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
楊梅扒拉開人群,走上臺階站在縣衙大門口對彭縣丞說道:“彭縣丞,今日在縣衙門口聚眾鬧事者,你都用小本本挨個記好了。
待會我就讓人送去給郭縣令,讓他上書控告這群仗著自己有功名在身,疫情期間不顧他人身死,胡亂擾亂防疫秩序,想要沖破城門,四處散傳播瘟疫毀我云州。”
彭縣丞非常的配合拿出一只毛筆和小本本。
邊記邊念出聲:“元昌縣劉舉人……”
第一個被登記的劉舉人晃了一下神,隨后怒斥道:“你誰啊。”
楊梅抬起下巴挑眉道:“我是清河縣縣令特派前來協助趙縣令處理元昌縣防疫事物的李楊氏。”
劉舉人諷刺道:“就算你是郭縣令派來的又怎樣,我們本縣的事物自有我們本縣中人解決,還輪不到你一個外縣人來指手畫腳。”
其他人也跟著嚷嚷:“就是,我們本縣防疫工作憑什么讓你一個外縣的人來做。”
楊梅冷哼道:“就憑你們不想我讓們好過,我們憑什么要讓你們好過。
誰知道你們身上有沒有沒攜帶瘟疫,放你們四處亂跑,把瘟疫傳染給我們清河縣內的老百姓又該怎么辦?
還有就憑我是大周子民,防疫期間所有事物,大周子民人人有責。
你們作為元昌縣鄉紳不帶頭對抗疫情反而在這里結黨營私,聚眾鬧事。
我看你們一個個是覺得元昌縣山高皇帝遠,就可膽大妄為,為一己私欲,想要將我云州拱手相讓給他人。
你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沒理由不讓我懷疑,你們是吐蕃和勐泐安插進來的細作。”
劉舉人氣的直接打哆嗦話都快說不清楚:“你…你…你…你…”
楊梅嫌棄道:“你…你…什么你,都快是黃土半截身的人,跑來瞎起哄做什么。”
“你…你…”可憐的劉舉人被楊梅懟的一口氣差點沒上來,昏死過去,他家大兒子急忙上前給他拍背順氣,怒斥道:“來人給我打。”
四五個壯漢不顧趙縣令是否在場直接上前動手,還沒挨近楊梅就被李清睿打趴在地上。
李清睿瞥了一眼四周的人:“還來嗎?”
露出本事的李清睿還是鎮住了,這群來衙門鬧事的人,一個個低頭不語。
劉源:“趙縣令,你就這樣看著外縣人隨意捏造實物污蔑我們?”
一旦把細作這帽子扣在他們頭上,他們在場的沒一個人能安然余生。
楊梅:“云州前有吐蕃后有勐泐,說是四面背敵也不為過,要是你們出城把瘟疫傳染給他人,他人又傳染給云州鎮守邊關的戰士,軍中戰士都染有瘟疫,誰來守護云州,沒有他們的保護,云州很快就會被吐蕃和勐泐分食,到時候云州失手,其他幾州也會陷入危險之中,我大周又要再次陷入戰火紛飛中。”
她忽然捏緊拳頭慷慨激揚道:“只要有我們在你們這些他國細作休想把瘟疫帶出去毀云州。”
鄉紳們:“…?”
趙縣令揮手:“來人…把這些人帶回衙門挨個盤查。”
五六十個帶刀衙役從縣衙內跑了出來,把他們團團圍住。
王鄉紳見這陣仗右眼跳了三下:“趙縣令,你是這何意。”
趙縣令板著臉:“抓捕細作。”
鄉紳們:“…”
去你的細作,你全家都是細作。
見衙役們準備行動逮捕他們的時候王鄉紳急忙出聲:“我們都有功名在身,趙縣令你怎可,只聽他人片面之詞就輕易逮捕我們,敢問趙縣令你可有證據,證明我們是他國細作。”
做事講究證據的趙縣令低眉陷入了沉思,隨后抬眸看向她。
楊梅見他這般,眉頭抽了一下。
不是…大哥你不會整的要我拿出實際性的證據吧?
楊梅:“不顧自身安危冒死也要把瘟疫帶出去只為把瘟疫傳染給他人。
不顧同胞生死,不是他國細作又是什么?”
劉源咬牙道:“誰告訴你,我們身帶瘟疫。”
楊瞥了他一眼:“你就敢確定,你們沒人染上瘟疫?”
“…”
他們還真不敢確定,畢竟每戶人家幾乎都有一兩個瘟疫患者。
趙縣令再次抬手:“來人,把他們帶下去,反抗者按叛國罪就地正法。”
見衙役們已經抽刀,想必他們是要動真格了。
已經有衙役把刀架在其他幾位鬧事者的脖子上了。
王鄉紳大聲道:“我們不出去可以了吧。”
其他人:“對…我們不出去,總可以了吧。”
有人說道:“我們不出去就不會把瘟疫帶出去,不帶出去,就不會傳染給別人,不傳染給別人,也就不是細作了。”
鄉紳們:“對,對,我們不出去,我們乖乖的在城內呆著。”
縣衙旁的住戶一個個貓著身子豎起耳朵躲在自家墻角下偷聽。
他們原本打算只要趙縣令一松口讓那群人出城,他們咯噔都不打一下的尾隨其后。
現如今看來,城是出不去了。
他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識時務為俊杰,楊梅也收起強勢的姿態,苦口婆心道:“我知道,城里鬧瘟疫了,你們一個個都害怕被傳染,想出縣避難。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云州各縣都知道了,我們元昌縣鬧瘟疫了,你們出了城又怎樣?其他幾縣知道了,你們是元昌的人拒之門外都來不及,誰還敢讓你們進城。
你們是不是在想反正我們有錢,云州待不了,大不了我們去其他州先把這難避了再說。”
有人在底下默默點頭:是呢…云州待不了,大不了去其他州。
楊梅繼續說道:“在和我們相鄰的蜀州,也要走上四五天的路程,要是你們在半路突生瘟疫,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你們去哪里找大夫醫治?沒大夫醫治,你們說說你們這群人不得在半路上全軍覆沒嗎………巴啦啦巴拉巴…”
楊梅說的口干舌燥,聽的人也越聽越覺得有禮,一個個成了點頭大師。
就連躲在自家圍墻下的老百姓也跟著點頭。
她說的對城外沒有城內安全。
這時有人說出他們想要出城的正在原因:“楊娘子,我們都不是什么邪惡之徒,也不是真的想把瘟疫帶出去。
他想起昨日死去的小兒女眼眶濕潤哽咽道:“眼瞅著得了瘟疫的人一天天增加,藥材一天天在減少,城里醫術好的大夫又屈指可數,我們也不想背井離鄉,四處奔波。”
她的小兒女就是因為城里大夫不夠用,沒來得及救治死去了。
楊梅安撫道:“趙縣令就是知道這點所以才向我們清河縣求助的,我們也不是空手而來紙上談兵的。
我們把我們縣內的一半藥材都帶來應急了。”
楊梅輕推了一下王大夫,讓他站在了c位說道:“這位是我們清河縣內最有名的王大夫,他曾經有幸和太醫院的醫師們,一同對抗過北方疫情,對瘟疫這方面還是有些心得的,最主要的是我們郭縣令已讓人快馬加鞭的把元昌縣內得了瘟疫的事上書給了朝廷,祈求他們派人下來支援我。
瘟疫最可怕之處是在于我們不夠團結,所以我們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一起對抗疫情。”
被強迫推出來站c位的王大夫,清了清喉嚨說道:“老夫雖不及太醫院的醫師們,但是老夫一定會傾盡全力救治你們。
她說的很對,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一定能戰勝瘟疫,別灰心,別放棄,讓我們一起為自己鼓舞,為元昌縣鼓舞,我們一定會度過難關。”
王大夫忍不住搓了搓手臂上冒出來雞皮疙瘩。
第一次說這樣蠱惑…呸是鼓舞人心的話有些適應不良。
也不知誰起了頭:“別灰心,別放棄,讓我們一起為自己鼓舞,為元昌縣鼓舞,我們一定會度過難關。”
底下的人以及聽墻根的人也跟著說道:“別灰心,別放棄,讓我們一起為自己鼓舞,為元昌縣鼓舞,我們一定會度過難關。”
趙縣令面色凝重的盯著他們看。
楊娘子僅憑一張嘴,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竟讓他們從反抗者變成了服從者。
她有一種天然控制人心的本事。
若是她是秉著初心不變,一直做個好人,這是個好事,若是她經不住誘惑,很可能會成為一件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