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吧!”
見到黃祖越來越近,甘寧的神色愈發平靜,抽刀歸鞘…望著黃祖淡淡的說道。
“嗯?…你說什么?”
聽到甘寧的聲音,黃祖身形一頓…有些難以置信。
“你沒聽錯!你走吧!
此刻江面空虛,以你的身手,逃回北岸并非難事!”
“你要放我走…哈哈哈…”
“甘興霸…你就那么瞧不起本將?”
看著身前的甘寧,黃祖神色一斂,繼而狂笑不止…
什么時候開始,他黃祖竟然開始被人向弱者一般的同情!施舍!
“這與瞧得起,瞧不起…并無關聯!當年我領著兄弟們從益州逃出,是你給了我們一個立身之所…這一次之后,我們也算兩清了!”
“走吧!再不走…追兵就來了,到時,就算某想要放你走…都走不了了…”
曾經縱橫長江的荊州上將軍…竟然也落得此番老態!
懷著諸般復雜的情緒,甘寧慢慢的轉過身去,將…后背留給了黃祖。
“殺…活捉黃祖!”
遠方,殺聲陣陣,漸行漸近!
“…甘興霸!我任誰同情,都不會任你同情!”
“若非你背叛荊州,引來江東水師,我數萬江夏兒郎又豈會死無葬身之地…你讓我活,我偏不讓你如愿!”
“去吧!拿著我黃祖的項上人頭,帶著你的“忠義”去作的你的晉升之資。”
“某會在地下…等著你,錦帆甘寧…哈哈哈!!!”
血殺長空…在甘寧扭頭的剎那,黃祖長刀橫頸,一顆大好頭顱沖天而起。
“你…這又是何必…”
怔怔的看著黃祖那顆死不瞑目的頭顱,甘寧一時無語。
風鈴渡口,廝殺驟停。
當孫權、周瑜、程普等著江東鐵騎到達風鈴渡時,見到的只有滿地的尸身殘骸…以及渡口眺望長江的甘寧。
“主公,你看…那是黃祖的首級!”
作為江東的生死大敵,縱使黃祖的首級被鮮血覆蓋,眾人還是第一時間認了出來。
“興霸!”
“末將甘寧,拜見主公!”
聽到孫權的呼喚,甘寧頓時轉過身來,面上早已恢復平靜,諸般的復雜情緒亦被剛毅所取代。
往事已斷,前路將行。
他…甘寧甘興霸,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興霸快快請起!興霸今日為我江東出去賊球,當評功第一也!”
疾步上前扶起甘寧,孫權面上全是笑容。
這一刻,即使心中有所疑惑,但無論是孫權、還是周瑜,都沒有去主動詢問…甘寧會出現在這里。
……
黃祖已死,江東傳檄。
短短三日,江夏太守黃祖身死,五萬大軍潰敗,夏口陷落的消息…便如一道道冬風席卷的了荊州南北。
軍心震動,民心惴惴。
“傳令文聘、王威,加快攻勢,月底前…我要聽到江夏平復的消息。”
襄陽,州牧府。
劉表緊緊的撰著手中的信件,眼神中滿是恨意。
昔日陪他戎馬荊州的老臣…又少了一人。
建安十三年,二月十五。
荊州上將文聘、大將王威領五萬水師、三萬步騎自江陵開拔,一路沿江而下,短短數日江北盡復。
面對文聘、王威咄咄逼人的兵鋒,方經歷夏口血戰…尚未恢復元氣的江東軍,在孫權、周瑜的指示下選擇暫避,接連放棄沙羨、邾縣等地,收縮兵力全力固守夏口至鄂縣、下雉沿線。
一時間,荊州士氣大震。
荊州上將文聘文仲業的名號,再次傳遍長江沿岸。
友者敬,敵者懼。
……
在江夏戰火紛飛之時,剛剛平滅馬仁,收攏六縣的張允也沒閑著。
率領步騎一萬五千,并蔡中、蔡和諸將進駐了粉水荊州大營。
次日清晨,張允留三千步軍緊守大營,自領兩萬大軍一分為三,從粉水中部三路渡江,攻擊漢中營寨。
在張永、楊昂等人的指揮下,漢中大軍奮死抵擋,血戰一日。
唯恐后路被斷,無奈之下連夜撤軍回返房陵。
“怎么樣!城外的荊州軍撤了嗎?”
房陵縣衙,張永、彭羕緊緊的盯著一幅房陵的山川水脈地圖,冥思苦想的商討著破敵之策。
此刻,聽到門外的動靜,隨即朝著進來的楊昂問道。
“回世子!張允暫時領軍回營,今夜或可安穩一晚。”
朝著張永行了一禮,楊昂沉聲回應道,而后走到案邊端起水壺大口大口的灌了起來。
“這些時日…辛苦楊將軍了!”
看著楊昂一身疲憊的模樣,張永的心情雖說沉重…但還是出聲撫慰了兩句。
相對于兵多將廣的張允,漢中這邊的勢力無疑是寒磣了點。
拋開兵力不談,單論煉罡…荊州軍除了張允之外,尚有蔡中、蔡和、霍篤…七八人之多,而房陵這里,僅有楊昂、孟邱、廖化、申耽、申儀五人,無論是質、還是量都有著碾壓趨勢。
房陵能保持如今的局勢,也多虧了楊昂本人和張允較為對等的領兵能力。
“對了,昌邑今日可有消息傳來?”
房陵縣占地不小,但若說有點規模城池,除了房陵城外,無外乎昌邑。
昌邑距離房陵城不過五十里,雖說不大...可畢竟是一處落腳之地,可守可攻,比那臨時扎起來的營寨不知好了多少。
張允自然不會把昌邑當做空氣一般...視若不見。
在三天前,張允便領蔡中、蔡和親率五千精銳趕赴昌邑,期望能盡快拿下昌邑,逼迫張永、楊昂分兵。
毫無疑問,張允的戰略達成了,張永、楊昂等人自然不會輕易看著昌邑丟失,無奈之下只能從緊湊的兵力中抽點兩千精銳,由申耽、申儀二人統率,前往昌邑支援。
“有!還未來得及向世子稟報!
半個時辰前,申縣尉派人傳來消息,昌邑無礙。”
“不過...”
說著說著,楊昂的表情一肅,變得萬分凝重。
“不過什么...楊將軍直言就是,都到了這般境地,難道還有什么更糟糕的情況。”
看著楊昂的神色,張永、彭羕相視一眼,心中似乎有種不祥的預感。
“據申縣尉傳來的消息說,蔡中、蔡和軍中似乎有煉神級別的武將隨行,此人曾兩次攀上昌邑城頭,給我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不過所幸...此人似乎并無死戰的意思,兩次均被申縣尉以弓弩逼退...”
“什么...蔡中、蔡和軍中竟然出現了煉神級別的武將!!!”
驚呼一聲,張永、彭羕神色頓時變得萬分難看。
荊州明面上的武將總共就那么多,此刻全部在南郡、江夏等地...這個煉神武將,究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難道是劉表暗藏的后手?
那也不至于派給蔡中、蔡和當打手吧!?
莫非是...蔡氏暗中收羅的武道強者!!!
拋繁去簡,轉身看著地圖上偌大的昌邑二字,張永的眼神明亮了許多。
投身蔡氏的煉神武將,在前世...除了那人,還會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