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穿著短袖T恤出門,剛走出公寓大門,一陣寒風襲來,我不禁打了個冷戰。7月的挪威,前幾天還熱得似澳大利亞,一場雨過后,便原形畢露了。有朋友說,昨天下雨,她家開了暖氣,這反應又太過夸張,但出門帶一件外套總不會錯。
路過中東蔬菜店,店主用挪威語大聲叫賣:“挪威草莓!請看看!便宜了!50克朗兩盒!可口!挪威草莓!。。。”洪亮的聲音響徹前后兩條街。盡管他的發音帶著濃濃的中東味兒,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往外喊,似乎連一句話都說不全,但這整條街上沒有人比他更自信。再看看我,學了兩年挪威語了,遇到挪威人還是在講英文!害怕出錯的觀念像無形的牢籠一樣困住我,使我躑躅不前,畫地為牢。看著熱情洋溢的店主,我感到很慚愧。
一位帶著帽子,衣著得體的老人路過我身邊時,突然停下來對著我說謝謝,我看了看他,緊急搜索記憶內存,沒有找到關于他的任何信息,我只好裝作認識他的樣子點頭微笑。等他走遠了之后,我才隱約記起,他應該是常年蹲守學校主干道旁的“乞丐”,我偶爾會放幾枚硬幣在他面前的杯子里。只不過他今天換了衣服,整個人煥然一新,讓人難以將他與“乞丐”匹配。挪威是個高福利國家,低保每人每年都要超過十萬克朗,按理說不應該有乞丐才對,但我經常會在地鐵站門口,教堂門口,學校門口看到乞丐。同一個人堅守在同一地點,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再周而復始,這堅持不懈的職業精神有點感人。那我為什么還要給他們錢呢?因為在冰雪覆蓋的冬天,他們蹲守在角落里瑟瑟發抖。有時我會好奇,他們是什么身份?是不是難民?什么時候出現?什么時候消失?每天能有多少收入?回家之前是不是也要換上體面的衣服?家庭情況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是不是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著他們回家?。。。
我的思緒飄得很遠,汽車鳴笛聲將我拉了回來,原來我站在路口,像是要過馬路的樣子,路上的汽車停了下來,在等著我過馬路。
早些時候,在微信視頻通話時跟媽媽說了一句重話,她竟哭了起來,掛斷了電話。接著爸爸的語音就一條接著一條不停歇地發了過來,每條都很長,句句都是責備。我辯駁了一句,爸爸更激動了,又是十幾條發過來,我一沖動,把爸爸從微信中刪除了,并在腦中幻想他氣沖沖講了一分鐘,結果發現不能發送時的情景,竟有種想笑的沖動。過了一會兒,我又默默把他加回來,他沒有再發語音過來。
我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乞丐”在街上跟我說謝謝,但媽媽卻因我而哭,爸爸被我氣得跳腳,我這樣的人算是一個好人嗎?可能最近一段日子,我的爸爸媽媽都會不贊同吧?

索菲Soph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具有強大的驅動力。我們喜歡看小說,因為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迥然不同的其他生命個體的好奇。我完全理解這種好奇心,也愿意分享給你。你期待從這本小說里讀到什么?可以留言告訴我哦!說不定我就真的告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