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之發了一陣呆,直到腹中藥汁在滋養著他的五臟六腑,沁潤經脈時,才趕緊起來盤坐練功。
按照柳若蕓的說法,他很快就能筑基。那就是直接跳過修煉者最初的三個境界:煉體、煉氣、煉虛。
之前碎丹,在葫蘆鎮修煉的時候也是如此,三煉同修,有時候就是那么不講道理。
煉體,其實就是凡俗武夫口中的外煉筋骨皮,煉氣,就是內煉一口氣,煉虛,旨在調和人體陰陽,引導出自身小天地的靈氣。
當體內靈氣到達一個絕對均衡的程度,就稱之為筑基。
從此之后,就是修仙得道證長生的漫漫路了。
世間萬千修煉者,這條路能走多遠,最終又有幾人能站在山巔,甚至是破開天門,踏足仙庭,誰也說不清楚。
不知道過了多久,楊牧之睜開眼時,仿佛找到了那種久違了的熟悉感。
他知道,自己這命途多舛的修煉之路,又可以揚帆遠航了。
想起明天可可那瘋丫頭就會出來帶他發瘋,楊牧之就一骨碌爬起來,趁這個空閑多去藏書堂看看書吧。
那瘋丫頭出來了,只怕是看書聽講什么的,就都做不成了。
楊牧之看書不可謂不快,一本書別人需要分幾天來看,他往往只是隨意的幾個翻動間,就看完了一本書。
自然沒有人認為他是在認真看書。
然而他卻總是一副認認真真的樣子,即便從書架上小心拿書下來,看完后再輕輕放回原位,放在哪兩本書之間,這個順序都不弄會錯絲毫。
旁邊有個身影盯著他望了片刻,終于盈盈走了過來。
“楊……牛文,之前的事,對不起啊!”是一個女子嬌柔的聲音。
楊牧之抬頭一看,居然又是那個身段豐滿的鳳嬌。
她手里捧著一本書,身段裊娜站在他面前,那張好看的臉上滿是歉意。
楊牧之點了點頭,就算是打招呼了,眼下那個什么硬話粥的藥效還沒有完全消散,可不敢隨便說話。
見他手中捧著一本厚厚的《飲膳正要》躲去了一旁,鳳嬌抿起嘴角,微微一笑。
“這個白頭發的呆愣家伙,也蠻可愛的嘛!”
楊牧之躲到一個沒有人會注意的角落,心想等這硬話粥的藥效消散了,還真有必要再次去拜訪一下韓正才行。
他是紅林最年輕的玄丹師,不知道對制藥和煉丹的微妙聯系有沒有什么獨到的見解?
在楊牧之靜下心來,快要看完手里的《飲膳正要》時,他察覺到了書頁中有一絲細微難察的靈氣波動。
他此時的靈力還很微弱,神識也比常人強不了多少,但他天性與書親近,還是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那絲靈氣波動的緣由。
“好像是……蠹魚?”
蠹魚,又稱書蟲、書魚,是一種喜歡潛伏在書籍中,以文字為食的古怪小蟲,它們的生命頑強而又久遠。
關于蠹魚食字,《傷唐衢》有載:今日開篋看,蠹魚損文字。
楊牧之不動聲色的將手里的書仔細翻閱了一遍,果不其然發現其中有好幾處都少了一個文字。
不是“神”,就是“仙”字。
《酉陽雜俎》里有證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
就是說,書中的蠹魚但凡三次吃到“神仙”二字,就會成為脈望,遇見脈望的人,則能成仙。
雖然世人大多當作一則傳說來看,但楊牧之此時親見,加上大道感應,便多留了個心思。
依賴自己與書本的天性相親,楊牧之翻到一頁,用手指輕輕按住,指下是一根黑色頭發,盤成四個圈。
若是旁人必定當做一根頭發撣掉,不過也許不是身具大氣運之人,也未必能見到它。
楊牧之微微一笑,拈起那一絲頭發放到眼前,這便是脈望?
正想著要如何處置它時,那絲頭發自己伸直了身子,竟然還會以一種類似心聲的方法與人類交流。
“臭小子!你能發現我,算你狗屎運氣好。”
楊牧之瞪著手指中的那根頭發,疑惑道:“是你與我說話?”
“不是爺爺我,還會是誰?”
楊牧之也不說話,彎曲手指彈了一下那根頭發,讓它在風中左右凌亂搖擺。
“喂!君子動嘴不動手,你差點把爺……不是,老哥我的腰都差點被你彈斷了?!?p> 楊牧之笑道:“說吧,你想我怎么處置你?”
若是旁人朝這個角落看來,見他手里捏著一根頭發,癡癡望著傻笑,還要以為他腦袋不正常了。
那頭發認慫道:“我叫脈望,既然老弟你抓到了我,也算我哥倆有緣,不如我們就結拜為兄弟吧,咋樣?”
楊牧之想了一想,問道:“我同你結拜兄弟,于我有何好處?”
“唉呀!你是真的笨么?你這么喜歡看醫書,而這里的書我全部看過了,有什么不懂的,盡管問我就好了,省的你翻書無聊啊!”
楊牧之心動了,點頭問道:“所以你……是一條看過兩萬多部醫書的蟲子?”
“蟲子?這是什么話?我脈望好歹也是一條……只?個?嗯!我是一個神仙呃!”
見楊牧之沒有意料之中的欣喜若狂,脈望又拋出了一記誘餌:
“除了醫書,以后你想看其他什么書,都可以讓我先看,什么文學書、山水故事、江湖演義、春宮圖、房中秘術等等,都可以的啊,我看過之后,再一字不差的……”
楊牧之打斷了它,“好吧!那些亂七八糟的書你還是少看點,你說說,我該怎么帶著你在身邊?”
“將我藏在你頭發里,也可以放到一本書里,都可以?!泵}望一看有戲,趕緊老老實實回答。
楊牧之半信半疑:“你不會逃跑?”
脈望不高興了,語調有些怒意:“什么話嘛!你我哥倆既然相遇,就是一段緣分,我逃跑作甚?”
其實這個老家伙,有點小心思沒有說出來,所謂的蠹魚三食神仙字,化作脈望,可成仙。
是指遇見脈望的人會成仙,并不是脈望它自己。
因此他想與楊牧之這個“主人”打好關系,希望他日主人榮登仙界之時,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眼下的這個老家伙說自己是神仙,不完全正確。
不過脈望的正常壽命,也不是按幾千年來算的,像這個家伙,那是活了上萬年的貨了,所以它說自己是神仙,也沒有完全錯。
脈望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那就是捏住它的兩頭,輕輕一拉,頭發絲一般的家伙身體里能拉出一升多的“口水”來。
據說凡夫俗子服用它的口水后,出口即成錦繡文章,亦能脫胎換骨,可登仙界。
若是在星輝之夜,以它的口水祭拜當天中星,星使會立刻降臨,便可向星使求得仙家丹方。
這一茬沒有自己爆料出來,或許是脈望這老家伙不舍得它那萬多年的口水吧!
楊牧之身上沒有帶著書籍,只能將這一根頭發夾在自己白發之間。
“不會梳頭洗頭的時候掉了吧?”
脈望不悅道:“我是神仙哎,會這樣輕易就弄丟自己?”
楊牧之合上書本,問道:“你喜好咬文嚼字,我可沒有那么多書給你吃?”
脈望嗤笑道:“到了我這個年歲,尋常的文字哪里會去啃?老哥我只吃神仙二字罷了?!?p> “再者你們特意拿來給我食用的文字,吃了也沒有效果,于其這樣,不如空著肚子,反正老哥我也餓了幾千年了。”
楊牧之沒有拆穿它,“之所以不吃其他文字,你那是餓了幾千年了嗎?你只是舍不得摻雜了腹中的精純口水罷了!”
他會心一笑,心中暗道:“等我恢復修為,就取你的口水來,向星使求一兩個仙界丹方……”
脈望雖然不能感知楊牧之心中所想,但那份陰寒之意,多少還是能感應到幾分。
活了上萬年的老家伙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才一睜眼,就落入虎口了?
……
既然得了這等好寶貝,楊牧之就不再看那些醫書了。
到時候碰到不熟悉的藥材,隨時以心念來詢問這個家伙就好了。
看看天色還早,楊牧之就沒有返回木屋。他沿著一條崎嶇山路,爬上了紅林山脈的最高處。
站在山巔,眺望遠方,一片藍色的浩瀚海洋之中,只覺自己渺小得如一粒塵埃。
楊牧之從咫尺指環中取出那枚黝黑簪子,指腹輕輕摩挲著那八個娟秀小楷。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楊牧之抬腳移于山巔崖邊,腳下紅林中隱約可見忙碌的年輕學徒;淺海灘涂上有勤奮的人們在趕著摻雜了家鴨的海鴨群;不遠處的海面上,有來回的漁船。
炊煙裊裊,楊牧之曬然一笑。
歷經此次生死磨難,我的修行之路,就從這里開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心中篤定的那個信念,始終不曾變遷。
煉體、煉氣、煉虛、筑基、凝元、金丹、元嬰。
世人都說一步一個腳印,難嗎?
難!也不難!
我楊牧之一步,三個腳印。
紅日漸漸西沉,一道殘紅鋪滿碧藍海面。在楊牧之心底,卻升起一輪紅日。
筑基境,無聲無息,悄然而至。
楊牧之將手中的簪子小心放回手指上戴者的白色指環中,在那里面,有一件許久不曾看過一眼的事物。
白色的狐貍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