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危機往往伴隨著轉機。
我演講的內容不僅影響了在場的學生和家長,還被他們上傳到了網上,其中的內容還包括校長最后說的那番話,雖然我暫時倒下了,但是募捐已經開始了。
募捐的地址就設在“海緣森林公園”,雖然我不能去現場,但還有他們在,他們每個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伙伴。
有一些家長捐完款,還會特地買康乃馨去醫院看我,這些家長相信我的為人,不會覺得我是那種卷款逃跑的人,只要錢在我手里,一定會建好圖書館。
我想這些家長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身邊又沒有一個帶頭的去做這件事,如今出現了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他們覺得我的德行和能力,是可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
等圖書館修好以后,孩子們就不用跑老遠看書了,養老院的老人有時間也可以出來看看書了。
我相信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也有很多書想看,但沒有看下去,上班的青年人在休息的時候也可以來圖書館看看書,有些專業書是可以幫到他們工作的,他們也可以找點別的書來放松一下自己。
都說書海無涯,只要想看書隨時都可以,現在很多年輕人流行在手機上看書,雖然很方便,但失去了看書最原始的味道,我想營造一個什么年齡段都可以看書的環境,而不是只針對讀書的孩子。
其實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孩子,人的大腦就像機器一樣,如果經常不用就會生銹,如果適當用腦,心態就會越來越年輕。
其實看書就是一個用腦的過程,我看見過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活得像個少年一樣,也看到過很多一二十歲的孩子活得像個老人一樣,我們以后到底想過什么樣的人生,完全取決自己。
我們建圖書館這件事不僅得到了當地人的支持,還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雖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年輕人,但有時候我也會想,如今的年輕人到底怎么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求外在的光鮮亮麗,而追求內在精神世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因為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從眾的心理,一個人內心很匱乏的時候,他就會通過外在表現出來,當一個人內心很豐富的時候,就算穿一件很簡單的白襯衫,他身上的氣場也讓人無法抗拒,你會情不自禁的被他的自信從容吸引。
所以我覺得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的方向都跑偏了,現在我也漸漸明白劉華偉和王心怡離家出走的原因了。
如果你有花不完的錢,你還會為了錢到處奔波嗎?如果明天你就會離開這個世界,你心里還會想著賺錢嗎?很多老人想通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世界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所以我想通過書本讓人們更早的找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個內心豐富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縷陽光,能夠溫暖一個人的身心,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