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一次寫文,文筆實在是不行,所以忍不住發一章,說一說隱藏在文里沒寫出的故事。
1.為什么感覺唐兮兮和沈白的感情升溫速度又快又突然?
其實是因為寫得不夠詳細,所以看著覺得有些情節有點進展快了,因為寫的主要是他倆感情升溫發生轉變的時候,其實每個節點之間,還有許多的聊天相處磨合。
2.照一開始的設定,唐兮兮和沈白是隔著鴻溝天塹的,為什么后來兩人就好上了?
畢竟是男女主,不在一起,那寫他們干嘛??瓤?,認真說……
首先細說一下倆人的鴻溝天塹:最表面的意思是兩人的原始家境,但這個情況,是誰都無法選擇的;其次是兩人的學歷,沈白國外留學博士歸國,唐兮兮二流大學研究生,這個差距不必細說也知道;最后就是工作,沈白大學教授,年薪百萬,唐兮兮企業研究員,年薪十來萬,這是學歷決定的高度。
后來兩人好上的原因:可以從頭說起,因為寫的每一個情節都不是白白寫的,有些細節背后,隱藏了許多未道盡的故事。
回歸正題——
首先是開頭,唐兮兮第一次一個人出國,在異國遇到沈白,唐兮兮對沈白是一種感動的好感,這是人很自然很真實的情緒;開頭我寫了沈白說“曾與許多不是女朋友的女孩子這樣逛街吃飯喝酒”,是他覺得“唐兮兮應該會像別的女孩子那樣因為感動而喜歡他然后向他表白”,沈白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只對唐兮兮才這么關心體貼的男人,他當時對唐兮兮是一種,獵奇的感覺,他看出唐兮兮對他的喜歡和心動,卻又心癢于唐兮兮控制力好,不曾越界。所以實際上,是沈白想要行動,是唐兮兮雖心動卻不想付諸行動。
后來,唐兮兮回國后直到沈白回國前,一年的時間里,兩人基本上沒有聯系過。唐兮兮在忙著畢業和工作,而沈白不僅在忙著回國,還是在像之前那樣獵其他的女孩子。直到沈白確定自己回國回母校工作時,才想起了聯系唐兮兮,得知唐兮兮在同市工作,這才約見了面。
那夜唐兮兮陪沈白在江邊行走,冷風刺骨,沈白當時只是一時沖動想兩個人獨處,但獨處后,又有些猶豫,這才一直沉默著。唐兮兮卻一句話沒說也沒問的陪著。沈白察覺到唐兮兮的體貼,是扣了心的體貼,這才開始對唐兮兮真正的生出了第一縷真正的好感。
兩人約見的次數不多,手機聯系也差不多,但每次沈白總能感覺得到唐兮兮給他的舒適感,一種讓人感覺很舒服自在的相處,是平等和自由。這種感覺比起那種悸動、那種征服欲、占有欲,更加讓人覺得有吸引力。
唐兮兮對沈白的感情歷程,也并不是從異國那種動心延續下來的,也并不是因為沈白天生優秀就應該喜歡的那種感覺。沈白對于唐兮兮來說,一開始像天使一樣,后來是慢慢相處慢慢拉進距離互相了解,她才開始去將沈白考慮為交往對象,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樣癡迷,因為她是個覺得”人生苦短,不拘于都用來尋另一半上”的女孩子。
3.在這里解釋這么多,為什么不在文里寫出來?
這種感覺不一樣,在文里不寫,是因為覺得那樣寫剛剛好,多解釋兩句,醞釀好的情緒也許就有點變味兒了;在這里寫,就是還是很想很想分享一下內心的故事,那個文后面隱藏的故事。每個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會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過去和未來,不必道盡,是一種相處模式。
4.怎么兩人在一起后,性格都有些不太一樣了?
那就舉例說明說一下唐兮兮粘人這個事情。唐兮兮十歲離開父母,自己一個人回老家念書,寄住在姑姑家里,寄人籬下,四個字,就含著不知多少的不是滋味。安全感,是唐兮兮從小就因此缺少的,但不得不獨立的她變得越來越“man”,成為其他人覺得有安全感的陪伴,比如陸莞。所以唐兮兮和沈白相處的時候,一邊是獨立習慣的灑脫,一邊是隱性安全感的缺乏,才會覺得她在交往前后,好似變了。
至于沈白,因為多是以唐兮兮視角去看待沈白,所以好似他很紳士風度,實際上,他是十分清楚女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只不過,對于自己已經喜歡上的唐兮兮,他便愿意去給她。沈白是因為唐兮兮的需求而適應去行為的,所以才感覺他好似也變了。
5.為什么不寫兩人見父母的橋段了?
雖然想要唐兮兮和沈白兩情相悅細水長流在一起,但,要面對各自的原生家庭,對于唐兮兮和沈白這樣的人來說,是不太愿意去面對可能發生沖突爭執的情況的。
唐兮兮和沈白在一起,是因為兩人互相了解后,覺得彼此心理需求剛好合適,而父母卻不一定能夠理解這種內心需求這種情感。
而且,我也還沒想好雙方父母的性格如何,還得好好揣摩一下自己寫的唐兮兮和沈白的性格,反推出彼此父母的性格,“有其父必有其子”,不一定要一模一樣,但有些觀念是小時候就開始植入的了。
比如說,唐兮兮從小被寄人籬下念書,父母雖然疼愛,但還是讓唐兮兮覺得缺乏安全感,獨立習慣了的唐兮兮,是有些獨斷專行的;被孤立過,但開始喜歡且享受孤獨的,是敏感的等等。
那么,唐爸從小便讓唐兮兮獨立,那么他也是個說一不二的人,但是又隨和且開明,隨和也是因為心軟,開明是因為有文化,喜歡思考,一方面便又頑固。
唐媽文化不高,是典型的傳統家庭女性,但有一點十分感人,就是疼愛唐兮兮愛到了骨子里,因為愛她,所以愿意聽從她,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打著“我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去做一些孩子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唐兮兮身上還有著像唐媽一樣的心軟和重情,心軟會愧疚,比如梁辰那里,重情則是一旦認定一個人,比如陸莞,就會一直一直的對她好,像愛自己的家人一樣去愛護她。
6.關于孩子的名字那里,是不是有些突然?
關于這件事,就是個很個人的觀點了。特意寫這里,主要是一想說明唐兮兮和沈白兩人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幾句話就過去了,說明兩人對于這個事情基本上都不在乎;而寫到父母,當時是想寫父母的觀點。雖然唐爸的那些話好似很開明,然而他還是有些他那個時代固有的思維而已,也不是什么毛病。沈白父母那兒沒寫,但想著,沈白父母雖受教育更多,但也許根深蒂固的會覺得這個姓氏不能隨便,在這件事上,他們大概還不如唐爸唐媽來得淡然。
7.還有送花那里,是有什么意義嗎?
主要是以唐兮兮視角寫的,寫“她想要的那種感覺”,在沈白那兒得到了,所以她才覺得沈白更合適,而她便確定了和他在一起的想法。
那是一種平等無界的感覺,忽略性別的舒適感,恰恰是沈白在回國第一夜唐兮兮陪他無言逛江邊的他想要的那種潤物細無聲的體貼和自由。
說實話,在一些方面的領悟感觸,唐兮兮比沈白通透得多。
我喜歡兩個人之間平等體貼的對待,而不是因為理所應當怎么樣,不平衡的關系,總有一天會崩塌。
8.為什么只寫到這兒,不寫到結婚生孩子白頭偕老么?
個人認為,唐兮兮和沈白心靈契合之時,就是最圓滿的時刻,這件事,九塊的紅本做不到,那個小生命又是另外一種人生歷程,不必要把它當作什么愛的結晶,那是一種應該做好了準備再去迎接的責任。
9.為什么文里有些東西不說細致些,比如餐廳的細節什么的?
咳咳,這就要歸結于寫這文的人,見識淺薄,知識匱乏,生活經驗偏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了。
10.怎么不寫一下兩人戀愛后相處的小劇情發點糖呢?
嗯……這個嘛,不敢寫,怕被禁……看那個“夢里”那章就知道我多想寫下去了,但是不能啊……咳,我們都是純潔的小白菜。
11.有沒有下一部作品?
有。
12.有那多順口介紹一下唄?
我是個起名廢,還是麻煩自己去翻作者的作品好了,現在我還沒想好第二個故事的發展呢?!队楣士v之蓮花盛開》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