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難以想象數量的銀子,武士們的第一反應是趕緊搶過來。當聽大熊一男說銀子是島津殿下所有的時候,武士們的第二反應是能不能順手摸幾塊藏起來。想歸想,武士們還是具有武士道精神的,硬是忍住了顫抖的小手手,不得不說島津同志對于手下的控制是相當成功的。
當然了,身為武士,他們是不會趕牛車的。于是各位武士大人就四散開去,把趕牛車的人都趕了回來。至于回來的是不是原來的那一批人,那就不是武士大人們考慮的事情了。
趕車人來了,煙花也放完了。漸漸地,吃瓜群眾們又聚攏了過來。畢竟這么大的一個瓜,整個日本見過的也沒幾個,甚至想象力能夠達到這個水準的也相當稀少。
這么轟動的事件,很快就會通過各種渠道添油加醋地傳播開來。很快在日本各島上,都會流傳著一個天真如少女有錢似財神愚蠢像笨豬的大明朝人士的故事。故事里的史健,駕駛著黃金做成的寶船,從遙遠的西方大明揚帆而來,愚蠢到從島津家購買土地。
島津家是什么樣的人?日本島上各大勢力都清楚,島津貴久兇殘、貪婪、不擇手段、心狠手辣、翻臉不認人,正如同日本島上所有其他的勢力一樣。
日本的各方勢力不免慨嘆,這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為什么就沒有掉到自己的土地上?難道說自己手底下的武士的武士道精神還不夠精神?要不要動員一些武士切腹以向上天明志?
對于史家搞的這么大動靜,島津貴久一眼就能洞察其目的:就是要把史家從島津家買地這件事搞得人人都知道,這樣以后他島津貴久就不能賴賬了。
島津貴久同志對于中國歷史和文化還是有些了解的。他對一句中國的名言十分崇拜: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說,要想干大事,當好領導,就不能拘泥于小節?啥叫不拘泥于小節?就是不要臉嘛。所以,整個的意思就是,要想當好領導,就得不要臉。
島津貴久同志是一代有理想有抱負目光遠大的領導,當然就不能要臉了。臉這種東西,不能吃不能喝,下雨了不能當雨傘,刮風不能當披風,進攻不能做長刀,防守不能當盾牌,要之何用?
假如這一張臉居然還能換來一點銀子,那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如果能換回來10車銀子,島津貴久同志可以把他治下的所有人的臉和狗的臉都不要了。當然了,不要狗的臉相對來說困難得多,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好處,大象的臉皮在島津貴久同志的眼里也是薄如蟬翼,只要輕輕一揭就完事。
島津貴久同志從史家的行動上,看出了大明的沒落。大明朝的人已經把傳統優點敗壞成了什么樣子?居然能夠相信別人收了銀子就回把地給他。道德、情操、聲譽,這些累贅應該在一出生的時候就要統統地從身上切割掉,省得長大之后對自己帶來累贅。
想想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是怎么一步一步從殺妻拜將墮落到相信他島津貴久要臉的地步呢?
島津貴久同志遙想當年,中國的戰國時期。郁郁不得志的吳起同志,遇到了一個大大的機會。
為了當上將領成就功名,殺了自己齊國人的妻子后率領魯國軍隊大敗齊軍的典故。當時齊國進攻魯國,魯國的國君想用吳起為將。但是很不湊巧,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這就讓魯國人不能不對他有所懷疑。
一邊是也許一輩子才能拿遇到一次的機會,另一邊是愛情。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吳起怎么辦?難道要學哪些渣男,遇到更好的機會就拋棄原配另尋新歡嗎?當然不是,吳起同志絕對不是那種婆婆媽媽磨磨唧唧,一臉吹彈可破皮囊的小鮮肉。吳起同志毅然決然地一刀砍了老婆,終于成為了一代名將。
島津貴久同志的志向比吳起還要大。他深深地被吳起的故事所感動,他常常想,應該多娶一些老婆,日本各地的都要,朝鮮的也要有,大明的也要有,甚至爪哇的也要??傊灰蛘?,就得殺幾個老婆,那才叫有大將之風。
接見江小八的時候,島津貴久同志的內心就是這么波瀾起伏浮想聯翩的。對于臉皮的思考,島津貴久同志早就考慮得相當成熟了,史家的到來,不過是更加堅定了他已經十分堅定的奮斗意志和娶更多老婆的愿望。
另一方面,島津貴久同志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現在這條大魚已經咬住了餌,并且主動切了好大一塊肉擺到他的桌子上,他當然不能把魚嚇跑了。同時,他也不能把線放得太長,只要時間一長,知道這條大魚的人多了,不免各種魚鉤就會甩過來。不但會有魚鉤,而且會有魚叉、漁網、魚簍等等打魚工具一起飛過來,甚至還會有放水涸轍而魚的家伙。
于是,島津貴久同志這回的接見十分地熱情和親切,不吝言辭地稱頌了史健的目光長遠、深明大義,實乃天下第一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必將成就不凡之偉業。同時,島津貴久同志也表達了對江小八的推崇之意,認為江小八在史健的帶領下,一定會成為天下第二的腦袋半天高的大英雄。
江小八琢磨了好一陣,發現島津貴久同志的意思好像是他江小八身高能達到史健的一半,剛好是吃屁的高度。
島津貴久同志對于史健交付,江小八送來的銀子十分滿意,立刻叫人就在他的面前清點數目。不得不說,數錢實在是一項十分有趣的娛樂活動,島津貴久同志玩得十分開心。開心之余,出手未免就闊綽起來,直接就賞賜了江小八一行三人銀子10兩。
要是以前,10兩銀子夠江小八樂八天的。但是見過了這么多銀子,江小八對島津貴久的吝嗇勁未免在肚子里頗多微詞。
那10車銀子都是50兩一錠的,要從上面拿出10兩來,還真的費了一番功夫:島津貴久同志的財政大臣兼會計兼出納,親自動手用一把大剪刀從一錠50兩的銀子上剪下來一塊,放在戥子上稱量。這種活財政大臣也不常干,手生得很,第一把剪下來的重量不夠,差得還比較多。只好再剪一刀,又重了,那就再剪。上演了好一番狐貍分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