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穆星辰除了看看書,什么都不能做,穆宇,蕭輕語,后來加上時常過來的李襄,成了監督穆星辰的重要人員。
穆星辰被徹底和外界隔離,所有的消息到了他這里就斷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眾人才答應他在學校招生的時候可以出長安城。
轉眼中秋節,在大唐,中秋節叫端正月,這個時候,文人墨客出門賞月吟詩。
在大唐,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唐代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節日。
賞月之余,品嘗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
武德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
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
當時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供品一應俱全,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李二在芙蓉園設宴款待百官,作為尚書令和鎮國公的穆星辰也在宴請之列。
好說歹說,早就逼瘋了的穆星辰才得以出門參加這次的芙蓉園賞月宴會。
收拾打扮一下,一身白衣的穆星辰在蕭輕語的陪同下前往芙蓉園。破軍等人隨行。
芙蓉園也叫芙蓉苑,是隋朝和唐朝的皇家禁苑,位于曲江池南岸,緊靠長安城外郭城,周圍筑有高高的圍墻。園占地三十頃,周回十七里。
芙蓉園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時。
秦時,利用曲江地區原隰相間,山水景致優美的自然特點,秦王朝在此開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遷入新都。隋文帝惡其曲,覺得不吉利,遂擬更曲江為“芙蓉園”。
經過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園林的性質出現在歷史舞臺,而且得到了一個新的名稱----芙蓉園。
同時它與首都大興城緊密相連,其池下游流入城內,是城東南各坊用水來源之一。
隋煬帝時代,黃袞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種水飾,臣君做飲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飲,把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宮苑之中,給曲江勝跡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隋朝芙蓉園的基礎上,唐代擴大了曲江園林的建設規模和文化內涵,除在芙蓉園總修紫云樓、彩霞亭、涼堂與蓬萊山之外,又開鑿了大型水利工程黃渠,以擴大芙蓉池與曲江池水面,這里成為皇族、僧侶、平民匯聚盛游之地。
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游登高等在中國古代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生在這里,唐時的曲江性質大變,成為首都長安城唯一的公共園林。
芙蓉園殊有“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之稱,能與之匹配的也就后世的圓明園之類的皇家園林了。
穆星辰來到芙蓉園時,天已經黑了,為了賞月盛世,李二特意解除宵禁一夜。所以長安城格外熱鬧。
芙蓉園內,文武百官早就到了,正三兩成群的交談。
穆星辰旁邊跟著蕭輕語,開始穆星辰還以為就他一個人帶女眷,誰知道到了一看,帶女眷的不在少數。
李襄很快找來帶著蕭輕語離開了,穆星辰難得的有點自由空間,獨自一人坐在一邊,看著眼前杯影交錯的大唐官員。
李二作為帝國的老大,譜擺的不是一般大,眾人等了好久他才來。倒是一旁的長孫打扮得讓人眼前一亮。
雍容華貴,母儀天下說的不正是現在的長孫嗎?
眾人行禮后,長孫向李二告退,去了女眷那邊。
今夜的李二倒是沒有擺架子,示意大家隨意后,就坐在高處看著一切。
隨著時間推移,夜空中的明月越來越大,越來越圓。這場賞月宴會也進入正題。
孔穎達接到李二的口諭,負責主持今晚的賞月活動。
老頭子先是感謝了一下李二的仁義等等,然后才回到主題,既然是賞月,怎么可能少了吟詩作對?
今晚的活動分為詩詞歌賦四個環節。先是詩,在座的文武百官皆可以參加。
每人的桌上都備有筆墨紙硯,以方便大家使用。
文官豪情壯志,誓言寫出曠世之作。武將愁眉苦臉,如坐針氈。
穆星辰難得有自由空間,但一想到北疆戰死的兄弟們,又有點傷感。
算了,既然是來參加宴會的,給這幫大佬露一手吧,雖然不是自己作的,但腦海里可不止唐詩三百首。
提起筆,旁邊伺候的宮女便懂事的開始磨墨。
穆星辰想了想,揮筆寫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寫完,提起酒壺,一口灌下。
很快,所有人寫完,宮女將所有詩收好,送到李二年前,孔穎達,李綱,虞世南等幾位當世大儒急忙拿過去評判。
穆星辰寫的是王昌齡的《出塞》,這是他涵念兄弟們如衛青一般,出征突厥為自己報仇,來回奔波,卻馬革裹尸的英勇赴死精神。
詩是好詩,作為傳唱千年的詩,無論是意境還是表達的情懷,都是無可挑剔的,但除了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所有的都和這次的端正月賞月無關。
接下來就是詞了,孔老頭宣布開始后,底下又是一片奮筆疾書。
穆星辰已經昏昏欲睡了,李二的御酒雖然度數不高,但對于穆星辰現在的心情來說,酒不醉人人自醉。
見到穆星辰再次提筆,宮女將紙鋪好,立在一旁靜靜等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穆星辰寫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便坐下繼續喝酒。
把酒灑在地上,穆星辰喃喃自語:
“兄弟們,我穆星辰此生有你們,無憾。若有來世,我們在做兄弟。”
這次穆星辰的詞拔的頭籌,李二特意賜下美酒。穆星辰卻頭也不抬的一口喝下。
“取琴來。”
穆星辰大喊一聲。
宮女看向李二,李二點點頭。
一架琴放在穆星辰前面,穆星辰偏偏倒到的坐好,手指撫琴。
邊彈邊唱,將剛才寫下的明月幾時有唱出來。
聲音沙啞,加上悲傷的情緒,瞬間感染在座的所有武將,北疆戰事的奏報,他們多數都看過了,就算沒看過的,也聽朋友說了。
穆星辰唱完,不知道是誰開的頭,武將一邊所有人學著星辰樓伙計的口音,唱出早就火遍長安的《精忠報國》。
聲勢滔天,將昏昏沉沉的穆星辰驚醒,見到程老妖精正看著自己,穆星辰點點頭,撫琴,彈出《精忠報國》的伴奏。
因為穆星辰的突然發作,歌著一環節就算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賦了。為了減輕百官壓力,李二特許不用以月為題,大家自由發揮。
前世穆星辰知道的賦不多,背下來的也就很少,但有一篇他早就滾瓜爛熟了。既然李二不限題材,剛好可以拿出來用,畢竟杜牧還有一百多年才出生呢。
不錯,就是曠世奇文《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

邪王府
二合一,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