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漸漸亮起來了,但時間還早,所以四周還是靜悄悄的。思緒蔓延到了近日。
因為整理舊物時偶然翻開了從前的日記,看到了林中鎮,也想起了那個夢。少年時的相處時光浮現眼前,我想起了當初的誓言,所以當天定下了去林中鎮的路線。第二天就出發了,回想過去孟奶奶的模樣,早已記不太清,但那雙憂郁的眸子卻一如往昔,清晰深刻,如今回想起來,那眸子里有平靜也有蒼涼。
多年來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有的相見恨晚,有的細水長流。朋友們來的來,走的走。心不在,處處是天涯,心在便會溫暖如舊。我早就學會了不強求。不該強求。
各人有各人的路。
我的大部分時間選擇一個人,一個人在風中行走。
喝著最劣的酒,做閑事。
其實也是害怕,怕自己忘了初心,怕變成那種自己討厭的人。我不敢保證,我只能時時反省。
一到這座小鎮我就驚訝了,隨即就理解了。
這里和我的家鄉很像,有很多幽深的小巷,道旁樹木繁盛。三三兩兩行人走過只,情姿態也是安適放松的。我身處其中,覺得呼吸都很舒適,心境平和。
背著背包沿路慢行,找到預定好的旅店辦好手續。就進房洗漱,上床睡了。
醒來時才一點多,收拾好自己。準備出門補個午飯,經過前臺發現招待小姐換成了個學生。我向她打了招呼,女孩子用她特有的清新單純的笑容為我開啟了一個愉快的午后。
午餐偏辣,有樣菜吃的我熱淚盈眶,好久沒吃這么辣了。突然心中有些情思被勾了出來。
午飯后,消食。所謂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過今天我大約會走很久。
一條一條小巷逛過去,有些路凹凸不平時,石灰末蓋過那些青色的,紅色的,灰色的石子。未蓋過那干燥的泥土。不時與小販擦肩而過。不時駐足停留片刻。
這里熟悉又陌生,我心中有了迫切之感。想記下來,記下這里。
我不曾疲倦,不知走了多久,看到天空中,屋頂上飛過的一群白色的鳥。飛過去,又繞旋回來,轉了幾圈,然后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天色開始變暗,我準備繼續向前走,走過一所中學時正好聽到下課鈴聲。舒緩的鈴聲拖住了我的腳步。
幾分鐘后就有三三兩兩的學生結伴走出校門。待人稍多一點我就走了進去,貼著白色瓷磚的大樓,紅底白字的橫幅。最吸引人的是學生們放松開心的笑顏和談論的聲音。
人越來越多,又越來越少,直到拖堂的班級也下課回家后。學校就變大,空曠了。
他們都回家了。
我往里走沒看到什么人,走著走著走到了后門。輕輕踏出鐵門,輕輕地離開了這個親切的學校。天色越發暗下來,我想了想,決定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去尋找孟奶奶的故人。這里和我的故鄉很像,我有直覺,我一定會有所收獲。
突然,我大腦空白的看著離校門不遠處的一排空的破房子。在最右邊的房子旁,正卡著一個摩天輪,就是它!
我一步一步走近,站著看了很久。天色暗下來。不遠處的路燈亮了,我沒看到花,但這已經足夠了。
我回去時看到了家家戶戶的燈火,那種很溫暖的橘黃色。
第二天我開始一條小巷一條小巷的詢問。每條小巷只要問幾個人就行了,因為每條小巷的人各自都很熟悉。相處很多年了,姓孟的人家不少,不過,都不是我要找的。
在傍晚,天邊霞光極淺極淡時,我從一位年邁的老人那聽到了孟奶奶的過往。
故事簡單而悲傷。
家道中落的家中大姐聰明而有志氣,不顧家中寡母幼妹的阻攔外出闖蕩。一去了無音訊,數年后衣錦還鄉,卻得到幼妹走失,寡母憂傷成疾,不久前逝去的消息。大喊不笑,自扇巴掌。凄厲的哭聲令人落淚。不久后離去,再也沒回來。
我嘆息,走到孟奶奶的過去的宅子前。這里是推倒重建后的新式樓房,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痕跡。往昔的一切,在歲月的大手下輕易抹去,卻抹不去生命最深處的疼痛。抹不去的那片悲,它只能隨生命的逝去而消散。
年少輕狂,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癡立良久,想到了多年前學的一首歌。過去,只覺悵然,現在卻覺得有些痛。一股腫脹的酸意在心頭生出,無處發泄。
于是在那個清寒的深秋傍晚,無人的小巷,橘黃窗口的遠處,我輕輕吟唱那首痛入生命的歌。那首“若魂悲”。回不去的年少,失去的親人,永遠彌補不了的過去。
若魂悲,魂若悲。
我決定回家,越快越好。
連夜安排了車,回去收拾行李。
我等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