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卿消化了原主留下的記憶,對這個國家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片大陸由四個國家組成,分別是東秦國、西涼國、南淵國、北狄國這個四個國家組成。
除了這四個國家之后,在遙遠的西邊,還有一個久經盛名的中央帝國。
傳說,中央帝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那里物產豐富,百姓安居樂業,就連婚姻都是一夫一妻制,對這個名為中央帝國的國家還有著許多的傳說,許多百姓乃至是游子都曾經去尋找過這個人人都向往的國家,但無一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中央帝國的方位。
百姓都紛紛猜測,中央帝國或許就是一個傳說,但它又確確試試存在于這片大陸上。
東秦國就是原主所在的國家,據說,十年前的東秦發生了一場動亂,要不是鎮國大將軍顧庭笙和東秦太子帝北墨聯手鎮壓,東秦國早就被易主了。
先皇在那場動亂中深受重傷,不久便離開了人世,太子十三歲便繼承皇位,帝北墨在位十年間,勵精圖治,鏟除異己,才有了現在的東秦盛世,也一躍成為四國之首,這也是先皇在位時未能做到的事。
現在已經東秦二十八年,當今圣上為了紀念先皇,登基時就宣布繼續沿用東秦紀年。
東秦百姓對這個皇帝帝北墨褒貶不一,有的人說,帝北墨勵精圖治,體察民情,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也有人說,他是個殘暴不仁,嗜血成性,冷血無情之人,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皇上帝北墨是一個冷俊美男,但凡見過他真實容顏的人都為之傾倒。
經過幾天的修養,身上的傷也好得七七八八了,現在是東秦二十八年,九月初,距離學院進學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得捉緊時間學習科舉考試的內容。
既然決定參加科舉,就一定要中,同時也要把身體鍛煉好,恢復以前的身手。
科舉考試分為府試、考取童生;院試、考取生員,即秀才,第一名稱為案首;鄉試又叫秋闈,考取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發桂榜;
會試,考取貢士,第一名叫會元,發杏榜;殿試,則分為三甲,一甲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都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科舉考試分為墨義、帖經、策問、詩賦、經義、算學六大內容。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
帖經,就是有如現代試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系的上下文;
策問,即議論,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范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詩賦,就是考生根據題目內容作詩;
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
算學,試卷上的題目只要算出答案即可,無需寫計算過程。
科舉考試中的墨義、帖經、策問、詩賦、經義、算學這六大內容,都是以分數計量,除了算學滿分是一百分,其他滿分都是五十分,全總分是三百五十分。
原主在學院雖然學習不好,但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學子,現在我主要攻墨義、帖經、經義就可以,大都是理解和背誦的問題,剩下的算學、策問、詩賦,我一,二十一世紀新時代女性大學生還怕古代考試不成。
哼哼!古代與現代的時間換算為,子時:23:00—01:00;丑時:01:00—03:00;寅時:03:00—05:00;卯時:05:00—07:00辰時:07:00—09:00;巳時:09:00—11:00;午時:11:00—13:00
未時:13:00—15:00;申時:15:00—17:00;酉時:17:00—19:00;戌時:19:00—21:00;亥時:21:00—23:0。
我每天辰時初起床洗漱吃早飯后看帖經;
一到午時就吃飯睡午覺;未時初復習墨義,申時復習經義,酉時過后,就吃晚飯休息后開始鍛煉,亥時一過,就沐浴睡覺。一天天就這樣過去了…………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學習與鍛煉,應付科舉沒問題了,身手也恢復得七七八八了。

葉慕卿宸
各位看官,這章列舉的科舉相關內容經不起任何考究,純屬是為文章需要而設,考學黨慎入,小景在此,感謝看官們的,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