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千金謀勢

第二十章 樂極生悲

千金謀勢 李恕恕 3341 2020-08-23 23:05:13

  距離京都千里之外的平州,與朔方的奚州接壤,這里如同承州一樣,也有一位大將軍率軍駐扎于此,負責平州及附近十數個州府的邊防軍事。

  平州有一支與承平軍差不多的戍邊軍隊,叫平遠軍,這只軍隊的統帥,是三個月前因為康寧公主的舉薦才到這里來的。

  他叫董重,原本是京都北城守衛大將軍。

  董重五十歲上下年紀,體格高大,深目隆鼻,他此時看著手中的來信,臉色極為難看。

  董重身旁之人,與他一般年紀,目若朗星,眉若臥蠶,他是董重的幕僚多聞。

  多聞見狀,問道:“將軍,可有不妥?”

  董重道:“公主說陛下有意柳弗慍接任兵部尚書,讓我盡快回京都。”

  多聞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柳弗慍是誰,疑惑道:“柳弗慍,承平大將軍,他不是在承州嗎,兵部尚書之位怎么會落到他的頭上?”

  “沒聽說京都哪個人物跟承州有關系的,是太子的人嗎?”

  董重把信遞給多聞,嘆道:“不是太子的人,太子聽到消息以后,也進宮探了虛實,他是押送盛金進京都的時候被陛下看上了。”

  “唉~我們這么久的謀劃算是白費了,我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更上一步,只怕是不可能了。”

  他在京都之時原本是四位守城將軍之一,可謂位高權重,之所以來這平州偏僻之地,是為了從四位守城將軍之中脫穎而出,得到兵部尚書的位子。

  他不遠千里來到平州,勤勤懇懇地布置邊防,鎮壓四處流竄作亂的朔方暴民。

  本以為只要在這里待上幾個月,賺個苦勞的名聲,再回京都之時,兵部尚書之位必定手到擒來。

  誰知竟然被一個邊關將領截了胡,那他在平州的這幾個月豈不是一場笑話?

  董重心中悵然若失,想著還是早點處理好平州的交接事宜,以免兵部尚書之位沒撈著,倒把北城的差事給弄丟了。

  誰知多聞凝竟然幽幽地道:“那也不一定,柳弗慍如今只是領了兵部尚書之銜,陛下要他平定朔方立下功勞之后,才令他掌管兵部。”

  “可若是朔方出了亂子呢?”

  小半年以后,柳弗慍不負眾望,他帶領使臣團安撫了朔方王室,并且招撫了以費威為首的朔方三王。

  柳弗慍以皇帝的名義冊封他們郡王爵位,與盛金的兒子盛德共同治理朔方。

  從此朔方全面歸附南唐,并且結束為期三年的內戰。

  柳弗慍帶領使臣團和朔方三王的嫡長子回了南唐,他們人還沒有到,消息就已經傳回了京都。

  皇帝心情很好的召集兒子們和康寧公主在御花園賞花作畫,此時春意盎然,鳥語花香,一陣輕風吹來,片片花瓣在空中盤旋著落下,別有一番韻味。

  皇帝共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李復書是太子;二兒子李復禮,二十四歲,封為良王;三兒子李復政,年方十八,封為恭王。

  李復禮與李復政共掌左右羽林軍,負責宮城戍衛。

  至于皇帝的四兒子,還在襁褓之中,皇帝想著他還不懂得欣賞這園中的美景,便沒有召他來。

  所以此時與皇帝一同在御花園賞景的是康寧公主和皇帝的三個兒子。

  皇帝一邊作畫,一邊與他們說笑:“自古人生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閑。如今柳弗慍平定了朔方內亂,南唐邊境安穩,朕才能安心的與你們在這里賞春作畫呀。”

  “這個柳弗慍,果然是棟梁之才,朕沒有看錯他。讓中書省準備準備,柳弗慍一回來,就讓他接管兵部,并且拜他為相。”

  康寧公主笑著攔道:“柳弗慍此次回京都還帶著朔方三王的嫡長子,路上走得慢,還要十來天才能到呢,陛下何必如此著急?”

  皇帝道:“說得也是,等他回來了再議也不遲。”

  李復書正要為柳弗慍說話,把他接管兵部的事情敲定下來。

  這時侍衛來報:平州有八百里加急軍情,朔方諸王謀反,董重請求朝廷派兵馳援。

  “啪”的一聲畫筆落下,滿幅春色被幾團墨色破壞殆盡。

  皇帝慌忙從侍衛手中搶過奏折翻看,不敢相信地道:“朔方諸王剛受了冊封,怎么就反了呢?”

  康寧公主在一旁道:“這個柳弗慍是怎么回事?剛上了折子說已經平定朔方內亂,南唐邊境再無戰事,還沒幾天朔方就反了。”

  “他辦事也太不靠譜了些,就這樣怎么能勝任兵部尚書之位?”

  皇帝聽康寧公主這么一說,也覺得朔方諸王謀反是因為柳弗慍辦事不利:“是啊,柳......”

  李復書聽得此事牽扯到柳弗慍,忙出言打斷:“陛下,朔方諸王向來相互征伐,力圖各自保全,說他們一起謀反,實在匪夷所思,或許另有緣由。”

  皇帝把奏折遞到他跟前,急道:“哪有什么緣由,這這這......你看看,費威圖謀平州,朔方諸王頻繁調動兵力,這還不是謀反是什么?”

  李復書接過奏折,細看之后,臉色稍霽:“陛下,謀反的不是費威,是他的弟弟費寬。”

  “董重殺了費寬,占領了奚州,朔方諸王驚懼,調動兵力加強邊防,這也是常理。”

  康寧公主反駁道:“費寬是費威的弟弟,費寬造反,與費威何異?”

  李復書道:“若是費威蓄意謀反,必定兵力裝備齊全,他應該趁此機會攻打平州,殺了董重。”

  “一來擴充疆土,二來給費寬報仇才是,怎么會只是加強了領地防衛?”

  康寧公主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如今朔方四分五裂,費威若是派兵攻打平州,領地兵力空虛,朔方諸王定會乘虛而入,到時候他自保還來不及,又怎么會派兵攻打平州呢?”

  李復書知道康寧公子就是要把費寬謀反的事情放大,以此誣陷柳弗慍辦事不利,趁機奪取兵部尚書的位子。

  但她的種種猜測看似有理,其實破綻百出。

  李復書道:“正是因為他自保都來不及,又怎么會圖謀平州呢?”

  “費威若是有野心,也應該先吞并其他諸王的領地,壯大實力,而不是一開始就招惹實力強大的南唐。”

  “如今朔方諸王一起謀反,更是蹊蹺。”

  康寧公主的話被李復書駁了回去,她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誣陷柳弗慍,便開始耍賴:“不管什么緣由,費寬謀反是事實!”

  “說起來都是柳弗慍辦事不力,說什么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平定朔方,卻連那些人在圖謀南唐的城池都不知道。”

  她對皇帝道:“陛下,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柳弗慍根本不足以勝任兵部尚書,這次若不是董重機警,恐怕平州早已經被朔方攻占了。”

  “請陛下速速派兵助董重平定朔方,以彰顯南唐大國威名。”

  康寧公主不管朔方諸王謀反之事究竟有何蹊蹺,她只知道這是一個把柳弗慍從兵部尚書之位給拉下來的絕好時機。

  朔方的事情鬧得越大,柳弗慍的罪責也就越大,所以她極力促使皇帝派兵攻打朔方,并且不忘記給董重立功的機會。

  李復書自然不會讓康寧公主得逞,無論于公于私,他都不能讓南唐與朔方的爭端擴大。

  他與皇帝道:“陛下,大軍西征,勞民傷財,絕不可草率行事。”

  “此時我們要做的是將朔方諸王分而化之,逐個擊破,而不是大軍壓境,給他們理由聯手對抗南唐。”

  康寧公主冷笑:“柳弗慍之前就說什么分而化之,結果怎么樣?朔方人桀驁不馴,竟然罔顧陛下恩澤,圖謀南唐城池。”

  “我看陛下不如就借費寬謀反之事連坐費威,攻打朔方!”

  李復書道:“費寬謀反之事絕不能牽扯到費威,如此才有轉圜的余地。不然朔方諸王人人自危,到時候他們聯合起來對抗南唐,再想收服朔方就難了。”

  康寧公主和李復書一個主攻,一個主和,兩個人相持不下,都等待著皇帝做決定。

  但是康寧公主忘了,皇帝向來不喜歡麻煩,大軍西征無疑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皇帝懨懨地道:“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吧,但若不派兵攻打朔方,此事該如何解決呢?”

  李復書忙道:“還是要派人去安撫。”

  二皇子李復禮站出來道:“柳弗慍剛從朔方回來,還沒到京都,朔方就出了事,若是再要派人去安撫,身份若是不夠,只怕不能讓人信服。”

  “臣請旨出使朔方,安撫朔方諸王!”

  皇帝立馬心疼道:“哎喲,不行!若是他們真的起了謀反之心,再把你扣留在那里怎么辦?不行不行!讓別人去!”

  在皇帝心里,什么朔方、朔圓的,都比不過他的這幾個兒子重要,如今南唐與朔方邊境戰亂,他怎么能讓李復禮去朔方呢?

  當然應該讓別人去。

  只不過皇帝口中的“別人”,無非是南唐的公卿大臣們,若是他們知道自己在皇帝的眼里就是用來推出去送死的,大概要氣得吐血了。

  李復禮心知皇帝舍不得他,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無奈。他耐著性子勸皇帝:“朔方諸王如今已經是驚弓之鳥,稍有不慎,戰事便一觸即發。”

  “若是派其他人去,恐怕他們不能相信南唐善待朔方諸王的誠意,沒有比臣去更能讓他們放心的了。”

  “再說這次柳弗慍把他們的嫡長子都帶來了南唐,過幾日就能到京都了,若是出了什么事您再拿他們去換我不就行啦?”

  “何況我此行不一定會出事,若是能夠就此免去兩國戰事,還南唐西境安寧,便是天大的功勞一件。陛下,您就不要再阻攔啦!”

  皇帝卻仍是不同意:“他們這些人加起來都比不上你一根頭發絲兒,不換不換!”

  皇帝胡攪蠻纏的就是不讓李復禮出使朔方,李復禮怎么勸他都不同意,兩個人僵持不下。

  這個時候康寧公主突然出聲了,她道:“我看還是太子去最合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松滋市| 花莲市| 武穴市| 门源| 贵南县| 高碑店市| 博野县| 台北县| 洛浦县| 新河县| 滦南县| 克什克腾旗| 南丰县| 舞钢市| 靖西县| 尚志市| 棋牌| 瓦房店市| 昭觉县| 台东县| 达孜县| 遵义市| 菏泽市| 自贡市| 锡林浩特市| 山丹县| 古蔺县| 疏勒县| 拉萨市| 塔城市| 武胜县| 屏山县| 绵阳市| 南宁市| 万盛区| 漳浦县| 江永县| 宁波市| 新民市|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