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知識技術體系來說,配方是制造藥劑的基礎,但制作工藝是藥效的關鍵,同一種配方,不同工藝制作出來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藥材的提取液實際也是化學物質,不同順序添加藥材,中和之后,產生的藥劑成分可能就不一樣的。本來是提升免疫力,促進生長的,可能變成導致動物出現不良反應突然暴斃的。
當然在藥劑的最后制作中,趙旭也添加一些輔助藥劑,例如開胃促消化的,增加中藥材的種類和藥劑成分的物質類別,增加別人的破解難度。
真有人投資個千百萬的,估計也能夠研究出來點東西,但具體的效果就只能靠天意了,畢竟有時候運氣爆發,說不一定真的可以發明出比趙旭手中效果更好的動物促生藥劑。
花了兩天時間,把儲物間冰柜中空出的藥桶,填滿了三種藥劑,趙旭渾身都充滿著一股濃厚的中藥味道。
搞得的來養殖場臨時務工的村民,都以為趙旭得了疑難雜癥,要靠中藥偏方來醫治。
“王嬸,在這里簽個字,五天,四百塊。”趙旭讓母親數了四百塊錢,遞給王嬸說道。
“小旭是不是生病了,這么大的中藥味道,我認識西鄉一個老中醫,醫術老好了,要不給你推薦一下。“王嬸用吐沫沾了一下手指,翻了四下紙幣,嘴里碎碎的說道,又皺了一下眉訕笑的說道。:”在這簽字,簽我們家小寶的名字可以不。我自己的名字怎么寫忘記了。“
文化程度不高,但寫自己的名字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長時間不寫,有點提筆忘字的感覺,似乎很熟悉,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下筆,平時都是‘王嬸,王嬸‘的,就記住了一個’王‘字。
“不用了,王嬸,我真的沒有生病,這是給肉兔和柴雞配置的打蟲的中藥劑,現在一種科學的有機飼養方式。可以的,那就寫您孫子的名字吧。主要是怕把工錢漏發了,這么多人的。“趙旭哭笑不得的耐心解釋道。
“沒事就好,劉世斌,小旭你看一下我寫的對不?“王嬸寫完之后,說道。
“可以的,那王嬸你慢走啊。以后有活再通知您。“趙旭在備注欄也畫上對號符號,代表確認無誤。
因為每個人的工作天數和工作日薪可能不一樣,所以在發工資的時候要讓村民確認清楚,再簽上字,不至于出現多發工資或者少發工資的情況。
樹苗和葡萄藤架的工作結已經束,除了有幾個壯勞力轉入二號場的其它工作中,其余的人今天不但要結算工資,還需要結束臨時雇傭關系,。
“小旭,養豬圈的兩頭豬,可以宰殺賣了,至少有三百多斤了。“曹海亮在領取種植樹苗工資時笑著建議道。領完這一段時間的工資,曹海亮的工作也并沒有結束,會進入二號養殖場養殖圈的圍網建設中去。
養豬圈的兩頭豬在養殖場已經被精心飼養了兩個多月,體重也從一百多斤,育肥到了三四百斤的樣子,一般情況下養殖到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出欄了。
村里的臨時工人這幾天去豬圈轉過的,都在向趙旭打聽有沒有宰殺出售的想法。畢竟比起林中兔和生態散養柴雞幾千只的規模,兩只小肥豬確實顯得孤孤單單。
比起其他村民的養殖,這兩只小肥豬被趙旭養的白白胖胖的,十分的干凈。這樣的豬肉吃起來,很讓人放心。
比起鎮上菜市場的豬肉,村民更信任村里的養殖戶,起碼不會拿病豬或者老母豬的肉來忽悠他們。這也造成了一個習俗,殺年豬,當然平時偶爾村里也有殺豬的,但沒有過年的時候多和頻繁。
趙旭如果有宰殺出售的想法,兩頭豬估計還不夠村里的人分的,賣豬肉稍微比賣生豬收入更多一些。
但趙旭現在沒有出售的想法,這兩頭豬估計要被養到年底殺了,也不是用來出售,而是用來送禮,作為新年的年貨送給叔、伯和姨、舅等親戚朋友。
“還小著呢,我準備養到年底再說。”趙旭再一次拒絕的說道。這些普通大白豬,因為飼料育肥效果好,而被普遍養殖,一般飼養半年到八個月左右當育肥重量達到兩百斤至三百斤的時候售賣。所以并不是長到三百多斤的時候,就不再生長了,而是之后再飼養成本和收入不合算,還不如重新養殖一批。
還有兩三個月才到過年,趙旭預計兩頭豬長到五百斤左右是沒有問題的。況且真的當作普通豬肉出售,趙旭也不愿意的,出售貴了,鄉親們也不見得能夠接受,所以對于自家的兩頭小胖豬趙旭已經給它們安排好了。
“那行啊。年底殺豬的時候,通知你亮叔一下,不打攪你工作了,我先去上工。”曹海亮點清手里的鈔票,簽完字后,高興的說道。
樹苗種植和搭葡萄架陸續有十七位村民參與,工作了大概五天的時間,趙旭總共發出去了八千二百四十元的工資。
“軍哥,核對的如何?”趙旭在發完所有的工人工資之后,伸展了一下手臂,有點疲憊的說道。
“截止到昨天20號,十七個人,一共八千二百四十元的工資,沒有問題。”趙金軍肯定的回答道。
“三嬸,錢還有多少,這幾天可是沒少發工資啊。現金還夠不?不夠的話,我回家找小玉拿點。”趙金軍關心的問道。
“還有,我今天拿過來一萬五千塊,還剩下六千多。小旭,今天還有要發工資的嗎?”母親王佳慧問道。
“軍哥,媽,喝點水。說了半天話了嗓子挺干的。”趙旭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不用了,種草莓的工資和伐木工人的工資,以及種植樹苗的工資,都已經結清了。二號場建設的工人工資,等到活全部干完之后一次性結清就好了。”
“今天的八千多,種草莓的一千七,鎮上幾個伐樹的工人干了半個月,發了一萬多。總共應該兩萬左右,還行,也不是很多。”趙旭矜持的笑著說道。
“你是最近大筆錢出手習慣了,一萬兩萬當然不顯眼了,在咱農村一年種地也賺不了兩萬。”母親王佳慧提醒的說道。
“小軍,你在這里玩吧。沒啥事,我就先回去了,家里的大門沒有鎖。”王佳慧對趙旭和趙金軍說道。
“沒啥事了,媽,你回去吧。把電車騎走吧。”趙旭站起來說道,從母親的手提袋中,數出了兩千塊錢,道:“這些錢放我辦公室,應急用。媽,我讓你保管的錢,我這邊有記錄,你那邊回去之后也清點一下,看還能不能對上帳。”
趙旭從公司的賬戶上取出了十五萬的現金,讓母親保管,平時用來支付一些需要現金的款項。
網上支付在城市也才慢慢普及開來,在鄉下無論是購買物資,還是發工資都需要用現金來支出。
“去會客室吧。會客室的噪音小一點。”趙旭對三堂哥趙金軍提議道。現在還不到下午一點半,但工人們已經上班了,在使用幾臺小型的飼料機給林中兔混摻飼料。
狹小的空間,擠了七八個人,現在也不需要趙旭和趙金軍幫忙,有大堂哥趙金偉管理著就好了。況且作為另一個公司的經理,趙金軍有時候雖然會義務幫忙,但很少參與具體的養殖場工作。
“安靜多了。”趙旭把會客室的門關上,雖然依舊能夠聽到機器的聲音傳來,但分貝小了很多,聽起來不會讓人感覺到煩躁了,又微笑的說道:“泡壺茶,休息一會吧,下午還要去趟村委,看看王主任他們的征地情況。”
“你不是說買車的嗎?啥時候買啊。你的工資也存了不少了吧。”趙金軍坐下后,打趣的說道。
旭日養殖科技有限公司和旭日農副產品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發工資的日期,都定在了每月的十五號,屬于普遍性的發工資日期,沒有太早,像一些大的公司或者科技類公司一般會在月初四五號發工資,也沒有太晚,像一些工廠壓到二十幾號。
銷售公司的工資發放有三堂哥趙金軍監管,旭日養殖場的工人就需要趙旭親自上手了,十月份之前還好整理,加上父親趙書城和自己一共也才五個人,工資都是現金也容易發。
十月之后人數增長了兩倍多,整理考勤情況,發工資就稍微繁瑣了一些。趙旭準備建議以后入職的員工都辦一張工資卡,這樣打款比較方便。
現在入職的工人,很少有商業銀行卡的,一般也都是鎮上的農商行,大多數還都是存折。
“哪有那么多。七八月合起來才一萬,扣完個人所得稅,三個月的工資離兩萬還差一千多呢。”趙旭靦腆的說道:“也確實要搞一輛車了,一方面出行不方便,一方面有些場合也確實讓人看低。
我準備買臺七座的MVP,先不一步到位,等到手里的錢寬裕,再買一輛豪華一點的。我預算十萬以內的國產的,或者合資的都可以的。
你的二手捷達也開了四五年了吧,不換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