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送走出征的周瑜,吳郡的氣氛依舊緊張。孫權忙著提命張昭準備輜重和糧草,還有周瑜特別交代的軍械。讓鐵匠木匠照圖建造,保證一月內送達夏口。
和張昭的府邸門庭若市相比,諸葛瑾的府上倒是清靜得很。
諸葛亮下榻在兄長新造不久的府宅,感慨萬分。
諸葛瑾如今也是孫權倚重的堂上謀士,府邸建造得相當寬大。
又地勢甚高,可以眺望大江。風景一邊獨好。
一早起來,諸葛亮就到后院的亭樓頂層遠眺,呼吸新鮮的吳地空氣。
“孔明,二弟!”兄長諸葛瑾的聲音在樓下響起。
“大哥”諸葛亮回應。
“快下來,江邊送來新鮮的鱸魚,廚下做成了魚丸,今天早餐我們有河鮮吃”
一邊吃著肥美的鱸魚丸子,一邊喝著清涼甘甜的米釀,諸葛亮笑道:“大哥,我隨劉豫州東奔西逃了幾個月,這是最好吃的一頓早餐。還是大哥這里舒適安逸。江東真是風光無限啊,難怪曹操要覬覦此地。比起他整天喝胡辣湯,不知舒適了多少倍。”
“孔明,你既然喜歡江東,還是留下吧。兄長我現在比起七八年前你來看我的時候,境遇好了不止多少倍。”諸葛瑾喝著甘醪,面上不無得意之色。
“是,大哥,看你這府邸,就知道吳侯賞賜不少。只是,小弟要來東吳,怕是沒有用武之地。劉豫州手下除了糜竹,孫乾,再無謀士。小弟此次回去,必受重用。更何況他曾三顧茅廬,他若還有實力翻身,就要賭一賭。假若孫劉聯盟不成,劉豫州被曹操剿滅,那時小弟自然要來依附大哥,圖個安身立命之所。”
“唉,你呀,就是不甘人后。凡事要有耐心,做個末位謀士又如何?前面的一個一個離世,你自然就排到前頭了。在劉玄德那里雖然你能當上首尊軍師,他那兩位兄弟一樣的將軍,怕仍是不拿你當回事。”諸葛瑾深知弟弟的弱點,他才學是有的,好高騖遠也是真的。
“兄長,你就是與世無爭,前頭的謀士要是老者,自然可以慢慢熬。萬一前頭的是個年輕如周瑜者,你當如何?不是要一輩子甘居其后。你想想,自己的奇謀不被主公采納,那才是最大痛苦。位子倒是其次。”諸葛亮也喝了一口甘醪:“還是那句話,只要劉備有一線希望割地自立,我就跟定了他,東吳雖然物美地豐,無奈我生不逢時。既生瑜何生亮?有周瑜在東吳,這里哪有我諸葛亮大展身手的機會?”諸葛亮長嘆。
“那倒是,你這說對了,在我家主公眼里,內政張昭,武事周瑜。更何況,周瑜其實是個文武全才,氣度恢宏之人。江東士族對他很是仰慕佩服。即便沒了張昭,周公瑾也能幫著吳侯治國。這次決意抗曹,張昭他們一致主和,只有公瑾和魯肅力主抗曹。和當年的人質事件一樣,主公幾乎是只聽周瑜一人之言。并不在乎滿堂文武之意。做臣子做到這樣的地步,才是暢快淋漓!所以二弟你若要成為主公身邊一言九鼎之人,確實也只能選擇劉豫州。”諸葛瑾點頭道。
“周瑜還真是東吳的強硬人物。是他反對送質子?當年聽說吳侯小小年紀,就敢駁了曹操的要挾,還著實佩服了好一陣,以為他是個超級有魄力的少年英主,原來背后有周瑜撐腰。”諸葛亮問。
“當然,是周瑜一人之力,說得太夫人和主公堅決拒絕送質子。”
“嘿嘿,兄長,我沒看錯,我早就派了細作打探了東吳上下人等,知道周公瑾絕對不會降曹,一定力主抗擊。所以我來之前,就有七八成把握孫劉聯盟可成”諸葛亮得意地說。
“孔明,你這可就不識人了,周瑜雖然是鐵桿抗曹派,他卻未必助力孫劉聯盟。真正主張聯合劉豫州抗曹的是魯肅。你知道周瑜和吳侯主公是如何說的?他說給他三五萬人馬,不需與任何人結盟,單東吳之兵,也能大敗曹孟德。”
“大哥,這么說周瑜很是自負”諸葛亮微微一笑。“但愿他和關將軍不要互相嫌棄。“
“哦?此話怎講?”
“劉豫州那里第一自負之人就是關云長。”諸葛亮道。“此刻他和張飛不知道會在主公耳邊又如何詆毀我呢”
“那你還不趕快回夏口?免得他們長舌誹謗”諸葛瑾嘆了口氣:“孔明,不是我說你,有時候你太過刻意顯露你的才華,容易招嫉啊。聽說你讓劉玄德三顧茅廬,就使得張翼德非常不滿。”
“大哥,清者自清,何必在意。我明天就沿江而上,前往夏口。周瑜昨日起身,要先到柴桑口集結部隊,然后再去夏口。我算好了和周瑜同日或者比他還早一日到達夏口。然后給周瑜和我主公引薦。”諸葛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