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童年應該都有歡聲笑語,但是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還是有區別。有些東西本不該屬于自己,卻還是極其奢望。比如母愛,父愛,親情,友情,愛情。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時候生活所迫,必須丟下一些東西,一旦丟下了,就撿不回來了。
這一天,龍青松聽爺爺奶奶說媽媽病了,他們沒有給他說是什么病。媽媽在家里只呆了很短的一段時間,那時候家里很熱鬧,每隔幾天就要做神福。神福是這個地方的一直儀式,有專門的的人來做,敲敲打打。做神福的叫做先生,做神福要畫符紙,敲鐺鐺也就是敲鑼打鼓,還要殺雞等等。根據目的的不同需要的東西也不一樣。那時候還有點迷信,一有什么病就想是鬼上身,做個神福就好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個,但是媽媽并沒有好。
媽媽回來的這段日子里,記得龍青松,記得龍丹,但是記不住其他人。后來龍青松才知道這是什么病,也造成了龍青松以后很少早外面提起他的媽媽,基本上絕口不提。這不是一種好現象,現在想想也無可厚非。
這確實是不適合在人前說,也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吧,這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確實是難以啟齒的。
龍青松和龍丹還沒一意識到有一樣重要的東西即將離他們而去,畢竟那時候還小啊!缺少這個東西間接讓他們兄妹內向,造成了兄妹的缺少交流,不善言語,后遺癥三言兩語難以說盡,在后面的故事中會一一闡述。
至于媽媽得的是什么病,在這里我就不說了,畢竟那個時候龍青松還不知道。故事還在繼續,龍青松的童年開始在這里開始出現了轉折,心理上的轉折。那個時候龍青松和龍丹開始只記得爺爺奶奶不記得爸爸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