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餛飩色澤誘人,湯是阿公夜里就在大鍋里熬好的骨頭湯,用來做底,放上的辣椒油,許君吃了十來年,甚是喜歡。
“這辣椒油是達秦國傳入的,進入咱們予定國也快二十載了,沒想到許姑娘也偏愛這達秦國的重口味。”定北覲笑言,“我駐守邊關,倒是常常能吃到,回了京都后倒是有日子沒吃了。”
“先生說我從小就偏愛吃辣食”許君想了想又道:“貿易的互通本來就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商人可以從中牟利,百姓可以買到本國沒有的東西,先生說國與國無爭端,貿易往來頻繁,是對百姓最好的保障。”
“先生大義”定北覲點頭表示認同,“奈何達秦國土地貧瘠,民風彪悍,邊關已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如若不然我也不會駐守邊關這么多載。”
冬日的太陽已經慢慢升起,臨近年關,清遠縣城的街上已經人聲鼎沸,路上吆喝的小販,街邊采買的商店,早點小攤的熱鬧,嬸子、新婦討價還價的聲音,無一不展示的國泰民安的幸福感。
“這陳遠中在任還是干了些實事的”定北覲看著眼前的熱鬧景象說道。
許君揚起了眉,干凈的眼睛里滿是笑意,嘴角的梨渦越發的明顯“陳大人雖扯皮功夫一流,但在任的政績還是有目共睹的,至少這眼前的景象就是他政績的最好佐證。”
“扯皮倒是真的”定北覲似笑非笑的盯著許君道:“不然秦玉朗的案子也不能讓陸武陸統領半夜去把姑娘你請來。”
許君不敢搭腔,只埋頭吃餛飩。
定北覲看著鴕鳥狀的姑娘,湊進餛飩碗邊的嘴角隱約可見若有似無的笑意。
“阿公我們先走啦”許君從隨身的荷包里掏出十幾個銅板,阿公也樂呵呵的點點頭,“好嘞,許姑娘下次再來啊。”
定北覲和陸武跟著許君在熱鬧的街上走著,看著許君順手買些甜甜的米糖,居家用的針線,熱氣騰騰的燒鴨,附近的商販幾乎都認識她。拐進了一條幽深的巷子,一眼就能看到一棵很大的樹,只因深冬的季節,葉子已經全部掉光了。
許君推開巷子深處的院落大門,吱嘎一聲的聲音,驚動了院內打掃的木喜,“哎呦,姑娘,這陳大人怕是要給你結俸銀了,這大半夜的還幫他查案,依奴婢看,這老狐貍是慣會躲懶耍滑的,咦……姑娘,你打哪拐回來的兩個俊俏小生?”木喜不光聲音大,還一個勁的盯著兩人瞧。
許君的臉刷的一下紅了,連耳朵也透著瑩潤的紅,連忙朝著兩人行禮:“定北將軍、陸統領見諒,木喜從小跟著我一起長大,院子里大部分時間也就我們兩個人,她口無遮攔慣了,多擔待啊……多擔待……”說完提著裙擺,拉著木喜一溜煙的往后廂房跑去,女子人已穿過門廳,又聽得遠處傳來聲音,“二位大人隨便坐,一會我們就去書院找先生。”
定北覲朝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只看到拐角處藕色的裙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