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蕓間接性的了解了胡宇劉希及其他暫住生的情況,或許是因為他們剛搬來沒多久,所以胡奶奶并沒有太多在意,但就總體而言他們的表現都挺好。其實暫住生的苦難是有的,比起家人不在身邊事事要親力親為以外最大的也最突出的莫過于吃飯問題。不論是張慧家還是白晢家,又或者是曹蕓現在到訪的胡宇家,她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吃飯問題。學校為盡快落實校外住宿,來提升和幫助偏遠地區孩子上學特意提出這個方案,但當真正實施之后才暴露出更多的問題。比如孩子脫離父母掌控,會不會變得性格怪癖,又或者孩子適不適應沒有爸媽陪伴的日子等等。從生活方面來說孩子的飯菜及衣服誰來負責,他們生病之后能不能及時就醫等問題。有人曾指責說計劃不詳莫要執行,但是若不走出那一步,何時何地才能真正實現。又如何能幫助更多的孩子享受受基本教育的權益,若想要百分之百完整的方案或許會有,但前期投入的精力人力及物力又會是多少?
曹蕓匆忙離開胡宇家,因為盛蕓來電話:辰東肚子不舒服,需要去醫院看看。
突發的事件并沒有影響到曹蕓,因為她不是第一次遇到。但是對于在學校上課的盛蕓,卻似乎不僅僅是只有擔心。
曹蕓趕回教室,便直接帶辰東出了校門。
辰東肚子如刀絞一般,似乎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難受。迫于無奈曹蕓去找校長借車,因為學校附近車輛稀少。辰東被安排到門衛室,負責警衛的叔叔倒了杯熱水,而曹蕓便去校長辦公室。
張校長正在籌備中考的事情,桌上放滿了學生資料。若放平時校長指定不在,但這次中考似乎對校長很重還。
曹蕓敲敲門,校長讓她進來。曹蕓二話沒說,便直接走了進去。
張校長,我們班的辰東肚里不舒服需要去醫院,你看能不能接你的車一用。
喔,怎么會不舒服呢?
可能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吧!你看……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而對于辰東每一秒都是煎熬。沒有多余時間浪費,畢竟每一秒都在疼痛中度過。
好,我們一起去。順便去問問晨醫生什么時候能到位。
謝謝,校長。
別客氣,那我們趕快走吧!不然多耽誤一分鐘,孩子多受一分疼痛。
說完張校長與曹蕓直接來到車庫,張校長開著車,但他又不知道辰東在何處。
曹老師,辰東在哪里。不會還在教室吧
張校長,辰東在門衛室。你到門口停一下,我去扶辰東上車。
好
說完張校長開著車子直接倒了校門口,在門衛的幫助下把辰東扶上了車。
張校長看著辰東汗流浹背,瞬間明白辰東的疼痛有多重。他二話沒說,便直接開車去了鎮醫院。
辰東疼痛的只能縮著,但是不能那個姿勢都還是很疼,辰東試著側臥,疼痛感略有緩解。
曹蕓在一旁安慰著辰東,但辰東似乎被疼痛占據了神經,只能迷迷糊糊的聽到曹老師在說話,但具體說什么也就不知道了。辰東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應答,只是感覺曹蕓很吵。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靜靜的躺著。
辰東的汗滴一次次的流了下來,曹蕓看在眼里,似乎心也隨著辰東而疼痛。
辰東不知道過了多久,只感覺車子似乎停了。張校長幫忙把辰東送到急診至于什么情況,估計要等醫生看完之后才知道。
曹蕓守在急診門外寸步不離,似乎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除了著急,更多的是擔心與牽掛。
張校長匆匆離開,曹蕓并沒有注意。或許過于擔心辰東,就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對張校長說。
張校長來到晨光辦公室,然而看著晨光疲憊的表情,似乎不忍去打擾。
喲,張校長來了。你老有什么指示?
你又拿我打趣去吧!
對呀!你們不是要中考,你怎么有閑情逸致來我這小辦公室。
不瞞你說,我們學校學生肚子疼,這不我就送過來看看嘛?
不對吧!什么學生能勞您大駕親自護送。
曹蕓班上的學生,也沒辦法孩子痛的太厲害了。
好吧!我去看看。
那也好,你看我們也放心不少。
別這么說我是外科醫生,這肚子……走吧!
好。
張校長與晨光來到急診,而曹蕓還在外面。至于里面的情景睡也不清楚,但似乎時間越長曹蕓就越擔心。
曹老師,你可好。
不好,又能怎樣?
好吧!我進去看看,你怎么跟盛蕓似的像刺猬一樣呢?
晨光嘆了一口氣,搖著頭便進來急診室。
辰東或許真如他們想的那樣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又或者更嚴重。但無論如何,曹蕓似乎都很緊張。
沒過多久晨光就出來了,曹蕓緊張的上前詢問辰東的病情。
辰東怎么樣,什么病嚴重不?
是呀!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說吧!
問題不大,只是醫生在做止痛。
那什么病呢?
急性腸胃炎,或許吃的東西不干凈吧!對他吃了什么?
我們不知道……
是呀!曹蕓是不知道,或許只有辰東自己知道吧!
那要多久能好?
應該用不了多久,可能馬上就出來了。但是你們要提醒孩子和家長,一定不能吃不太干凈的東西。而且孩子還小,所以很多病不是孩子能承受的。
知道了,謝謝晨醫生。
行,你們也別擔心了。我還有手術要忙,你們就在這里等就好了。
好的,謝謝晨醫生。
曹蕓一直重復著,或許她是該謝謝,從胡奶奶到現在的晨光,在她似乎最無助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個人,而如今……
曹老師,那你在這里守著。我跟晨醫生說點事。等辰東出來了,你就給我電話,我們一起回去。
好的,謝謝校長。
別客氣,都是同事。
在張校長任教以來似乎很少見到像曹蕓這樣盡職的老師,只是曹蕓或許有種病急亂投醫的錯覺。因為她找張校長幫忙,更像是再賭。好在自己賭贏了,張校長并非那種不幫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