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歷代王朝更迭

第176章閻姬奪權

歷代王朝更迭 湯加鹽大伯伯 2593 2024-09-09 10:53:37

    士大夫階級,是中國社會特有的產物。有人說,它在某一方面類似歐洲中世紀的僧侶教士,某一方面類似印度的剎帝利。事實上,士大夫即知識分子,在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令之后的漫長時代中,士大夫專指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有時也籠統稱之為“讀書人”,當然讀的是儒書。在當時環境,學而優則仕,他們將做官視為讀書的最終目標。所以更精確地說,士大夫即擔任政府官員的知識分子,包括現職官員、退休官員和正在苦讀儒書、將來有可能擔任官員的人物。

  到了東漢中晚期,士大夫階級中間崛起。他們有著自己的人格和風尚。為了樹立自己良好的聲譽,有的以孝出名,為父母長期服喪守陵;有的則是崇尚俠義,將“義”字看得重于生命;有的拜投名師,或者成為食客;有的則是對于讓其發跡的恩主誓死效忠;有的還崇尚廉潔,辭讓財產或者官爵。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儒家士大夫典范——楊震。

  跟外戚、宦官相比,士大夫有外戚、宦官所沒有的高一層次的情操和抱負。外戚靠女人成為后宮皇后,在挾天子而臨朝聽政取得權力;宦官靠諂媚取得皇帝信任,在與外戚的斗爭中獲取勝利之后,取得權力;而士大夫自稱靠道德學問、知識才能取得權力,他們無論是在外戚當政還是宦官專權之時,都處于對立的立場,而且無論其力量強弱,自他們誕生之后,便在中國的政治歷史上長期存在。所以士大夫在本質上就對外戚、宦官輕視,再加上外戚、宦官也確實做出太多的罪惡,士大夫遂注定地要跟外戚、宦官發生沖突。

  閻姬要像竇氏和鄧綏一樣上位掌權,需要實現兩個條件。一者,是太子被廢,重新擁立一個聽自己話的太子。二者則需要皇帝身隕。后者姑且不談,前者卻是以閻姬目前的實力可以辦到的事情。因此,自皇帝親政之后,皇后閻姬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廢黜太子的事情。

  前文已然提到,要廢黜太子,首先必須要除掉楊震。因為楊震為人忠厚,十分忠心于劉氏漢室,勢必會阻擋自己的行動。而且楊震素有聲望,如果自己無端地廢黜了太子,楊震勢必會網羅一大批朝中士大夫為太子鳴冤。到時他們成了鐵板一塊,再要對付楊震,就難上加難了。反觀另一邊的楊震,對自己面臨的危機雖然有所覺察,但是為了士人的氣節,依然不為所動,時常向皇帝上奏折,批判朝中奸佞。這之中絕大多數確實是奸臣,但也有許多忠厚之人,因為沒有什么才能,而遭到楊震的彈劾。如此一來,楊震兩面受敵。終于,倒楊勢力合流,在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聯名向皇帝上書,說當前天象異變,可能會有大臣謀權。此外,皇帝的舅舅耿寶也向皇帝進言說,楊震是鄧太后余黨,對于皇帝親政懷有不滿之心,于是便彈劾皇帝所敕封的官員。

  皇帝十幾年的時間,都只是鄧綏的傀儡,對于鄧綏可說是恨入骨髓。以前自己處處受制,當然不敢有絲毫顯現。此番自己做了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其不滿之心也就肆無忌憚地顯現出來。現在連自己的舅父都這樣說楊震,不免讓劉祜心下生疑,于是不由分說,便將楊震的太尉印信收繳。楊震一介士子,位列三公,素來賢名滿天下。此番氣節作祟,如何受得了這奇恥大辱,便憤然自殺。

  與此同時,太子劉保正在王圣的寢宮內生活著。太子一向身在東宮,為何會突然到劉祜的乳母這里來呢?原來,劉祜聽說自己唯一的這個寶貝兒子,在自己的寢宮內夜夜噩夢,無法成眠,逐漸變得心神恍惚。皇帝擔心其身體狀況,便決定換一個生活環境,改善其睡眠質量。王圣此時正值圣寵,劉祜便看中了她的寢宮。

  王圣見此,當然喜出望外。心想自己如果能夠借用這段時間,好生地服侍大漢朝的這位未來主子,那自己的后半生,不是會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用之不竭了嗎?于是,王圣便決意,盡心照料太子劉保,以獲取其信任。幾天之后,從小照顧劉祜的王男、邴吉坐不住了,這不是要和自己爭寵嗎?于是,在私心作祟之下,王男、邴吉便與王圣、江京等人爭執起來。以前這幾人本來就不和,此番更變得水火不容。不久,王圣和江京就聯合起來,誣陷王男、邴吉二人欲要帶回太子,圖謀不軌。皇帝聞言,自然對這二人嚴懲,下獄致死。

  可惜太子身邊沒有一個像鄭眾一樣有遠見的人,教授其韜光養晦之術。此番少年心性,見自己親近的幾個人都一命嗚呼,不免傷心難過。這種情況逐漸被王圣和江京二人察覺,知曉此番自己二人邀寵不成,反而闖下大禍。心想若是任這個太子順利稱帝,自己二人必然會不得好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二人和皇后閻姬一起,向皇帝告發,說在獄中王男、邴吉二人已經承認,太子與其宮內官員對其母親被害之事一直耿耿于懷,于是在宮內商議,想要圖謀不軌。

  其實劉祜做了那么些年的傀儡皇帝,對于劉保的心情感同身受,如果自己有機會,何嘗不會廢了太后而自立?加上皇帝劉祜一向對這二人殊為倚重,這二人和皇后都建議自己廢了太子,自己還有什么可以猶豫的呢?

  皇帝素無主見,便決意向群臣百官宣布自己欲要廢黜太子的消息。三公九卿之中,大多數人為了明哲保身,對皇帝廢太子之事沉默不言。只有太仆來歷、廷尉張皓極力表示反對。一者太子圖謀不軌之事實在是空穴來風,沒有任何證據。二來則是太子年幼,即使有過失,也不能妄自責罰于他,而應該施以教化。此次皇帝無端廢黜太子,于祖制不和,不容于禮法。

  皇帝見此,一時沒了主張。欲要問責于來歷,亦是有心無力。此人人如其名,來歷頗大。其母親便是當朝天子的姑姑,武安公主。無論是劉肇在位還是鄧綏掌權之時,都對其恩寵有加。來歷樹大根深,無憑無據之下,皇帝也奈何不得他。江京見此,忙向皇帝進言說,皇帝是天子,天子要寵誰廢誰,臣下焉有不聽之理。皇帝聞言,茅塞頓開,不等群臣同意,便悍然廢黜了太子。

  來歷見此,依然不為所動。為了讓皇帝劉祜收回成命,便在宮門外安營扎寨。皇帝知曉,龍顏大怒,撤了來歷的太仆之職。同時剝奪其母武安公主入宮晉見的權力。來歷終于知道,這回皇帝是下定決心要廢了劉保。于是便閉門不出,向外稱病。

  太子劉保是皇帝劉祜的唯一的兒子,劉祜絲毫不考慮自己死后后繼無人的事情,實在是昏聵之至。自己心想多年的親政,并沒有像劉祜想的那樣,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反而到了此時,朝中做主的,就是自己親近的幾個親戚和宦官了。

  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三月,安帝劉祜下江南查看民情風土。不幸身染重病,到葉縣駕崩。劉祜和東漢的眾多皇帝一樣,沒有逃脫短命的厄運。而皇后閻姬,在子嗣方面,也承繼了竇太后、鄧太后無子嗣的特征,此番皇帝駕崩,太子被廢,她也不免心想,自己獨攬大權的時代終于來臨。

  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難道東漢真的就是氣運如此,擺脫不了太后專權的窠臼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砀山县| 平湖市| 萍乡市| 澳门| 绵竹市| 郎溪县| 绥江县| 拉孜县| 全南县| 克什克腾旗| 施秉县| 太谷县| 顺平县| 罗城| 怀远县| 新竹市| 陇川县| 盈江县| 丰县| 海晏县| 大埔区| 南汇区| 诸暨市| 大冶市| 涿鹿县| 调兵山市| 泰兴市| 潼南县| 松原市| 博湖县| 仲巴县| 九龙县| 房产| 鄂伦春自治旗| 德兴市| 池州市| 蛟河市| 大姚县| 即墨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