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的戰斗開始。
譽蹇防御方向很安靜,多了很多防御墻和壕溝,看不見是否有人在那里。
空城計?
司旅將軍沒有絲毫猶豫,一聲令下,靈魂機器人大軍發起進攻。
譽蹇防御人員都藏在防御墻后或者壕溝里,靈魂機器人大軍靠近發現了他們,他們也沒有出去,而是等待靈魂機器人進來(防御墻和壕溝的作用是阻擋敵人的子彈)。
拼殺就在雙方接觸之時開始。
“奮勇軍”作壁上觀,沒有參加戰斗的意思,許多成員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拳腳,只是他們來之前就已經被安排好,留著力量攻打譽蹇。這譽蹇之前的戰斗就交給那些雜牌軍(反正他們人多,武器裝備差,不肉搏拼殺難道搖旗助威)。
常青關于留守的請求被駁回,理由是前兩日他們隊伍表現很好,應該繼續努力在一線才對。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過明白作為百夫長常青的想法,隊伍中有人認為他怯懦,害怕死亡,退縮了。也有人認為他畢竟被關在明夷時間短,受到的折磨有限,對人類的憎恨沒有隊伍其他人強烈……
不滿、懷疑,這是常燕感受到百人隊伍(已經沒有一百人了)中普遍存在的情緒,自己小隊中也有不少這類情緒。
心中有“夢”的人不會輕易選擇死,也不會毫無尊嚴的活。
這群人當中,稱得上有“夢”的人實在不多。
常青是一個,常燕也是一個,燕一、燕二、燕三、燕四也分別算一個。
“接下來就要靠你了!”
燕四悄悄在燕二耳邊說。
她明白他的意思,心理工作是她的事。
不過,這些要等到這日戰斗結束。
……
戰斗已經是第三天,醫院里的工作并沒有何丹夢想象中那么忙碌。
沒有傷員本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醫院里工作人員面帶憂愁。
并不是沒有傷員,而是沒有把傷員送回到譽蹇,戰場上人手本就吃緊,派人送傷員回譽蹇就更缺人手。
這樣不是辦法。
戰斗的第二天,某家醫院提出組織志愿者參與戰地救助。
譽蹇城內所有醫院積極參與。
對于志愿者,這次并沒有區分是人類還是靈魂機器人,只要能夠勝任都可以。
戰斗的第三天,一支包含人類和靈魂機器人的千人醫療救護隊伍成立,下午分批運送至西北衛星城。
何丹夢也在這支隊伍里。
當日下午三點何丹夢跟隨第一批醫療人員一起來到西北衛星城。
城里很亂,每個人都在忙碌,來自前線的傷員們被安置在一處空地,沒有任何遮蓋。他們躺在地上,沒有足夠人手照料他們的傷勢。
人體是脆弱的,不及時治療,一些看起來并不是很嚴重的傷也會致命。
醫療人員趕緊動手幫忙。
下午五點,最后一批醫療人員也到來。
忙到晚上九點,傷員基本得到救治,醫療人員沒有休息,又動手搭建臨時醫院。
這日,并沒有新的傷員從前線送過來,有人提出主動上前線實施救護工作。
再三的請求被西北衛星城里的防御指揮部拒絕。
救人高于一切,醫療隊始終堅持。
指揮部顧及醫療人員安全,不能讓他們去冒風險。
雙方各有各的理由。
防御指揮部退了一步,先派人去一線了解情況后再決定派不派人去。
最前線距離西北衛星城不到五公里,飛揚的塵土,戰場喊殺都能在這里知曉,可是,中午時候開始越來越平靜(城內因此作了一級戰斗準備),下午已經沒有戰斗的樣子。
不僅如此,直至這日中午,最前線不時都會派人到西北衛星城稟報戰況,中午后就沒人來了,一路上的崗哨也沒有人回來報告情況。
西北衛星城很擔心,派了不下三十人去查探情況,結果都是一去不回。
終于,這次派出去的人平安回來了,聽他說,一路崗哨不見了,前線防御也不見了,無論是人或者尸體,都沒有看見。靈魂機器人很奇怪的退了五公里扎營,在衛星城與他們之間埋伏了許多靈魂機器人。
他能夠來回就說明了他的本事。
事情變成這樣,已經不再是派不派醫療人員去的問題,指揮部下令西北衛星城正式進入戰斗狀態,防御敵人隨時可能的任何進攻。
西北衛星城內的燈光更明亮,所有防御人員按照之前安排,分為兩個批次,每個批次每天各負責十三個小時的防守任務。
靈魂機器人聯軍在想些什么呢?那些譽蹇不見了的人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