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哪里聽他的解釋,當下簇擁著他來到畫幅的正面,七嘴八舌地請教開來。
這邊楊老師同老張聊了一會兒。李薇薇拿出了學生們的實習記錄,又帶著楊老師、袁樂去看了大家的實習階段性成果。
這里共有七名學生,工作任務各不相同,每個人都能獨立挑起一攤。負責導游的同學為導游機器人更新了更加生動活潑的解說詞,還升級了系統功能;負責園藝栽培的同學帶領工人進行立體化種植,有效地利用園區土地,極大地增強了景觀效果;負責病蟲害的同學準確預測了某種病蟲害的爆發時間并及時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控制住了病蟲害的發生……
至于那幅畫兒,是七名學生的共同勞動成果。
因為當初開《山水畫》這門課時,只有80個學時。
且大多數學生都是零基礎,從勾勒、皴、擦、點染等基本技學起,然后一石一樹、一山一水地練習,到能畫出簡單的水墨山水畫已用了一多半課時,所以,劉老師只教到淺絳山水。
但即使這樣,學生們的技法掌握得還是不過關。所以他們就果斷地采取了這種如同畫行畫似的分工合作的方式,每個人各顯其能、各逞所長,取長補短,共同繪制這張畫卷。
比如王天成負責畫山,李薇薇專門畫水,王浩專司畫樹,楊晨主管畫建筑……
小劉老師對這幅未完成的山水畫也是給了很高的評價,他沒想到兩年之前只是做為考查課而教授的這門《山水畫》這么受學生們歡迎,而且兩年過去了,學生們不僅沒忘記那些技法,而且還能夠有所發揮。
對學生們大加贊揚之后,小劉老師趁機提出《山水畫》應該加點課時的要求。
楊老師高興之余,也毫不含糊,大手一揮,“行,回去你寫個報告,咱們申請從下學期開始,至少再加它四十節課。”
看完了學生們的實習記錄,并參照實習階段性成果,楊老師帶著袁樂、小劉老師依次給七名學生打了分。
當然,分數都不低。
三位教師要走時,大家都依依不舍的。
直升機升空后……
楊老師湊過來,神秘兮兮的問:“怎么?現在又開始護著學弟了?”
“那當然。我上學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他了,那可是親學弟呀。!”
“噢?那就好,那就好!”楊老師靠了回去,又開始閉目養神。袁樂。看看他,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這老頭兒什么意思呀?想不明白,便不以為然地甩了甩頭,無所謂地看向舷窗外。
五點整,直升機降落到學校。
袁樂跟在楊老師后面,剛從直升機上下來,就見李一楠遠遠地走過來。
袁樂用手捋了捋鬢角,然后雙手插兜,擺出一幅酷酷的姿勢,面向李一楠正欲跨步。卻見剛從駕駛艙下來的小劉老師邁著小碎步急急地迎了過去。
袁樂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只見李一楠面對迎過去的小劉老師莞爾一笑,繼而挽住他的臂膀,溫柔地說:“走吧,接孩子去。”
兩人親昵地說笑著,手牽手地走了。
袁樂當即石化在現場。人看上去呆若木雞,但他的心中卻在狂喊:“劉義壽,你這個不仁不義的獸!你竟然……你竟敢……你,你什么時候把老子的女朋友翹走了?”
“怎么,心里還放不下呢?人家孩子可都三歲了。”楊老師在一旁淡淡地說。
見袁樂還在那里呆立不動,楊老師不禁幽幽地嘆了口氣,“你呀,就別耽擱了,趕緊找個合適的,成家立業吧。”

春將盡
12年之后,社會科技發展勢頭強大,當年腦洞大開,以為用不了十年,飛機能普及,即使做不到家用化,至少各個單位會以飛機取代公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