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改造前并不寬,也沒有如今往來頻繁的運砂船,隔很長時間才會有一只清理垃圾的小船,在無聲的河上緩慢劃過。兩岸的居民偶爾會到河邊浣洗衣物,有些人也喜歡在夏天暑氣漸消的傍晚下河游泳,只有這個時候,運河才會少有的喧鬧一陣。
運河南岸,一排老房子都改成了出租屋,以低廉的價格租給外地打工者暫住。
夏天一個尋常的傍晚,太陽還斜掛在西邊,陽光未收,河水一半映著余暉。
大橋下反常的熱鬧起來。幾個男人在河里來回游動,不時潛下水去,好像在尋找什么。南岸一扇出租房的門敞著,一個胖女人坐在岸邊哭喊:“我的娃兒喲!救救我的娃兒喲!”幾個婦女在旁邊不時的安慰,給她些精神慰籍。
兩岸和橋上站滿了人,好奇的打探消息。
“有嗦事體?”(有什么事)
“有個小寧跌落起哉。”(有個小孩掉下去了)
“嗦過時光跌落起咯?”(什么時候掉下去的)
“聽說是下午,一個啞巴看到了,指給一個老太太看。老太太說不是自家的,就走了。”
“怎么現在才下去撈呢?”
“小孩他媽在做事情,忙完出來才發現孩子不見了,才打電話叫他爸回來找,他爸喊了這幾個老鄉下河幫忙撈。”
“那小孩我見過,才四五歲啊,嘖嘖,真可憐!”
……
人們相互詢問,唏噓感嘆。后來的人也加入到觀望探討的隊伍,大家都關注著事態的進展,不愿離開。
河里的人擴大了搜索范圍,靠近岸邊的用腳在河底試探,仔細分辨爛泥里有沒有人的身體,有的人已經游過大橋,到更遠的下游尋找。
河中央一個人鉆出頭,大叫一聲“找到了”,深吸一口氣,一個猛子又扎進水里。其他人聽到叫喊,迅速聚攏過去。鉆下去的人已經浮了上來,一只手提著一截白藕般的東西,那是小孩的胳膊。其他人已經游到他身邊,大家七手八腳的把孩子舉出水面,快速游向岸邊。
小孩的父親也在水里,上岸后在眾人的建議下提起孩子的雙腳,倒背著來回走動,希望能讓孩子吐出河水醒轉過來。小孩卻倒垂著,像塊打濕的麻袋,隨著父親的走動無意識的晃動,全身蒼白,雙手滿是河底的爛泥。
孩子的母親哭暈過去,在婦女們手忙腳亂的救助下又醒過來,竭力的呼喊。圍觀的人更大聲的議論著,發表著觀點,提出自己認為可行的建議,仍不愿散去。
第二天傍晚,孩子的母親在河邊燒小孩的衣物,火光映紅了布滿淚水的哀傷的臉。
第三天,那間出租房已人去屋空,門前留下一塊燒黑的痕跡。
????運河無聲的流淌,兩岸偶爾有人匆匆走過,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