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小易是一個幾乎十全十美的人。
學習成績優異,這是最主要的。其次便是多才多藝,鋼琴、吉他這樣的樂器,圍棋、象棋這樣的游戲,每一個都甩我們幾條街。
說起來,我認識他也是偶然。有一次考完試,我路過他的座位,見他悶悶不樂,以為是發揮失常,便走過去安慰了幾句。這一安慰可好,他就像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對象,一股腦的把過去的遭遇、未來的設想等等全部“倒”了出來。
我這個人本就不愛說話,善于傾聽。聽完后我很同情他——因為他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這些東西。但緊接著,他的下一句話讓我愣住了:“我父母沒有逼我,這都是我自愿的。”
一時間,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苦笑了一下,說:“我的目的并不是出類拔萃,而是為了尋找自由,這也是我自愿的理由。”
尋找自由,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但又有幾人成功了呢?
自由,真的能被找到嗎?
原以為,優秀的人是沒有煩惱的。但遇到小易后,我才發現我錯了。
我們羨慕小易,羨慕他的才華,羨慕他的成績,但他,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嘗試過各種辦法尋找自由,最后失望的發現,自己的努力沒有回報。
自那天談心后,小易就和我成了朋友。他對別人沉默寡言,只有在我面前才會說出心里話。而我也一直在想,我的自由,又在哪里呢?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父母,普通的生活,長這么大,我還是第一次思考這樣的問題。
總而言之小易對我的觸動很大。
......
漸漸混熟了,小易開始帶我去他家。他家在市中心向外一點的小區,全都是清一色的小別墅。我這才知道,他還是個富家子弟。
他告訴我,他爸爸是一個局的局長,身居要職。媽媽雖然只是個公務員,但待人熱情,和其他人相處的十分融洽。
小易的房間布置的很簡單,到讓人一眼看去很舒服。
而書架上的書——時間簡史、機器人制作教程、計算機編程等——我一本也看不懂。
再看向小易,我的目光也變得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