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李琰拖著行李箱過來,說是要與方塵同住。
因為瑤瑤的同學來了不少,原本是安排在其他民宿的,本來是正好夠住的。但有些原行程計劃中要走的游客聽說明天要有婚禮,便改了行程,執意要再多呆一天,想觀看過婚禮才走。這樣一來,房間就不夠用了。
方塵當然歡迎,她還求之不得呢。
能與古琴大師同住,這是多大的福分呀!
下午的聊天中,兩人說得很暢快,都大有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正好趁此時機再多聊聊。
安頓好后,兩人又天南地北、藝術人生地扯閑篇。說到了《梅花三弄》,方塵面對高人,怎能不虛心求教?于是便請教了幾個指法。李琰一一示范、指導后,在方塵“來一曲”的強烈要求下,李琰也有了興致,開始撫琴,正是《梅花三弄》。
李琰老師身著素雅的青衣,端身正坐,下頜微收,清秀的面容上帶著一絲專注與熱忱。在她的雙手聯動下,琴音如梅花般清新脫俗,帶著一絲寒意,卻又熨帖人心。她的演奏輕快流暢,音符交替間,仿佛使人看到一朵朵梅花在寒風中悄然綻放,既孤傲又溫柔。在演奏過程中,她的神情時而恍若沉思,時而輕揚微笑,琴音在她指尖飛舞,宛如一陣春風輕拂過心間。
看著眼前完美的人與琴構成的畫面,方塵心中感嘆著:真美呀!應該畫下來!
隨著樂曲的展開,在一聲聲的“滾、拂、撥、刺”中,方塵似乎看到狂風驟起,梅枝搖曳。她不由得看向窗外。
此時,風吹過竹林,琴聲飄散在空氣中,似乎與自然融為一體。庭院中的花草樹木、竹影溪泉,仿佛都在隨著這樂曲共同起舞,展現出一種無言的和諧美。
隔著窗戶,方塵無意中看見何院長在院子里呆立。自然又回憶起幾年前,何院長幾次拐彎抹角地向自己打聽視頻中的演奏者的情形。她懷疑:這兩人或許、可能是初戀朋友的關系!
一曲罷。
方塵鼓掌,由衷地說:“太美了!不過,我不能獨霸你的時間了。何院長在外面呢,你還是去與老同學多聊聊天吧。”
李琰眼瞳微瞥窗外,淡然道:“剛才吃飯時,該說的都已經說過了,也沒什么可聊的了。”
方塵勸道:“畢竟是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回憶一下過去也不錯呀。”
李琰攤攤手,表情無辜:“我們只是普通同學,真沒什么可說的。”
話畢,再次落指。
《普庵咒》莊嚴、平和的梵音響起……
李琰自己也奇怪:為什么兩人之間清清白白的,為什么已經過去了那么多年,可當彼此面對的時候,仍舊不由自主的有心跳加速的感覺?這也太可笑了,都多大歲數的人了!
雖然她自詡跟何院長只是普通同學關系,但她內心是知道自己的那一絲情愫的。
聽著莊嚴肅穆的樂曲,方塵暗忖:這兩人一看就是青梅竹馬般的關系,一定是因為什么特別的原因分開了。或許,李琰這樣的拒絕,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吧?每個人都有不愿提及的過去,也會有讓自己感到或傷心或幸福的往事,或許,把這些都封存于記憶之中,是最明智之舉。
院子里,何院長聽到如此音樂,也明白,李琰是不會出來了……但是他真是想認真地再看她一眼……他想確認一下,在她心里,是不是曾經有過自己的身影;他想告訴她,當年自己曾經去那所師范院校的歷史系找過她……卻沒有她的痕跡;他想問她,這么多年她是怎樣過來的,畢竟……
沉穩進行的《普庵咒》中,何院長的心境寬闊了許多,逐漸放下了執念……
唉,時間如流水,帶走了一切。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無論是自己對過去的遺憾,還是美好的記憶,都保留在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