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周瑜和呂蒙出了大帳,月朗星稀,薄云淡霧,江風中吹來陣陣江濤聲。他們沒帶隨從,沿著江灘步行,遠遠望去,對岸依稀有星火點點。“都督,探子來報,曹操在烏林扎了營,建立堅固水寨,聽說在操練水軍。還高懸了免戰牌。”
“這是想練好水師,再與我們決戰,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周瑜淡淡道。
“都督,前面就是甘將軍的營帳,我去通稟”呂蒙正要上前,被周瑜攔住。
“慢,我們先去凌統的營帳”
“喏。”
凌統的營帳在江灘最里面的小山丘上,周瑜和呂蒙漫步到營門,就見凌統呆呆地坐在一塊巨石上發呆。
旁邊的侍衛站著不敢動,手里端著一個食盤。
“怎么不吃飯啊?公績?”周瑜輕拍凌統的肩頭。
“參見都督。”凌統回身,驀然發現周瑜,急忙行禮。
“是不是心里在交戰,一邊是殺父仇敵,一邊是救命之恩。不知是報仇還是報恩?”周瑜明亮的雙睛看著凌統。
“大都督,我凌統有罪,當年大都督替甘寧受了十鞭,我直到今天,才明白大都督的苦心!”凌統撲通跪下:“甘將軍和統之性命都是都督救下的,請都督指教。”
“起來,甘將軍雖然以前是水匪,但他俠義心腸。人雖直魯了些,大是大非卻分得清。他害破賊校尉性命是為公而非私怨。今日救你亦然。公績何不就此機會,和甘興霸握手言歡。以后同為我東吳效力,盡釋前嫌。”
“這。。。可是家祭之日,如何告慰父親在天之靈?“凌統一拍腦袋。
“家祭之時,子孫為孝,若公績命隕今日,破賊校尉后繼無人,豈不更為不孝?”周瑜輕輕拍拍凌統后背,看著這個年僅二十一歲的年輕人:“走吧,今天瑜為你們二人解開這個疙瘩“
------------------------------------------------------
“子敬兄!”諸葛亮鉆出第一艘小船,站在船頭,搖著毛扇沖站在江灘上的魯肅打招呼。他早早就看見了江灘上的周字旗號。心中暗暗盼望是周瑜親自到江灘迎接。
魯肅帶著本部親兵約一百人,打著東吳周字帥旗,來到江邊。
偵查的探報早就說明,這是劉備的人,雖然是漁船,上面插著劉備番號的牙旗。只是不知是誰。
聽到洪亮的“子敬兄”,魯肅心里一陣輕松。
其實他挺害怕見到的是關羽或者張飛。這兩個一個傲慢無禮,一個張狂粗魯,都不是他魯子敬能欣賞的人。
“孔明賢弟,你怎么來了?”魯肅遙遙舉手作揖。
船一靠岸,諸葛亮率先下船,連聲說:“子敬!可喜可賀,旗開得勝,首戰功成。我主公讓我帶來勞軍賀禮。”一邊說,一邊朝著魯肅的身后看,尤其是那周字帥旗下。
魯肅見他眼光飄忽,一直瞟向帥旗的方向,知道他是在找周瑜。只好笑著問:“孔明是在找誰啊?”
“啊,沒有。。沒有。。只是看這周字大纛旗。。。“
“是在找我家大都督?”魯肅索性挑明:“都督忙著去慰問傷兵,派本人來江灘迎接友軍來使”
“啊?他怎知是友軍?”
魯肅笑笑,“先生的船怕是一出夏口,就被我們的沿江哨探得知了。”
“果然是東吳勁旅,名不虛傳”諸葛亮道。
“孔明先生一路辛苦,我家大都督吩咐魯肅在此迎候,好生招待,走,到我帳中飲酒”魯肅抓著諸葛亮的胳膊親熱地說。
諸葛亮還想問能否見到周瑜,轉念一想,瞞著他也好,待自己榮立大功,再見他不是更有排面?
到了魯肅的大帳,古樸雅致。十分舒適。
諸葛亮心中暗想,東吳果然多風流雅士,這行軍之軍帳如此別致,比起劉備軍中,天壤之別。畢竟士族子弟和市井粗人品味不同。
想想也覺得自己屈才,明明諸葛氏是瑯琊望族,卻委身一個編鞋賣履之徒。正覺得胸中意氣難平,轉念一想,只要能成就大業,抒平生之志,名垂青史就行。何必在乎主上是否為名門。想那周瑜王佐之才,風雅之至,不也是委身侍奉一個賣西瓜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