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小子,醒醒了。”
“你誰啊?”
睡得正香的穆星辰被知道老頭子喚醒,有點傳說中的起床氣。
“老夫李綱。”
穆星辰的起床氣立馬消了,這個名字,他太熟悉了,后世戲稱“太子殺手”的李綱李文紀。腦海里瞬間找到李綱的信息。
李綱(547年—631年),字文紀,初名李瑗,隋唐時名臣,觀州蓨縣(今河北景縣)人。隋唐時期名臣。
李綱在北周時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隋文帝時,任太子洗馬,規諫太子楊勇。唐朝建立后,李綱任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負責教導太子李建成。他多次進言,卻不被李建成接受,因而郁郁不樂,提請辭職。李淵不許,并加授他為太子少保。
貞觀四年(630年),李綱再次出山,擔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備受李承乾崇重。貞觀五年(631年)逝世,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貞”。
“小子穆星辰見過老先生。”
穆星辰乖乖的低聲行禮。
以穆星辰的脾氣,不說李綱,就算是李淵他都不會給面子,原因是因為李綱和他一個老友是朋友,在他求學之路上,老友時常提起李綱。
“哦,你就是仁儉所說的那個天才?”
“老先生當面,小子不敢當,不敢當。”
“皇甫無逸這個小東西說你對律法一方面可謂是天才,老夫以為是什么不世之材,今日見你,卻是天差地別。”
皇甫無逸(?~627年),字仁儉,安定朝那(今甘肅省靈臺縣朝那鎮)人。隋唐時期大臣,并州司馬皇甫誕之子。
初以門蔭,起家員外郎。仁壽末年,其父反對漢王楊諒謀反,慘遭殺害。隋煬帝即位,念及其父忠誠殉國,冊封平輿縣侯,出任淯陽太守。隋煬帝巡視江南,遷右武衛將軍、東都留守。
隋煬帝遇害后,輔佐皇泰主楊侗。王世充弒主篡位后,歸順唐高祖李淵,授刑部尚書,冊封滑國公,遷民部尚書,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貞觀元年,得知母親病重,星夜兼程返回長安,卒于途中,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良。
皇甫無逸,是穆星辰亦師亦友的好友。二人年紀雖然相差甚大,卻也沒影響二人的結交之心。
若說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那么唐初皇甫無逸算一個。
(狄仁杰確切的來說不算,最初擔任大理寺丞,這個職位相當于今天的最高法的一個法官,只是宣判而非查案和審理。)
特別是在治理蜀中期間,所到之處每每閉門不結交賓客,左右的人不敢隨便出入,所需物品都從轄境以外買來。
曾經巡視境內,留宿民家,燈炷燃盡,主人想要續上,皇甫無逸抽出佩刀割斷帶子作為燈炷。
他的廉潔正直多像這樣,但自己過于小心謹慎,每次上表章,讀了數十遍還不放心,使者上路,追回后再三檢查才可以派遣。
由此可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執法官員,這也是穆星辰愿意同其相交的原因。
“老先生說的是,小子懶散慣了,一時難以改變。”
李綱戲謔的看著穆星辰:“都說你小子年紀輕輕受封鎮國公,更是手握重兵,誰也不放在眼里,不知你師從何人?”
穆星辰瞬間變了,聲音有些低沉:“家師有好幾位,不知老先生問的哪一位?”
“哦?”
“教授禮儀的張損之,武藝的蒙胤,六藝的文中子王通和南山先生蕭銘,琴藝的李疑,還有很多,要一一告訴老先生嗎?”
李綱有點呆了,蒙胤,是誰他不知道,李疑他有所耳聞,聽說是一位民間琴師。
至于張損之,那可是大業年間為數不多的進士。還有王通,這可是一個學問不下于自己的人啊。蕭銘,雖然已經很少出現在世人眼前,可也是名傳文壇的大儒。
這到底是個什么妖孽?居然有這些人教導?
穆星辰微微欠身后不在說話。
大唐的政府報告終于結束,接下來李二拋出今年要做的事,百官討論,確認可不可行,怎么實施等。
又是這番報告和討論,眼看我午時就要完了,還沒說完。
穆星辰揉了揉肚子,從袖子里拿出一小塊牛肉干,慢慢嚼著。這牛肉干是商行從吐蕃帶回來的,全是按照穆星辰提供的方式處理,專供穆府和穆星辰的人做為干糧吃的。
別人發沒發現李綱不知道,他可是看見了:“小子,你吃的什么東西?還有嗎?”
“好吃的,老先生要不要來一塊?”
說著,重新拿出一小塊遞給李綱。
懷著好奇心接過牛肉干,輕輕放在嘴里,尷尬了,嚼不動。可那味道是肉,也太香了,又舍不得丟。
穆星辰不用看就知道結果,但他也沒說話。
一直關注著穆星辰的程咬金看到了整個事件的全部過程。趁著李二沒有發現,偷偷的帶著蒲團來到穆星辰旁邊。
一靠近穆星辰,程咬金迫不及待的問:“小子,老子都看到了,是什么好吃的?”
黑著臉給了程咬金一塊,繼續嚼著自己嘴里的牛肉干:“喏,給你,不要說話。”
李綱嚼不動不代表程咬金嚼不動,一入口,三下五除二的就嚼碎咽下去,又看向穆星辰,意思很明確,還要。
一次性抓了一把,大概有個十來小塊遞給程老妖精,專心致志的聽幾大巨頭的報告。
“新的帝王登基,需要改年號,陛下登基已過旬月,這年號卻是沒改,臣禮部尚書請陛下更改年號,以證江山永固,國泰民安。”
對此,百官深表贊同,但給出的年號李二都不喜歡,又是一番舌槍唇戰。
“算了,等你們討論好,我估計大家都餓死了,不如就叫貞觀,取自《易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這兩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發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觀規律的,這規律就是“正”。”
穆星辰一錘定音,討論個毛啊,最后還不是這個?直接用吧,你們不餓老子都餓了。
“貞觀…”
“貞觀?”
“好,好一個天地之道,貞觀也。好,朕就這個年號了。貞觀,哈哈。”
好嘛,李二直接拍手了,這樣就定了下來年號“貞觀”。穆星辰擺擺手,坐回自己位置。
年號確定了,也就標志著會朝將要完了,接下來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了,不是誰彈劾誰,就是李二和幾個巨頭的對角戲了。
“陛下,臣有本啟奏。”
一個言官立馬找到機會,一開口穆星辰和李二傻眼了。
“臣彈劾鎮國公,手握重兵,居心不良;殿前失禮,目無王法……等十條罪狀。”
喲,是一個敬職敬業的好官啊,這特么都幾點了,不下班吃飯就為了參我一本,穆星辰很是無語。
有人開了頭,自然會有人跟風,瞬間就有人出來附議。
不光穆星辰傻了,李二也傻了,所有清楚那日渭水河畔的人都傻了。
高士廉,蕭禹,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長孫無忌幾人識趣的不去看李二,同時低下頭。
這些個傻子,這些事情誰不知道?你看三臺的大佬有誰說過?手握重兵?目無法紀?
只要穆星辰不造反,他手握重兵誰也沒有辦法拿他怎么樣,這幫想升官發財想瘋了的新晉言官,也不看看對方是誰?
大殿一時落針可聞,李二黑著臉看向他剛提拔上來的察院儉士吳文章,又看了看朝中大臣。
文官武將集體低頭不語,這事沒辦法說啊,穆星辰的大軍正在邊疆守土。說好了,得罪穆星辰,說不好,得罪李二。
兩者都不是好相與的,所以不說話是最明智的選擇。
“陛下,既然朝會已經結束,臣就告退了,臣年紀還小,這午時都過了,還沒吃飯,有點餓。”
穆星辰搖搖頭,看著李二直接將朝會結束了。
穆星辰不是不想解釋,而是沒有必要解釋,對方也不配。順手將一旁的李綱扶了起來,丟下百官直接走出大殿。
“陛下,這……”
房玄齡有些為難。
“時間不早了,退朝,有事休沐回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