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張繼青出生在浙江嘉興烏青鎮(今烏鎮)。
她是家中長女,原籍上海浦東。
抗日戰爭爆發后,一家老幼逃難至蘇州以南的這個古老小鎮。
然而,這里最終也未能幸免于日本人的“掃蕩”。
兵荒馬亂的避難中,呱呱墜地僅兩天的小繼青,兩次以嘹亮的“歌喉”莫名地大哭不止,恰巧都使家人因此被迫轉移藏身處而躲過了炸彈襲擊。
祖母格外疼愛她,模糊地相信,這孩子“或許能有什么好運道”。
在風聲鶴唳的年代,童年的小繼青跟著家人四處飄零,投親靠友,衣食溫飽是最大的企盼。
7歲前,家里人都喚她乳名“小毛頭”,直到要上學堂報名,才請有學問的朋友正式取名“憶青”,有記住“衣胞之地”烏青鎮的意思。
后來,她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培養的第一代昆劇演員,稱作“繼”字輩,改名“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