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結果:無論是審姬被帶走;還是被誤會私定終身。
顯然都不是張燕想要的。
那么如何跟老丈人溝通,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既能表現出兩人兩情相悅、待之以禮的現存狀態,也得表現出對待審家和人家姑娘保持著足夠的尊重才行,這個貌似有點難啊。
尤其是無論說服老頭的結果如何,即使達到最好的狀態:老頭也相信了你們對審家和審姬都是非常尊重的,你們倆私下是有那么點小想法,那么老頭也有十足的理由將自己的女兒帶回去,他只需說:我也相信你的能力,你將來肯定能有所成就,那我們就等著你將來有成就了,再來迎娶吧,現在我女兒如果再留在這里,實在有礙風評,我還是先帶回去吧。
這種情況下,你再留人不放,實在說不過去啊,咱家又不是強盜。
張燕抬頭看了一眼審姬,心中想著:“尤其是,她還不想回去,看她可憐兮兮的樣子,怎么忍心呢?況且,你想讓人家等你多久呢!?這還真是個死結啊”。
張燕感覺自己頭發都要想的白了,索性平了平心緒:“前世有高人說過:辦法肯定是比困難多的!嗯,且容我再想想,老丈人還在路上,時間還是有一些的?!?p> 張燕最終也沒想出來好辦法,只好去找自己的智囊張誠了。
張誠現在已經不在靠山村了,村里留下黃老爺孫兩人主持局面。
新組建的四個村中,富水村是位置頗為居中的,張誠等一干中樞管事都早已遷到了這里。
富水村周邊有滹沱河的一個分支,還有山上下來的溪流,不缺水,距離真定城也不遠,位置很好,張誠在這里建了很多屋舍。
張燕和審姬直接來到富水村,首先見到的是審姬的張師兄:三十左右年紀,二目有神,面色黑紅,短粗的絡腮胡須,四肢粗大,身材魁梧。
張燕跟他親切的寒暄了幾句,發現這個人很是爽朗、熱心腸、有威嚴,還真是一塊好將才;張燕心中有事,于是留下審姬跟他敘敘舊,自家忙去尋找張誠商討良策。
他在張晟體內同樣發現了靈氣,卻是單純的紅色,而且還沒有文丑那么濃密,估計武力較文丑要稍差些,真心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吸收凝聚這些靈氣的,但是關系還沒到那種程度,真不好問出口。
張誠正在翻看木簡賬本,張燕也不跟他客氣,直接就進來找地方坐下了,待張誠抬頭看見進來的是自家少主,連忙就要起身施禮,張燕攔住他道:“無須多禮,我有點急事找你。”
張誠仍舊施禮道:“聽說少主昨日歸來,待要整理一下賬目,再去相見。”
張燕說道:“這個容后再議,吾匆忙趕回,乃為一事……”,接著就把審姬家中來人、尊翁將至的事情詳細說了,也把自己猜測的事情以及審姬的態度也說了,然后問道:“不知敬德可有良策?”
張誠思索了一番說道:“審姬姑娘若要留下,只有一種可能,便是成為少夫人?!?p> 張燕說道:“向審氏求親,吾恐禮儀繁多,必然曠日持久,況且如此情形,豈不更增誤會?”
張誠道:“誤會只需稍減,禮儀亦在人為,但求盡快將婚事辦了,便可萬事大吉,兩全其美也!”
張燕有點羞赧:“吾年齡尚小,功名尚無,家境亦薄,何以相求?”
張誠含笑道:“少主已為大儒弟子,功名已在不遠;家中如今有童客四百余、田近三萬畝、豬近千頭、禽類五千余只,至今歲之末,此后可謂日進斗金,此皆少主五年之功也,何敢言薄也?至于年齒尚幼之說,古來尚有三歲而婚者也;況乎少主此時身材當稱雄偉!”,張誠說完不禁哈哈的笑起來。
張燕聽完也不禁心中竊喜:“當真可行?”
張誠笑道:“少主實乃當局者迷也,若只是將小姐召回,何須老翁親至哉?”
張燕打開了思路,頓時明悟:“恐怕老頭此來也是多方考慮的啊,如果條件差不多,人也尚可,也就順坡下驢;如若各項條件都不成,人也不起眼,那定然是個興師問罪的局面啊,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啊。”接著想到:“那么事情不妨分成這樣幾個步驟,嗯,的確好辦多了。”
張燕立刻感覺頭腦清靈,胸有成竹,忙說道:“若現下求親,媒人須難尋也。吾有一謀,不知當講…”,還沒說完,就見張誠點頭,于是接著說道:“敬德記得那日你我于真定客棧之中否,當時審姬姑娘擺脫家人追索之后,于城西土地廟中安歇,吾等殺了人,第二天一早出城,審姬姑娘卻在城北途中,若言土地為媒,是否可行?”
張誠搖頭道:“難也,若使審姬姑娘謊言求嫁,女兒家怎么會肯?況且神靈之事,豈可冒犯褻瀆?”
張燕頓時醒悟道:“敬德,吾已失了方寸矣!”,復又嘆息道:“唉,但由你來安排罷,成敗吾皆不怪罪?!?p> 話表兩頭,審姬的老爹審隆字正昌,三日之后帶著二十余人,天剛過午,就來到了真定,徑自來到東市客棧,找尋自家的兩個家人。
來到客棧門口,正見到兩個家人在前,引著自己女兒在后,從客棧里迎了出來。審隆親眼見到自己的女兒,立刻放心了不少,仔細打量之下,也發現女兒長高了很多,也變得更加漂亮了,更覺心中歡喜;
父女久未謀面,進入客棧樓上房間之后,立刻各述別情,氣氛很是融洽,審隆感覺女兒果然懂事了很多。
審姬見父親臉色越來越好,于是說道:“當年還家,見母親亡故,心中甚覺孤苦,恰逢繼母安排婚事,以為不能見容,遂而離家,此皆女兒少不更事也,請父親大人見諒!”
其實事情說開了,還真沒幾句話,審隆頓覺老懷甚慰,感動的差點哭了:“吾兒終于長大了,懂事了啊”。
審姬見到老父動情,也很感動:“父親遠來不易,不妨多住些時日,女兒在真定這些年也頗識了些人,女兒自當帶父親四下走走看看,排遣些心情。”
老頭也聽自家兩個家人匯報過,于是笑著問道:“吾聽家人說,吾女一直在真定張家駐足,不知是何等人家?”
“吾始至之時,其家尚無田一畝,無禽畜一只;而今田近三萬畝,各禽五千余只,豬亦近千頭,其雄起之速,直令人瞠目?!睂徏Ц袊@著說道。
老頭點了點頭,又說道:“但若只是富余人家,倒也不足為奇,吾家在魏郡能稱豪者,唯代代皆有出仕者也?!?p> 審姬有些害羞,輕聲說道:“其家少主,年十五,已師從大儒盧植兩年余,上月盧師守九江,著其隨行立功,奈為吾家之故,半途而返未能成行。吾聞其父張守之者,亦為黨錮之士也!”
老頭臉色鄭重起來道:“黨錮之士,莫不天下楷模也,然吾家與此等士人素無來往;況魏郡勢大者,乃宮中趙常侍家族也,若吾女嫁于黨錮之后,恐吾家族盡沒矣!女兒且隨為父返家可好?”,老頭說道后來已經臉現驚恐之色。
審姬按計劃是要邀請老頭到富水村去的,聞聽此言,心中一痛,不覺眼中含淚,只是不語。待要堅持不回去,當著多年未見的老父面前,這話委實說不出口。當初繼母給安排的婚事,好像就是位姓趙的吧。
當下也不再多言,掩面轉身回到自己房中,審隆連忙安排明日返程的事情。
審姬回房之后,心知不可逆轉,拭去了淚,著家人叫了客?;镉嬌蟻?,索了竹簡筆墨,急書一簡,又托了伙計快馬送去富水村。
張燕、張誠都覺得此事十有八九能成,正吩咐家人諸般事宜,準備著接待貴客;不意客棧伙計送了急信來,張燕心知事情有了變化,叫伙計先候著,急忙看信,只見竹簡上面用蠅頭小隸,寫了四句話:“宮中趙氏,魏郡勢雄;有負君恩,相忘江湖?!?p> 張燕心中頓時一痛:“看來魏郡之中,宦官勢力很強啊,審姬擔心婚事會暴露張牧的身份,從而連累了審家和張家,只好屈從父命,暫時回家,然后再找機會翹家。不過所言之中,也頗有分手之意啊?!?p> 張燕連忙取了筆墨,在竹簡背面回書:“青山依舊,豈在朝暮;鵬遏行云,盼歸吾婦!”,書罷厚賞了那客棧伙計,仍舊著他帶回去。
“審姬是知道自己的字的,想來也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張燕想道:“只是她恐怕難免獨自遠行,應該再給她送些錢去,免得挨餓吃苦頭。卻安排誰去為好?嗯,還是小爺親自去為好,見上一面,再叮囑她一番。”
張燕然后將事情的變化,告訴了張誠,吩咐取消了所有的安排,又稱自己要單獨去一趟真定。
張誠心中擔心不已,倒不是擔心少主的安危,他知道張燕伸手不凡;他擔心審姬的離去會亂了張燕的心智,但是卻又不知道怎樣勸慰,只得滿懷心事的下去安排了。
張燕確實心中有些煩亂,似有千言萬語欲待叮囑審姬,張誠送過來十個金餅,張燕用布裹了個小包,就騎了馬往城里趕去。
天色不早,酉時將至,張燕有些著急,一邊靈氣輔助放馬狂奔,一邊琢磨如何見面:“若于客棧大堂之中相見,好多話不好明說啊;若晚上偷偷去她房里相見,此番光景之下,難免有些輕浮冒犯、也不夠磊落?!?p> 不一刻,騎馬進了城,心中主意已定:“就大堂里見罷,小爺也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
早知到客棧所在,下馬進了大堂,招呼伙計道:“剛才回信之中,忘記了一些事情,煩請伙計代吾求見,吾且于此等候。”
伙計上樓叫人,審隆也得到家人回報,知道對方堂堂正正的來求見,也不便阻止;待要親自下樓見上一面,又想到這個時節,恐怕說什么都不好聽,于是嘆了口氣,息了下樓的念頭。
張燕等不多時,伙計引著審姬下樓,后面仍舊跟著那兩個家人。
張燕看到審姬的紅眼圈,心痛的不行,只覺眼中冒火,情急之下,幾乎就要拉著審姬跑路、浪跡天涯去!
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痛楚,也不多禮,上前低聲溫言道:“莫再傷心了,好好保重,嗯,在家中住些時日,便速速歸來,擔心你途中受苦,奉上路資零用,萬勿推辭?!?p> 張燕抬頭,看到后面的兩個家人也都低頭不語,審姬正抬袖拭淚,快速從袖子里拿出小包裹,閃電般塞入審姬衣袖里。
然后裝作彎腰施禮的樣子,聽見審姬不能成言的啜泣道:“少君……忘了……”
張燕覺得自己呆不下去了,突然感覺自己很是無用,一種無奈、傷心的情緒充斥心頭,轉而就欲化為憤怒,一種想要粉碎一切的暴躁情緒升起。
不待細聽審姬所言,連忙轉身離去。
放馬狂奔出城,路邊一株老樹,忍不住跳下馬,大吼一聲,含憤一拳轟出,拳如奔雷,直入樹干寸余。
張燕抱頭蹲坐樹下,心如亂麻,不知過去了多久。
直到月上梢頭,張燕心緒漸平,不由暗自感嘆自己當前能力不足,應當更加努力的增長自己的各項能力、穩健扎實的發展自己的勢力,爭取盡快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信馬由韁的往家趕,心中也對自己詫異不已:“我前世也是有家有口的啊,怎么會這么容易愛上一個人呢?。渴窃谶@個世界里太孤單了么?還是自己……?”,混亂思緒中復又想起前世某家名言:“能抵得住誘惑,不能說明他抵抗力強,而是誘惑力不夠大而已!”不由失笑:“何況小爺本無心抵抗,這妖女的誘惑力也實在……”。
“管它呢,努力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