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哥,地種完了嗎?”
一個身穿青色制服,扛著鋤頭的青年正微笑著向梁天打著招呼。
“搞定了!”
梁天躺在田埂上,嘴里銜著一根狗尾巴草,舒舒服服看著藍天。
這個世界太無聊了!
在城里好歹還有點娛樂產業,像什么勾欄,戲臺還是有的,在城郊這種地方,每天做完了事就只能睡覺了。
這也解釋了為啥農耕時代每個家庭都是好幾個孩子了。
除了睡覺,只要睡覺。
所以古人很早就要娶媳婦,破案了破案了!
“梁哥。”
青年也在旁邊找了塊地,從衣衫里拿出一個布枕頭,舒舒服服的躺了下來。
沒有人可以拒絕睡覺!
名詞和動詞都是。
關世書,清風閣六長老,司醫藥之事。
清風閣家大業大,光弟子就有一千多號人,每天每人的修煉,舉辦各種活動的耗費,護法長老的報酬,這都是一筆巨額的開銷。
宗門的錢也不是撿來的,所有宗門都有專門的人負責經營之事,以確保宗門的正常運轉,而宗門的高手更像是保鏢,以保護經營的生意不被歹人覬覦。
這個世道,可不太平。
關長老就是負責醫藥方面的主事人,清風閣旗下有三處藥房,兩處在東風郡城,每年為宗門賺取巨額的利潤,一處負責門派弟子的醫治。
畢竟大家都是修仙者,一不小心把人打傷打殘可不是鬧著玩的,所有宗門內部都會開設藥房,以便及時醫治。
同時關長老還負責藥材的種植和培育,清風閣名下有藥田數千畝,由專人負責照看,護理。
梁天就是其中的一員,負責黃玉精的種植。
“每天都這樣,幾個時辰就弄完了,剩下的時間又不能離開藥田,真不知道干嘛。”
青年躺在田埂上,無聊的打了個哈欠。
“梁哥,聽說你是大師兄親自帶過來的,怎么來和我們一起種田呀?”
種田不屬于很差的差事,但也不是最好的差事,大師兄親自帶過來的人,怎么會被分配到種田呢?
“我和大師兄不太熟的。只是偶然幫了他一個忙,情分到這里也不錯了。”
青年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答案才符合他的預期。
梁天看了韓長根一眼,默念道:傻逼。
這門差事是梁天主動找腦補孟要的,為的就是種田。
黃玉精名字到是好聽,實際上長的就跟土豆差不多,主要用于消腫、化瘀,是這個世界最常見的藥材之一。
同時這玩意兒也很好養活,你隨便找個山上去刨地,都能撿一籮筐,你隨便把他扔在地里,第二年它就能冒出兩個芽,是藥田里最好打理的藥材之一。當然,金貴的藥材也輪不到梁天這種練氣五段都沒到的弟子打理了。
但最讓梁天看重的就是這種藥材的偽裝屬性,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它和土豆的區別,到時候把土豆往藥田里一種,誰知道這種得是什么,簡直是剛像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
“叮,土地改造完畢。”
“叮,檢測到土地為一級肥土,種植作物的時間可以減少。”
“叮,發現一級肥土,土質檢測系統已開啟,請宿主查看詳情。”
臥槽,一級肥土。
躺在田埂上梁天直接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仔細看著解釋。
一級肥土:因為多年的施肥和保持地力,這些土壤充滿了海量的微量元素和能量,能幫助種植物加速生長。
一級肥土:成熟時間減少20%
才一級肥土就有如此功能,那二級,三級甚至是更高級呢?
要知道清風閣可不是主營藥材種植的宗門,肯定還會有更肥沃的土地,那是又會和系統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梁天心里一熱,資料上說這些土地是因為多年的施肥和保持地力導致的,那么自己能不能主動施肥,是否能讓土地升級?
這些想法充斥著梁天的大腦,激動的多巴胺瘋狂分泌,刺激著梁天的心神。
“梁哥,你去哪兒?”
韓長根抬頭看了一眼梁天,疑惑地問道。
“去種地!”
梁天扛上鋤頭,頭也不回地走向了田里。
真男人就該玩泥巴!
梁天一共要打理五畝土地,如果全中土豆的話每一個周期能帶來五十斤土豆,還能減少20%的成熟時間,大大提升了土豆的出產量。
一斤的土豆能提高體內仙元運轉速度,幫助修煉者更快的提升實力。
市面上也有類似的物品,比如歸元丹,服用后在一周內能讓練氣期修仙者加快仙元運轉速度,效果也和土豆差不多。
但歸元丹價格極其高昂,一瓶標準十丸裝的歸元丹售價高達一百兩銀子,還往往需要加價。
而黃玉精就便宜多了,一個月一熟,五畝地的黃玉精加起來應該能值一兩銀子。
完全可以全部改種土豆,然后去坊市購買黃玉精交差,反正大人們對黃玉精也不重視,足量上交就好。
我真是個天才!
梁天一邊幻想著,一邊認真地種植著土豆。
這種得可都是銀子啊。
不過也得注意歹人,到時候拉上工具人孟奇陪自己走一趟。筑基期高手,在東風郡也是能橫著走的人了。
種植土豆得注意溫度。
當溫度過高時土豆莖塊就會停止膨脹,一旦失敗就得去部推倒重來。
現在的氣溫還比較合適,如果碰上大夏天就得隨時備好冰塊,保證土豆的發育,還好這是個仙俠世界,獲取冰塊較為容易。
種地可沒有想象中那么輕松。
土豆的種植還得注意水量,土豆在早期需要巨大的水量澆灌,等莖塊膨脹后又得減少供水。如果運氣不好碰上早期天天不下雨,莖塊膨脹后下大暴雨,累都能把你累死。
這還算是好養活的作物了,碰上精細一點的東西,那才是伺候祖宗。
天象對于農業種植太重要了。
但這個時代是沒有天氣預報的,只能憑著經驗來,這也是農業時代老人備受推崇的原因。
由于要種植藥材,清風閣聘請了一位研究天象學的老叟,每周會定期發布接下來的天氣預報,雖然準確度不高,但也聊勝于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