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普通的屋子,一個普通桌子上,一胖一瘦兩個男人坐在桌前。瘦男人玩弄著一枚子彈,子彈在桌上來回滾動。
“這是什么?”胖男人好奇的問道。
“它叫子彈,是火藥時代的產物。”
“這個古董看起來很像“三葉草”。”
“的確很像,火藥時代的文明,對戰爭的渴望超乎尋常。”
“這就是他們喜歡破壞平衡的起源嗎?”
“不清楚,不過你可以去查一查。”
“太麻煩了,還是直接清掃掉所有吧。”胖男人建議道。
“并不是所有文明都是這樣的,而且宇宙本身是無辜的,全部清掃掉,違背了我們的原則。”
“那你的意思是?”
“用三葉草吧,雖然效率低下,但是很和諧。”
“那就隨機投放吧,投放多少合適?”
“一億。”瘦男人上拋子彈然后接住了它。
……………
“叮,你們已進入副本“戰爭的火種”。”
主線任務:帶領艦隊活下去。
支線任務:請玩家自行探索。
玩家副本相關身份已經注入游戲面板內,請玩家自行查看。
副本介紹:宇宙多姿多彩,但也充滿危機,文明和文明之間除了殺戮,或許還有別的選擇?
“叮,歡迎進入游戲,祝你們游戲愉快……”隨著系統的提示音,彭無望和程克學來到了副本中,似乎是在一個訓練室里。
“先查看身份。”程克學提醒道。
公民姓名:彭無望
公民身份證:0123456789
當前身份:土也球聯邦的高級宇航者,“紫薇號”宇宙飛船的艦長,即將執行探索任務。
“我是紫薇號飛船的艦長,你是什么身份?”彭無望問程克學。
“我是副艦長,你的助手。”程克學答道。
“看來這次副本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了,探索宇宙飛船都出來了,先查一下資料吧。”
彭無望建議道,程克學也認可了這個說法,打開了訓練室的電腦,電腦很科幻,已經完全是懸空觸屏式的了,幸運的是電腦沒有密碼。
現在是3020年,人類已經全面進入了核能文明,核能深入到了人類的每一個角落。隨著可控核聚變研究成熟,核的良性循環已經被人類實現,核能從不可再生能源變成了可再生能源。
能源緊缺成為過去式,它再也無法束縛住人類探索的腳步,以核為發展方向,科技引來一次大革命,引力終于被人類戰勝了,而這一次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太陽系八大星系成為了人類的目標,雖然對八大行星的探索早在千年前就開始了,但是由于當時宇宙飛船的技術有限,人類更多的是用天文望遠鏡去觀察。
現在,循環核聚變引擎已經全面普及,這一次,對八大行星的探索不在是說說而已,而是要真的抵達到那里。
不過話雖如此,這項工程依然龐大無比。比如冥王星(非八大行星,只是它距離遠,有對比性),它距離土也球整整60億公里,即使是以光速飛行也得5.6個小時。
用宇宙來衡量速度,人類還是太慢了,但是人類從來不會被困難所打倒,所以聯邦政府開啟了“長城”計劃,他們計劃建造多筑長城。
太空墻是一種巨型特制玻璃管道,酷似圓筒,長度約30公里,圍繞著自身的軸線轉動,1分鐘一圈,這樣就可以在環內壁中模擬出重力。
另外,圓筒外有三面鋁鏡,鏡子會跟隨圓筒一起轉動。而在沿軸內,圓柱面上會有三個“大窗戶”,鏡面反射的陽光透過窗戶射入居住區,每一扇窗就對應一塊居住區。
墻一分鐘旋轉一圈,利用打開和關閉三面鏡面來形成穩定長時間的白天。而夜晚,鏡面就只需要覆蓋在透明的墻面上。最后,在人為調節溫度,就可以形成四季,而整個太空墻能源是核能與光能。
每面太空墻至少能入住五萬人,這是一個移動的宇宙堡壘,也是一個宇宙殖民地。而像這樣的堡壘,人類打算修建成千上萬個,這些圓筒墻會相互連接,最終在各個行星與土也球系統上建立,形成多個新的、且穩定的軌道。
這面墻自身具有強大的推動力,這樣,當飛船開來后,就能在不同級的軌道上層層加速,這些軌道就是彈弓,而飛船就是彈丸,被精準的拋到下一個能級軌道上。
而在這層層加速下,飛船的速度最終會被加速到光速的1%,也就是3000公里每秒,也正是因為這些長城,人類才能在八大行星上建立殖民。
在2020年的時代,人類最快的飛船是110公里每秒,而且全世界也只有1艘(不排除其它國家隱藏了實力的可能)。
現在經過千年的發展,用循環可控的核聚變引擎的飛船,和長城的逐步加速,速度已經可以探索太陽系了,但這種速度至少需要10萬噸的核燃料來維持(以2020年的燃料來算)。
長城計劃已經執行八百多年了,一代又一代人孜孜不倦的履行著這個計劃,為未知的星空,拋頭顱,灑熱血。人類從猴子到土也球霸主用了幾百萬年,那么征服太陽系又會花多久時間呢?
紫薇號飛船是一個大型飛船,它的總長度超過了200公里,里面幾乎就是一個人造世界,各種武器系統也是最先進的。有三萬人住在這艘飛船上,各種職業都有,這也是土也聯邦政府僅有的一艘如此規模的飛船。
彭無望和程克學是這艘宇宙戰艦的船長,但紫薇號的任務不是探索八大行星,而是走出太陽系,探索未知星空,就像是人類的哨崗,把浩瀚的宇宙展現給世人,把深空的奧秘傳遞回土也球。
“你能指揮這種宇宙戰艦嗎?”彭無望問程克學。
彭無望對自己有幾分斤兩,還是很清楚的,這種級別的宇宙戰艦,沒有硬性專業知識,是無法指揮的。
“可以試一試。”程克學坐在椅子上,開始研究起艦長室里的各種精密儀器,“這艘戰艦,平時有超過300人在協同駕馭它,我們作為艦長,只需要糾正和更改他們錯誤的指令,以及指揮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