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視察服裝公司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保家與怡和洋行拉扯之時,晏禾安排好屈臣氏的工作,來到服裝公司,繼續查看業務。
“晏總,付思琪回來了。”
晏禾一進入公司,前臺小姐就把這件事告訴她。
“思琪回來了?”晏禾欣喜,立即前往制衣間找人。
在她剛穿書時,晏家經營著一家服裝公司,并有多間制衣廠。
受到東瀛的沖擊,香江的紡織業大不如前,晏家也逐漸沒落,但公司的估值依舊有三個億。
晏禾當機立斷,把公司里最有天賦的兩位設計師撬走,送她們前往意大利進修,反手把晏家的公司和固定資產賣給別人,只留下兩間工廠,并組建了一支布料研發團隊。
留下兩間工廠的原因也很簡單。
它倆位于港島東區,其他工廠位于九龍半島和新界。
地皮升值空間大。
“思琪,雅珺什么時候回來?”晏禾走入制衣間,見付思琪還在挑布料,便問道。
付思琪和張雅珺是晏家聘請的設計師,倆人是世交好友,父親都是港工旗袍大師,家學淵源深厚。
付思琪放下布料,郁悶地回答:“雅珺被米歇爾大師收為關門弟子,她讓大師給我一個機會,我沒抓住。晏總,我是不是沒她優秀啊?”
晏禾立即安慰道:“怎么會!這只能說明,你與他無緣。”
作為藍血品牌的總經理,晏禾看過很多設計稿,付思琪的作品很有靈性,要么在西方服飾上融合了華夏傳統服飾的特點,要么對傳統華夏服裝進行改款,讓它能與西方服裝搭配。
這種設計理念足足領先了這個時代三十多年,非常具有前瞻性!
而張雅珺喜歡歐洲宮廷服飾,一直嘗試將宮廷服飾紋樣與旗袍融合。
1955年,珍妮弗·瓊斯在電影《愛情多么美好》中身著港工旗袍,引起了西方媒體的轟動。
一年后,好萊塢奧斯卡影后格蕾絲·凱麗在息影前拍攝的電影《上流社會》上映,改制旗袍再度出圈。
可以說,西方人很愛旗袍,他們認為這是東方的神秘誘惑。
付思琪喜歡研究改制漢服,張雅珺喜歡研究改制旗袍。
大師肯定偏愛張雅珺。
在這個漢服不被看好的時代,付思琪想要堅持自己的設計,就必須憑借自己的能力硬闖出一條路。
沒有人指導,全靠自己摸索。
晏禾送她去意大利進修,就是希望她能學會平衡主流時尚和自己的設計風格,進一步開拓新中式。
見付思琪還在郁悶,晏禾直接帶她去辦公室,查看數據。
“目前,稚禾服裝已推出兩個子品牌,一個是物美價廉的‘稚禾·千客歡’,另一個是輕奢時尚女裝‘稚禾·華翩’。稚禾·輕風服裝通過屈臣氏公司旗下的百佳超市,銷售成衣二十萬余件。稚禾·華翩品牌直營店在兩周內銷售影視聯名款一千余件,總銷量接近一萬件。”
付思琪看著這些數據,好似看到了無數認同她才華的人,心里的郁悶之情逐漸消散了——
原來,有這么多人喜歡她設計的服裝,愿意支持她。
“千客歡”取自一篇打油詩。
物美價廉商品全,
琳瑯滿目眾心寬。
繁華街市萬人喜,
各取所需千客歡。
這一品牌的服飾是根據付思琪的廢稿進行修改,由晏禾審稿后,交由代工廠生產,均價在一百元內。
而稚禾·華翩的服裝是付思琪設計的新中式服裝,款式時尚,面料也通過精挑細選,底價五百元。
“雅珺設計的旗袍呢?”付思琪立即替好閨蜜詢問銷量,一副陽光燦爛的樣子,也不內耗了。
“還沒開售呢!”晏禾被她的模樣逗笑了,“目前,她設計的兩款女士貝雷帽在屈臣氏門店銷售,累計銷量突破十六萬件,你設計的毛線帽累計銷量接近十萬件。”
“這么多!”付思琪沒想到,毛線帽居然也有銷量。
要知道,香江最冷的時候也不會低于十度,毛線帽完全用不上。
晏禾當然不會告訴她,這是周邊效應,就算用不上也有人買!
未來,《還珠格格》風靡全國,各類周邊都賣斷貨了。
特別是清朝格格頭飾頭箍,根本戴不了幾次,還是有無數人買。
一頂毛線帽69元,一年能戴一個月,性價比也算高了。
“我讓你們父親編纂了一本港工旗袍的發展史,每個時期的旗袍都要做一個樣式,你最近不要打攪他們工作。”晏禾提了一嘴舊事,又換了一個話題,“雅珺設計的旗袍預計在明年一月開售,你讓她想個名字。”
“行,我去聯系她。”付思琪說著,拿出一張設計稿,詢問道,“晏總,我這個稿子怎么改?”
晏禾看了一眼樣式,是上衣下裙的西裝裙,就用鉛筆圈了幾個地方。
“你參照了馬面裙的設計,把只有下半身的裙擺改成了吊帶長裙,我建議你改成圓領無袖連衣裙。同時,外套的選擇上,不要參考小香風,要選擇類似明長襖的設計,上半身的體量一定要大,袖口做毛邊,襖裙裙擺不沒過臀部。顏色,我建議選擇白粉,而不是淺棕茶色。”
付思琪按照晏禾的建議修改了設計圖,樣式果然好看了許多,可以把成衣套裝拆成兩件穿搭。
“晏總,您這么厲害,為什么不親自畫服裝設計稿呢?”付思琪疑惑地看向晏禾,眼中滿是求知欲。
晏禾尬笑兩聲,“我手殘!我畫的衣服只能被認成衣服。”
她能夠成為Prada的亞太地區總經理,對時裝領域自然了解,但這并不代表她會畫圖啊!
她能給這兩位天賦選手指導,純粹是因為她看過的服裝款式不下百萬件,靠著見多識廣才能為人師。
“好吧!”付思琪遺憾地嘆了口氣,尋思著,為什么上天如此地不公平,給了晏總極具時尚感的審美,卻沒有給她繪畫天賦。
晏禾又指導付思琪修改了幾張稿后,把它們進行分類。
處理完畫稿,晏禾召開會議,查看近兩個月,布料研發的情況。
一切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