爺爺并沒有這樣那樣說人家,畢竟土地這東西是農村人的根。一件兩件說不完過去,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都說不清,在馮志爺爺腦海里,救人一命就這一點也得讓他付出任何都愿意,后來馮志也想想,70年代在糧站工作,與其如今在政府上班有何區別,況且別人丟了前程來救人,要換做馮志,自己心里應當還會掂量掂量。
馮志母親叫馮志去歇息一會兒,她見兒子蓬頭垢面,自己守著老爺子,客廳電視聲音很大,講話聲更大,三伯聊的起勁,馮志沒打擾他們,又坐到外面,看遠處發呆,堂哥堂姐有的都已經生兒育女,好像跟馮志格格不入,馮志給父親打了電話,父親今天去了縣城,也得下午才能到。他看了看手機,林遠給他打了好幾個電話,可能是馮志不小心,按了靜音的開關。馮志看了幾眼,說不上有何種味道。
到底是什么呢?林遠同馮志是同村,據說林家太公是逃難到此安家落戶,整整一個村,也就這一戶人家姓林,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林家有了自己少許土地,但那個時候,一大家人靠這地是養活不了人的,
由此,馮志爺爺的父親救助得以在村中長存,農村會有些陋習,見不得外鄉人且占了本村的地,在一段時間,林家會收到本村不同人的刁難,到后來改革開放為止,人們才慢慢開化,思想觀念的轉變導致很多人看開了,原來人能活著,活著更好不一定要依賴土地,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
所以到了馮志父輩那一代,外出務工成了風潮,也成就了不少的富翁。林家就是一個,90年代出的最早的萬元戶。按馮志來看,林遠妥妥的一個富二代,想不明白的是,林遠好像沒有那樣享福,整整一個中學都呆在鄉下,從未占有父輩的榮光。
林遠爺爺過世后,那棟老房子就幾盡廢棄,林遠來了廣州,馮志經常會有跟林遠在qq上聊,倒是林遠更關心馮志一些,作為朋友,馮志從小到大數得上只有那么幾個,又作為同學,能玩的開的沒多少,在馮志的這一生,校園生活占了70%,且只有將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友情的深厚。
馮志在考上大學后,林遠第一個送上了祝福,還在當時并未發達的淘寶買了雙耐克給他,那是不同的,在縣城長大的孩子們,有的沒聽過這個牌子,馮志就是一個,在其腦海中,能說的出只有,特步,安踏,后上大學,馮志才拿著穿,本以為跟那些品牌差不多,后大學同學告訴馮志這雙鞋起步都是2000,林遠在馮志心中就像一個哥哥,一個比自己堂哥還親的那種角色,從小如此,就他會更多照顧馮志,得知鞋子如此貴重,馮志是很高興,可心里也不覺得好受,收人禮物畢竟是禮尚往來的,作為學生是拿不出等價值的東西的,林遠心里沒有要求得過什么回報,馮志心里可想的多了,學生中的書生意氣顯示的淋漓盡致,在日記本里規劃自己的未來。
林遠來馮志學校兩次,給足了馮志心里的面子,他不差錢,所有費用都是林遠給的,那時候大學馮志第一次去酒吧還帶著室友,酒吧的嘈雜聲馮志有些不習慣,林遠看上去老練多了,在林遠的世界里,他經常這樣在酒吧里面發泄,也不知道為了什么?這不是生活也像是生活,馮志被這些陣勢嚇到縮到一旁,安靜的看著臺上的dj師以及瘋狂的人,那些室友也是生澀,與酒吧中人格格不入,酒吧是喝酒的地方,人喝酒之后在音樂節奏帶領下逐漸顯露本性,馮志兩眼發昏,只覺得一股從下而上的興奮貫穿全身,林遠教大家玩著游戲,稍微不久便讓林遠拉了幾個妹子。馮志記得不多了,他慌過神來。
大學是一個過渡,人生在這幾年變得越來越不同,林遠就是那樣,雖然沒有讀過大學,馮志與之交談,卻讓他覺得林遠越發講的深邃,那些馮志不懂的事情,林遠都知道,“我沒有學到什么,只是接觸的多了自己也能理解了,就像就像…“林遠記不住,“賣油翁“馮志知道他將說的,“是的,賣油翁,“。馮志當初覺得林遠講的不錯,可現在卻覺得嚴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