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夜,李二率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一說為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門埋下。
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
此時,李淵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準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李二跟在后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二,但由于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李二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于馬下。
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二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二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二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二,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二,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倒了。
玄武門前廣場上。
李二看著眼神倒在血泊中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眼神冰冷,不帶絲毫感情。
李建成看向李二等人:“李世民,你有本事你就殺了我,不然,日后我定不會放過你,包括你們。”
尉遲恭殺氣騰騰:“殿下,為了以防后患,請讓俺老黑殺了他們。”
其余眾人相互看了一眼,也出聲勸解。
“哈哈,哈哈,對,你有本事就殺了我,不然日后定將爾等趕盡殺絕。”李元吉瘋了。
“萬事多為以后想想,莫要留下遺憾,等到后悔時才發現已經晚了。有的時候,并不一定要趕盡殺絕,才能彰顯自己的獨一無二”。
穆星辰的話在李二腦海中響起,難道他知道今日的種種?
尉遲恭等人單漆跪地:“殿下,請下令。”
“唉,動手吧。”
李二說完這句話,明顯無力好多。
“哈哈,哈哈,李世民,就算殺了我,你得位不正也是事實,且看后人怎么評價你殺兄誅弟的,哈哈。”
李建成看著尉遲恭等人舉起武器,惡狠狠的走向自己,知道今日自己必死無疑。
“秦王,難道主人的話你沒有認真聽?難道要在即將到來的盛世留下一筆抹不去的黑點?”
突然,黑暗中走出一隊人,全身白衣,左胸繡著云紋,一只黃金的麒麟。
“保護殿下。”
來不及處決李建成李元吉,尉遲恭等人迅速靠近李二,將其圍在中間。因為感知來人是高手,不弱于秦瓊的高手。
“爾等何人。”李二皺著眉頭,看向來人。
“麟衛”。簡單,直白。
“麟衛?皇宮有這一衛禁軍?”長孫無忌等人心里納悶,心里想著。
麟看著李二,揮揮手:“主人讓我給你送來一份大禮,預祝盛世的降臨。”
身后六個麟衛隊員將三塊三丈高的石碑抬出來,無視尉遲恭等人,將石碑立在李二前面。
“不和親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嘩”
長孫無忌等人看到石碑,不由咽了口口水,這,這……
“你主人是誰?”忍著內心的震動,長孫無忌問到。
“我主人,秦王殿下想必已經猜到了,我就不過多解釋。”沒看長孫無忌。
“秦王殿下,禮物帶到了,我等告退,期待下次見到您時,您值得讓我等大禮參拜。告辭。”
麟說完,完全無視眾人,帶隊走向黑暗。
“對了,秦王殿下,多多提防突厥的頡利,言盡于此,我可不希望要讓噬血衛那幫瘋子出來,結局太過可怕。”
黑暗中傳來麟毫無情緒的聲音。
“殿下?”
等黑暗中再也沒有聲音傳來,長孫無忌等人才回過神來。
搖搖頭,李二看向眾人:“不必多言,本王現在也不清楚。”
“那他們?”
尉遲等人看向李建成等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看好他們,本王這就進宮面見父皇。”李二搖搖頭,看向那三塊石碑。
……
太極宮,一身是血的李二帶著尉遲恭等人出現在李淵面前,當場嚇壞了李淵。
“啟稟父皇,太子和齊王起兵造反,領大軍攻伐玄武門。兒臣救駕來遲,望父皇贖罪。”李二見到李淵,當場跪下。
這是李二等人商量好的,本來是打算直接將太子和齊王直接抹掉,然后逼宮李淵。卻不曾想到出現了一個什么麟衛。
“來人,傳令禁軍,迅速捉拿太子齊王等人。”李淵氣急敗壞。
“不必了,兒臣已經將二人擒拿。”
“那好,將這兩孽子帶上來,朕要好好看看朕有什么對不起他們的,居然敢起兵造反。”
“陛下,太子齊王謀反,東宮等大批軍隊還在其他地方作戰,請陛下下令讓秦王持太子令,安撫大軍。”
尉遲恭一看,這還要得,老子等人辛辛苦苦的謀劃,不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急忙說到。
“請陛下讓秦王持太子令安撫大軍。”
眾人也不傻,這時候,計劃雖然趕不上變化,但是,必要的事還是要做的。
李淵看向裴寂等人說:“不料今天竟然會出現這種事情,你們認為應當怎么辦呢?”
蕭瑀和陳叔達說:“建成與元吉本來就沒有參與舉義兵反抗隋朝的謀略,又沒有為天下立下功勞。他們嫉妒秦王功勞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劃奸邪的陰謀。”
頓了一下:“現在,秦王已經聲討并擒拿了他們,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陛下如果能夠決定立秦王為太子,將國家大事委托于秦王,就不會再生事端了。”
李淵說:“好!這正是我素來的心愿啊。”
此時,宿衛軍和秦王府的兵馬與東宮和齊王府的親信交戰還沒有停止,尉遲恭等人再次請求李淵頒布親筆敕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的處置,李淵聽從了他的建議。
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出來宣布敕令,眾人便這樣安定下來了。李淵又下令黃門侍郎裴寂前往東宮開導原李建成麾下的諸將士。
于是,李淵看向李二,撫慰他說:“近些日子以來,我幾乎產生了投杼的疑惑。”
李二跪了下來,伏在李淵的胸前,號啕大哭良久
“來人,廢除李建成太子之位,李元吉齊王之位,貶為庶民,囚禁府邸,終生不得出府。”
“擬旨,冊封秦王李二為太子,全權處理大軍判亂之事。”
李淵不是傻子,這么直白的逼宮,他那里還不知道大概發生了什么事,朝中多數官員和李二不清不楚,在僵持不下,于國于民,亦或者是皇家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況,尉遲恭等人等人這是明顯的威脅,不立秦王為太子,我等不惜背上將罵名也要將李建成等人抹除。
……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626年7月5日),李淵立秦王李二為皇太子,又頒布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托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后再報告給朕。”
武德九年六月十六(626年7月14日),李淵將親筆詔書賜給裴寂等人說:“朕應當加上太上皇的尊號。”表達了自己要退位和內禪的想法。
武德九年六月二十九(626年7月27日),撤銷了太子李二兼任的天策上將府邸,為李二登基做準備。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626年)9月3日,李淵頒布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二,自為太上皇,仍居于大內皇宮正殿——太極殿。李二堅決推辭,李淵不許。
李淵頒布傳位制書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李二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從此開始了他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