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紫菀畫完,眾人準備下山了,不過已經臨近中午了,看來都江堰只能明天再去了,現在是將上山的路逛一遍而已,回去的時候再乘坐纜車。
與別人的不同,他們是準備下山,但是這樣也別有樂趣。
而且攤販也是特別的多,這一個平臺當做大家的休息點。
“瞧一瞧,看一看,新鮮的本地西瓜,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菠菜賤賣,菠菜賤賣。”
“窩窩頭,一塊錢四個,嘿嘿。”
……
杜衡有些好奇的問著旁邊的人。“青城山也能種出西瓜了嗎?這邊太潮濕了吧。”
“沒辦法,有人買就行。”王星燁很是大方的人買了一些水果。
雖然杜衡百般拒絕,但還是選擇無奈的收下了,星燁是各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到下山后再還錢就行,看樣子送禮的格外卑微,整得大家是哭笑不得。
不過在這里吃著水果,俯瞰整個青城山的幽靜,回頭仰望著老君閣,四周的樹木郁郁蔥蔥,環境宜人,真是舒服極了。
一邊吃著水果,一邊欣賞著風景,不知不覺走到了九道拐。
山路蜿蜒曲折,從平石板到土地嶺,溝壑縱橫,峰回路轉,讓人目不暇接,這彎彎曲曲的山路,帶領著眾人的走進了這畫中世界,那連綿起伏的群山,蒼翠欲滴。
“青城天下幽”如果不仔細體驗山路環繞的曲折,你便不懂得艱辛;如果不探索風巒交錯的秀麗,人生便少了份色彩;如果不發現山泉的流淌,旅行便缺少了驚喜。
林木蒼翠的蔭庇,道觀亭閣的古樸,青城悠久的文化,這大概就是杜甫筆下,“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意境。
紫菀這行人也走累了,少女也不管雪白的裙子,直接坐在青石板上拿出畫板,開始繪畫著這片神奇寧靜的山脈。
來往的行人大多三五成群,偶爾有個別獨行,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雖然萍水相逢,卻互相探詢加以鼓勵,看起來很疲勞,但精神還依舊向往著山頂。
小憩后堅持不懈攀爬,大概是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風景與氣概吸引吧,也堅定了眾人前進的步伐。
姜南星說:“這天氣真是越來越熱了,連著山中都難逃這樣的氣候。”
杜衡皮了一下,“可能是在家空調吹多了不適應吧。”
姜南星抱著手臂說:“我可沒那么嬌慣,俺只是擔心大小姐的身體,三九伏天頂著烈日練功,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沒有事兒,咱們繼續下山吧。”
紫菀畫好了畫,眾人也休息好了,當大家繼續準備下山的時候。
前方傳來了一陣奇怪的“篤、篤”敲擊聲節奏非常的緩慢,又像是僧人敲打著木魚那么清晰。
從前方樓梯的下層探出了一個人影,誰的聲音越來越近,身體越加清晰。
那是位瘦干的老人,身上背著一堆高出半個身子的貨物,埋著頭,雙手握著粗大的竹竿,沿著臺階一步一步的向眾人走來,步伐非常的穩健。
每當他上臺階時,都會把拐杖往上層的臺階一放,撐著背負重物的自己上去,剛才的聲音正是從他的拐杖上發出的。
老人看上去古稀之年,身高只有1米6左右,剃著光頭,胡茬略顯灰白,五官清晰,臉頰削瘦,褶子明顯,袒露著上半身,沒有脂肪的腹部下肋骨隱約可見。
下身穿著一件灰色的長褲,膝蓋口有幾個破洞,估摸著可能是倒地擦破的,褲管卷著露出小腿,腿上的肌肉清晰鼓起,皮膚下的靜脈十分明顯。
身后的大行簍裝滿了東西,在上面還堆著一些雜七雜八的貨物,看上去十分沉重,大概有百十來斤了,真是讓人不免為老人感到擔心。
同時眾人也感到了震驚,他們這些出來玩兒,身上的負重也沒超過5斤,沒想到一個弱不禁風的老人,背著百斤重的東西從山下走上來,步伐如此穩健。
老人剛好停下來,依靠著背后貨架的支架停在原地休息,拿出身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水,從腰間拿出一個裝著茶葉的水壺,咕嚕咕嚕的喝了起來。
紫菀破天荒的跟陌生人開口了。“老爺爺,我能幫你畫張畫像嗎?不耽擱時間,只需要個草圖就行。”
老人只是搖了搖頭,姜南星見這個老人竟敢拒絕大小姐的要求,表情露出不滿。
直接沖著老人喊道:“大爺我再給你500塊,應該頂過你兩天了,干不干吧?”
老人只是輕輕一笑,自顧自的休息起來,靜靜的享受著山風,根本沒有搭理眾人,然后又繼續向山上前進。
“你……”姜南星表情十分嚇人。
王星燁默默看著那個老人遠去的身影,說道:
“算了,他是專門為道觀背蔬菜和日常用品的背夫,背一趟也就幾十塊錢,一天差不多三四趟,現在已經背了50多年了吧,這些都是聽我師傅講的。”
眾人不由肅然起敬,背這么多貨,上山一趟才幾十塊錢,卻完全不為這500塊錢而動心,只是單純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或許這就是山中自野人,心中有規矩吧。
紫菀很開心,僅僅只是一撇,印象如此深刻,便動起筆開始在畫板上進行素描,一個老人艱辛的走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中,動作形態十分惟妙惟肖。
杜衡看著畫像不由得感嘆:“也許這樣的堅持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吧,整整50年只是干的這個工作,不為其他所吸引,雖然不懂道觀深奧的經文,但卻擁有了常人難得的道心,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吧。”
青黛被這種精神感動,“沒錯,如果一個人不管對愛情還是事業都能十分的專注,想必一定能取得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