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了史鐵匠眼光獨到,對人心的把握極其準確。
齊小姐被史健拉著手,從江寧城的東門走回了家。一路上的江寧市民們都看到了面紅耳赤,像個乖巧的小貓咪的齊小姐,低著頭不言不語不張不望,隨著史健款款還家。
江寧城又產生了一次小小的轟動。人們果然不再稱史健為史大善人了。你看,齊大魔頭華麗轉身,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三從四德標兵。
齊小姐很是開心了一陣子,直到聽說史大善人的稱號改成了武松。
齊小姐一開心,就繼續她的嫁妝采辦事業。齊小姐出門辦事業的時候,史健經常陪著,帶著銀子和強壯的臂膀,一手付錢一手拎包,做足了讓江寧城父老鄉親鄙視的奴才樣。人們不禁感慨,人心不古,武松也成了軟骨頭。
好在武松的骨頭只軟了兩天,就把齊小姐丟到一邊,自己忙打鐵這份很有前途的事業去了,讓徒弟們輪流伺候著齊小姐采辦。江寧父老終于替史鐵匠松了一口氣,這才稍微有點像話嘛,不能丟了江寧打虎英雄的臉面。丟了江寧打虎英雄的臉面,就是丟了江寧的臉面;丟了江寧的臉面,就是丟了應天府的臉面;丟了應天府的臉面,就是丟了南直隸的臉面;那就是丟了整個大明的臉面了。
又過了兩天,史鐵匠家的打鐵事業前所未有地忙碌起來,連徒弟也派不出來了。竟然有這么忙,齊小姐也不忙著買嫁妝了,跑到鐵匠鋪里給史鐵匠幫忙。
史家鐵匠們的確忙得不可開交。也不知道為什么,好像鐵器的需求一下子大了許多,而且打造出來的鐵器多少有些稀奇古怪。
齊小姐找到史健,理直氣壯地要求一份工作。
對于這樣一位不要求工資,不要求管飯,不要求住宿的優秀員工,史健老板老實不客氣地安排了最重要的工作:拉風箱。
拉風箱這項工作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動作:拉——推。其中推這一動作有點類似于健身運動中的俯臥撐或臥推,對增長胸部肌肉頗有幫助。史老板心中的小九九不足為外人道也。
作為江寧城里街頭斗毆勝率最高的大俠,拉風箱的工作對齊小姐來說,當人不在話下。每當有史老板的徒弟想要代替齊小姐的時候,齊小姐就等著蜻蜓眼,把人家瞪走。
史家鐵匠們對未來的老板娘以身作則、親力親為的作風欽佩不已,同時對老板娘的煙熏妝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私下里,這幫小子說老板娘是江寧城里最能吹的人,把史家鐵匠鋪里的鐵匠爐吹得紅紅火火。
齊小姐硬是把拉風箱的工作做到了天黑,然后和史家鐵匠們一起回家。同時表示,明天拉風箱的活仍然得是她齊小姐的。
往家里走的時候,史健和齊小姐單獨走在一起,其他人識趣地隔著老遠跟著。
“娘子啊,用不著這么拼命吧。看你弱不禁風的身子,頂著一顆張飛那么黑的腦袋,這也不協調啊。”
說張飛那么黑的腦袋當然頗為形象,一整天在鐵匠爐邊上拉風箱,什么人都得變成張飛的親戚。但是說齊小姐弱不禁風,未免太夸張了些。齊小姐手起掌落,在史健的腦門子上留下了好大的一個巴掌印。也就是齊小姐身高頗為不含糊,在明朝,即使是和一般的男人比,也要略高一點,要不還真拍不到史健的腦門。
“你說誰弱不禁風?”
“我。娘子啊,我說的是我弱不禁風。你以后可得注意,你這么一巴掌下來,很可能會把相公我拍到地里面。相公我又不是土豆,拍到地里能長出一嘟嚕土豆來。”
“什么土豆?”
“啊,土豆。”史健直撓頭,他可不知道這時候土豆還沒有在中國傳播開來。“土豆是一種像地瓜的植物,種在地里,一長一大串。”
“什么是地瓜?”
“啊,地瓜。”史健覺得再撓頭就要“渾欲不勝簪”了,“土豆和地瓜都是在西方很遠的地方的農作物,產量很高。就好像蘿卜,不過是一顆上面會長很多個蘿卜的蘿卜串。但是你相公我既不是土豆也不是地瓜,所以你不要再拍我了。”
“啊,我知道了。西方很遠是有多遠?要過長江嗎?”
“比過長江還要遠。”
“那不是要出應天府了?”
“比出應天府還要遠。”
“出了應天府,再往西就是滁州、合州,比滁州、合州還要遠,那就得到鳳陽府、廬州府或者是安慶府啦。對啦,老爹這幾天還和老娘說到了安慶府的什么地方,好像是說安慶府的桐城。”
“比安慶府還要遠,都出了大明的地界了。”
“天竺?”
“比天竺還要遠。”
“阿彌陀佛,玄奘法師也到不了的地方啊。什么時候我們到那里去挖土豆和地瓜吧。”
“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吃貨啊。為了吃一口土豆和地瓜,不遠萬里去挖。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吃遍全球的精神啊。”
“全球又是什么好吃的?”
史健看了看雙眼放光的齊小姐,嘆了口氣說道:“全球不是啥好吃的。不過等忙完了這一陣兒,我得好好給你上上課了。光顧說吃的了,一開始我想跟你說啥來著?”
“你說我弱不禁風。”
“再之前。”
“啊,你說,不用我這么拼命。不過呢,我高興。”齊小姐嘟著嘴說,“我長這么大,今天才第一次覺得自己還有點用,能干點事。”
“不愧是我的娘子啊,就是與眾不同。”
“咋地,后悔啦。”
“后悔啊,后悔沒有早點把你娶過來。早點娶過來,能多干多少活啊。不過娘子啊,說點正經的。你的天賦絕對不是拉風箱,相公我希望你干真正重要的事情。”
“啥事比拉風箱重要啊?”齊小姐擠擠眼,“難道是輪鐵錘?”
“相公我希望你以后能教書育人,做個了不起的教育家。”
“教書育人?教人啥?怎么拉風箱嗎?”
“你的天賦遠勝過這些徒弟們,成了親以后,我可不想讓你呆在家里混飯吃。我想讓你教徒弟們各種知識。”
“教他們打架?”
“喂,小玩鬧,正經一點嘛。我先教你,你再教他們。”
“好吧好吧。不正經還不是跟你學的。對了,最近怎么這么忙啊?知縣大人家里要蓋鐵房子嗎?”
“你爹說,有一股倭寇正在四處流竄。最近的消息說,過了寧國府的涇縣。他們一伙只有百人左右,但是深入腹地幾百里。看起來這里也不能保證倭寇不會過來。我們這是做好萬一倭寇來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