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扶貧那些事

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

扶貧那些事 耕田兄 2810 2020-06-29 14:57:57

  獨孤蘭把電腦搬進村委會的辦公室,只能暫時放墻角,用幾張宣傳紙蓋住防塵。然后與林樟村書記柯克強開始工作交流。柯克強書記指派了村里一名干部,配合獨孤蘭進村入戶調查工作。這小青年才從部隊退役回村三年,現在是村里的治安員兼村政代辦員,是村里干部隊伍的好苗子。

  工作從林樟村開始,從摸查貧困戶開始。因為按照上面的要求,這項工作應該是在2016年一月份就開始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下面一直拖到現在,已是第二季度了才開始。時間緊,任務重,只好挑重點先解決。

  這村子說它沒規劃吧,卻是按照古代風水理論設計的。要說有規劃吧,房子卻各有各的朝向。所以巷道走進來,很難認得走出去的路。幸好有村干部柯俊帶路,才能準確的找到村里的貧困戶,認得返回去的路。

  走在村里的主干道上,柯俊開玩笑的道,

  “我們做這項工作,不知道歷史會不會記住我們?”

  “這項工作,是為民的工作,是實惠的工作,也是慈善的工作。我想即使歷史不記住我們,村民可能會記住。再說,現在工作都實行網絡記錄,電腦里都會有痕跡留存。會記錄存檔好久好久的,這可能也算是一種歷史記載吧。”獨孤蘭道。

  村頭兩邊的房子還算新的,這是村里面最好的房子。這些房子都是連排東西對向。雖然不能開成店面作生意,但據柯俊所說,當年分這里的宅基地時,爭吵得不成樣子。最后還是一些“拳頭大”的人家拿到。獨孤蘭思想還停留在那場爭吵,突然一個轉彎,拐進了側邊的小巷。放眼一看,已是另一個世界,有一步不同天的感覺。里面的房子比外面的房子低很多。獨孤蘭個頭高,都能看到這些老房子的房頂啦。這些老房子的墻上都刻著很深的歲月痕跡,書寫著當年的風風雨雨和恩恩怨怨。有一些房子早已沒有住人,洞開的舊木門斜靠在一邊。房子里堆滿了爛木、稻草和破舊農具。在初夏熱氣的壓迫下,一陣陣惡臭飄了出來,薰得獨孤蘭陣陣作嘔。還有的因門口的雜樹藤蔓,在歲月的推生下,長成氣候,把房頂門口都包住了。拐過幾節小得只能容下兩個人并排而行的小巷,看到有住人的了。

  “到了,這就是一戶貧困家庭。”

  “這家戶主叫什么名字?”

  “柯援朝。”

  走進柯援朝的家,房子前半部也就是庭院部分,一側建了一個比例很大的豬圈。里面圏養了六頭長得很漂亮的肉豬。美中不足的就是,這些豬的食材味和著屎尿味讓他家充滿了臭味。與豬圈對稱的一側用磚頭徹起灶臺。人一走過,在灶臺上“休息”的蒼蠅像轟炸機群一樣,“轟隆隆”的飛了起來。

  進入里面房間,整理得還是很整潔。在靠后墻的地方,放著一套掉了漆的沙發。主人柯援朝正坐在沙發上泡茶。見到獨孤蘭他們進來,他一手撐著沙發扶手把身子抬高了點,一手高高舉起,熱情的打招呼。

  柯俊笑著臉道,寶山叔您好!這位是上面派來咱村的第一書記獨孤書記,他有事跟你談談。獨孤蘭覺得好奇怪,怎么柯俊稱他為“寶山叔”呢。一陣寒喧過后,獨孤蘭問起柯援朝名字問題,原來這“寶山”名字是他爹媽起的原名,“寶”字是村里輩份,后來要入伍時,自己起了“援朝”這名字。退伍后上戶口、辦身份證就認定這入伍的名字,一直用到現在。看這男主人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家里冷冷清清的,沒多少人口。

  “阿達去那里了?”柯俊問道。

  “吃完早飯出去收豬菜到現在還沒回。”援朝道。

  獨孤心里算了算,這年齡的人入伍參軍,還有這名字,可能是抗美援朝那一批最可愛的人吧。一問果不其然。他雖然沒立下什么戰功,但是也作了不少的革命工作,在火線上入了黨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一杯茶下肚,提起了柯援朝的話頭,他可以講個三天三夜。

  當年入伍到了朝鮮半島,分配在后勤運輸線上,每天搬運上百噸的物資,還要防著空中敵機的轟炸掃射。有一次向前線送彈藥時,汽車走到半路,因敵機轟炸把車子的油管炸斷了,司機也犧牲了。作為護送員的他,只好霸王硬上弓,接好汽車油管。但就是打不著火,回想司機以前的操作,只能依樣畫葫蘆,撥下油管猛吸一口,汽油終于上來了。但由于吸得太猛,把汽油吸到自己口里去。咽不住還有一些跑進胸肺里,把他嗆得差點斷氣。然后強忍著生理上的痛苦,駕駛著汽車,把彈藥安全送達前線,扭轉了前線的敵我態勢。可是從那以后,柯援朝就落下了長咳不止的病根。回鄉后因為這身體,干不了太重的活,還是個“藥罐子”。很多姑娘都不愿意嫁給他,最后在婦女主任伍花她母親的幫助下,介紹了一個外地大山里的二婚女人,才有這么個家。婚后順利生下一個男孩,現在也快三十的人了。農忙在家干,農閑出門打點工。由于家庭一直收入少,這孩子上學不多,打工只能干些苦力活,這些工種收入也不多的。不幸在十多年前又降臨這個家,看似很雄壯的寶山嬸突然去世。本來風雨中的家失去了總管和強勞力,家庭更是艱難。本來到了可以談婚論嫁年齡的阿達,沒有細心的娘幫著,也沒人上門牽線,就這樣父子一年一年的過。好在柯援朝堅持自力更生,在家發展養殖業。主要就是養豬、雞這兩種。每年收點補貼家用。隨著年歲的增大,近年來援朝時常出現雙腳無力,時或浮腫的現象。今天就是這種情況。要不然就是對晚輩他也不會坐著打招呼的。

  茶過幾巡后,援朝弄明白了這第一書記的來意。援朝卻出乎意外的拒絕定他家為貧困家庭。他說道,再苦再難也不能給國家增加負擔,我們父子能夠自食其力的。現在有醫保可以報一些,家里的負擔比以前輕多了。還有達兒這幾年外出找工比較好找,生活不成問題,這指標讓給別人吧。

  走出柯援朝家,獨孤蘭對柯俊道,當時村里上報貧困戶是怎么報的?是每家每戶自愿報名,然后對照貧困人口的標準條件進行篩選,還是閉門造車的填報上去?柯俊“嘿嘿”一笑道,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不是我經辦的。但是這貧困人口里面基本還真的是貧困的,寶山叔他是人殘志堅,自食其力。加上現在孩子能幫助賺點,人也自動自覺的為國,所以才說這樣的話。獨孤蘭趕緊道,不是怨出現這熱臉貼冷屁股,而是說,辦事能按要求辦,后面工作量會少很多。看援朝這家,其實足夠定為貧困戶的。算一算就明白,六頭豬養一年除了豬苗、防疫、飼料、水電費,算下來沒賺多少的。阿達打點零工,一年只有幾個月的工錢收入,可醫藥支出,生活費等要好幾萬,一年到頭所乘無幾。這家庭人平均月收入頂多一、二千元,破房子一間,是互合貧困條件的。柯俊道,聽說近年上面對這些抗美援朝的人有補一些,數量還不少的,具體多少就不知道了。獨孤蘭聽后想了想道,這事我也不知道,我問一問優撫部門或者村里知情的干部后再說吧。

  拐過幾個墻角,又到了一座新房子。門前正好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太婆在養雞。看她肥胖白皙的皮膚,加上還算時尚的長卷發,身上白底大梨花的襯衣,好像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遠遠看到獨孤蘭他們走來,她放開喉嚨打起了招呼。走近了獨孤蘭才發現,這老阿姨兩眼紅腫,臉帶憂愁。在擦身而過的小小時空里,老阿姨趕緊向柯俊打聽這同行的是什么人。當聽到“扶貧第一書記”后,她顯得異常興奮,熱情的邀請獨孤蘭和柯俊到她家喝茶。被柯俊以工作為由回絕了。

  拐過老阿姨家的新房子,又進入老舊房子。在村中一廢棄魚塘邊上,搭建著兩個小小破草房前,柯俊對獨孤蘭道,這又是一家貧困戶,名字叫鄭勝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定兴县| 仙游县| 宁蒗| 新平| 北安市| 乐清市| 清新县| 巴青县| 成都市| 兴安盟| 平安县| 常山县| 孝感市| 建瓯市| 岐山县| 黄山市| 明星| 财经| 乌拉特前旗| 利津县| 贡嘎县| 眉山市| 濮阳市| 崇仁县| 临泽县| 全南县| 略阳县| 东平县| 芮城县| 沁源县| 安阳市| 常德市| 满城县| 西丰县| 九江县| 土默特右旗| 大庆市| 辽宁省| 临夏市|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