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就來到了到了高考的時候。
在這期間,高暢除了每日去競猜,其他時間就去學校聽聽課,感受這個世界的不同。
當然在這期間高暢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有些同學已經不去學校上課,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成績就算再努力也要去宇宙,還不如去體育館提升自己的實力更為重要。
這些學生中也包括曹學智。
在這期間高暢還收到了兩份特別的快遞。
一份快遞是他爸給他買的高品質機械手臂,高暢沒有給自己安裝,而是將這個機械手臂送給了曹學智。
曹學智收到的時候激動了老半天,再三確認高暢沒有開玩笑之后就去體育館安裝測試去了。
另一份快遞是高暢來到星球前另一個身份買的,書都是教著去了外太空星球上怎么當一名分析師。
就比如說你分析出來的概率是0.05,但是你要說,你這件事的成功性概率要不太大。
萬一你分析錯了,還不會找到自己的頭上。
就像給人算卦的一樣,不能把話說的太滿,給自己留有余地。
總結起來的話就是教你怎么去將話說的漏洞比較少,但是沒有什么營養的廢話。
高暢收到書之后,看了兩下就給賣了出去。
在這期間,系統也升級了。
【測算等級 2
財富值:12056.7
升級需求:財富值達10萬
測算次數:三次/天
測算反饋:數值】
在升級的時候,高暢有了將系統給打死的沖動。
這算什么?
我一天也就能觀看一次比賽,參與一次競猜,給我這么多次有什么用?
關鍵是次數還不能累積!
在高考的考場上,高暢看這些數字,兩個誰都不認識誰。
高考需要兩天就考完了,畢竟高暢主要目標不在高考上,也沒有啥緊張的。
緊接著就是預言師的考試,這是高暢必須要注重的。
預言師考試,誰都可以參加,整個考試分為三場。
第一場就相當于海選,就是淘汰掉那些實在沒有天賦的,這個過程分析師是不用參加的。
第二場就是淘汰賽了,六級分析師以上的就可以不用參加。
第三場就是真正的晉級賽了。會挑選出表現優異的作為預言師。
第一場考試是最簡單的。
就是先讓你觀看兩個人以前的戰斗視頻,根據他們表現出來的實力進行最終結果的預測。
預測的值越靠近準確的值,成績越好。
第二場考試的形式跟第一場其實很類似。
只不過將預測的對象變成了兩個勢力。
雖然只是研究對象發生了變化,但是其中的預測難度卻是成直線上升的。
畢竟兩個勢力之間牽扯的東西很多,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很多。
如果忽略了個其中一個因素,就會導致全盤皆輸。
就比如去年有一個學生,抽到了古代的兩個國家。
一個吳國,一個越國。
吳國表現出強大的兵力,而越國只有幾千的裝甲兵。
這學生毫無疑問地猜了吳國贏。
但最終的給果卻是越國贏了。
這個學生當然不服,就去找官方要說法。
官方將兩個勢力的進行了實戰模擬。
最終給出的答案是這個學生忽略了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因為沒有分析清楚吳國君主的脾氣特性。
本來吳國都已經贏了,并且將越國君主給俘獲了。
但是吳國君主比較自大和自卑,沒有殺死越國君主,想要羞辱越國君主。
第二個因素就是越國君主關押的地方有一個狗膽。
本來越國君主被俘虜的時候也放棄了,但是他在嘗到這個膽之后。
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子民,于是就發憤圖強,勵精圖治。
最終以幾千的裝甲兵贏得了勝利。
從那以后,只要有分析師忘記某種情況或某個條件時,有人就會說。
“嗨,你的狗膽沒了。”
這并不是罵人的話,而是表明你在分析的時候漏了一個條件。
第一場考試進行的很快,基本一早上就已經考結束了。
第二場如期而至。
高暢和眾學子們都等在外面。
“宋領袖保佑,別讓我抽到科技類的,一定抽到古代戰爭類的。”
“各路大神保佑,別的都好說,千萬別讓我抽到成長類的。”
“列祖列宗保佑,別讓我抽到人物性情分析類的,這種狗膽給我也不要不起啊。”
試題都是隨機抽取的,里面情景和人物也是隨機的,這就導致了每個人的試卷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種考試切忌生搬硬套的。
有的人在這個場景是主角,但是在別一個場景就連配角都算不上,最多只是龍套。
狗膽的事出了后的一段時間。
有一個叫范瑾的考生考試的時候恰好也抽到了越國,而越國的對手是秦國。
范瑾以為自己賺翻了,上來就確定狗膽在不在,并且給分析的時候給了狗膽很多權重。
最后導致預測結果大相徑庭。
后來范瑾還去找官方要解釋。
官方直接回復,權重比例嚴重錯誤。
有人將官方分布的種權重比例數據做了分析。
發現要是范瑾給狗膽一點權重也不加,這場比賽范瑾就能猜對。
并且還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從那以后,人們就會調侃那些死板硬套的,不知道靈活運用權重的人一句:
“嗨,你沒了狗膽!”
第二場考試很快開始了。
高暢和很多學生進入了考場進行考試,高暢進入到房間里發現,里面只有一個機器人,和一個椅子,椅子旁邊放著一個類似于VR設備的東西。
在進入房間之后,就聽見機器人在說:
“身份信息已確認,考生高暢,考號1573。請考生立即到座位就坐。”
“請考生立即就做,準備答題。”
高暢坐在椅子上后。
機器人又說到:
“請考生進行考試情景觀摩,情景總共可觀摩三遍,觀摩期間可隨時暫停并且放大某個細節,觀摩完成后,請給出兩邊勢力取勝的權重比值。我可以根據考生給的權重比值幫考生算出最終的概率。計算次數無限制,但須考生確定最終概率。”
機器人的作用,其實就是為了簡便計算過程。
就說考生,其實主要是給出判斷出每個人物的權重比例應該占多少,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只要給出來這些量來,機器人就會給你計算出最終的結果。
那為什么不直接讓機器人去計算呢?
其實有人做了這樣的測試,發現機器對于每個事件的認知,僅限于信息的采集和簡單的判斷。
也就是說機器人和人比較,他不能判斷出在整個事件每一個事情的價值,也就是說不能判斷出每個事物的它的權重值。
不像人們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考。
機器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在于思考和感情方面。
機器人沒法判斷出,就是人們對于某件事的期望和追求。
就比如說,越王的例子。
讓機器人去判斷,他體會不到越王那種忍辱負重和奮發圖強。
所以就衍生出了機器人和預言師的搭配。
機器人的輔助人們去做一些計算的工作,人給出不同的權重值,最終得出來的概率是比較準確。
但不是說,每一個分析師都有一個機器人,因為材料的有限,只有一部分預言師才有權利去分配一個機器人。
而大多數預言師呢,只能靠自己的腦力和經驗去計算,或者說去求助于一定的計算工具,比如說古老的算盤、計算器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