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最強歷史王之夢回晚清

第十八章 目標上海(二)

最強歷史王之夢回晚清 小小文科生 3193 2020-09-26 12:00:00

  曾國藩看趙慶之一言不發的樣子,心想火候已到,是時候拋出計劃了,于是開口說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了。”

  “哦?什么辦法?請大帥賜教。”趙慶之心想這老家伙居然還留了一手,八成又是在套路自己,便只好順坡下驢說道。

  “你知道海關總稅務司嗎?”曾國藩問道。

  “海關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趙慶之如實答道。

  在穿越過來之前,趙慶之,也就是薛文遠,在機場做地勤的時候,經常聽空乘們談論海關小哥哥如何帥,海關制服如何威武等等。

  只不過海關監管的是國際航班,而薛文遠做的是國內航班地勤,所以與海關交集不多,對海關只知道一點皮毛,并不是很了解。

  思緒回到曾國藩這里。曾國藩對于趙慶之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因為大清海關作為相對獨立的存在,一般人確實對它不了解。

  “輔山,你不了解也正常,因為這幾年你并沒有管理過財務這方面。如果你經常跟錢打交道,就知道海關對于大清來說是多么重要了。”曾國藩語重心長的說道。

  “哦?還請大帥不吝賜教。”趙慶之說道。

  “也罷,老夫就從頭給你講講海關的歷史。”曾國藩說道。

  他們兩人走回座位分別落座。這時,仆人已將兩盞沏好的茶端了上來。

  曾國藩端起茶盞,用嘴唇抿了一小口茶湯,隨即開口說道:“大清海關的歷史說來話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祖皇帝時期。但是,剛才我說的海關總稅務司,卻是最近十年才設立的,起因便是上海的小刀會起義。“

  “哦?”趙慶之一聽來了興趣。只要是歷史知識,他總是如饑似渴的學習。

  曾國藩咳嗽了兩聲,繼續說道:”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爆發了小刀會起義,海關運轉失靈。停靠在上海港口的外國貨船無法正常卸貨,商品沒法正常通關,嚴重影響了洋商的在華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英、法、美三國的領事經過商議,決定三國各派1人成立稅務司,代替朝廷管理江海關。“

  “什么?怎么能讓外國人來接管咱們的政府機構?”趙慶之聽到這兒,感覺不可思議。

  “你先不要著急,聽我慢慢說完。這樣做確實侵犯了我國主權,但是當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不過,后來發生的事卻超出了所有人預料。這幫洋人居然能把收上來的稅款一分不少的交給朝廷,而且把海關管理的井井有條,貪污腐敗的情況也大幅減少,征稅額也上升了不少。”曾國藩徐徐說道。

  “這真是奇聞,洋人的素質這么高。”趙慶之非常驚訝的說道。

  “呵呵,恭親王也認為大清海關官員不可信賴,還是英國人比較可靠,真是莫大的諷刺。”曾國藩說道。

  曾國藩抬眼看了看窗外,天空漸漸陰沉起來,似乎不久要有大雨到來。

  他繼續說道:“穆宗皇帝北狩(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朝廷與英美等國簽定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海關稅則》,其中第十款規定‘任憑總理大臣邀請英人推行幫辦稅務,并嚴查漏稅、判定口界、派人指泊船只及分設浮椿、號船、塔表、望樓等事。’從此,由英國人代管海關事務,最高長官稱‘總稅務司’,即‘總司海關稅務之事’。”

  “原來如此,這幾年我一直埋首于軍務之中,對其他事務關注甚少,看來真的是落伍了啊。”趙慶之情不自禁感嘆道。

  “嗯,輔山,這一點確實需要注意。咱們湘勇今非昔比,雖然名義上是勇,其實已經跟軍隊沒有兩樣了。想要繼續發展壯大,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開闊新的眼界,既要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這樣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曾國藩叮囑道。

  “是,謹遵大帥教誨。”趙慶之虛心說道。

  “英國人赫德你可知道?”曾國藩又問道。

  “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啊!”趙慶之脫口而出。

  “哦?此人前年才代理總稅務司,年紀不過二十幾歲,何名之有?”曾國藩好奇問道。

  “哦對了,赫德這個時候還非常年輕,還沒有在海關創造輝煌的成就,看來我又超前了。”趙慶之頓時反應過來,心想自己歷史知識太豐富了,竟沒有計算時間就隨口說出未來之事,看來還是要多多謹慎。

  “我是覺得他如此年輕就受到總理衙門的信任,在官場中也算鶴立雞群了,所以才說他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趙慶之趕緊自圓其說。

  “確實,此人雖然擔任總稅務司時間不長,但據說極有能力,對海關在會計、稽核、薪金、反腐等方面的建設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老夫倒是很想認識一下這個洋大人。“曾國藩笑著說道。

  “這還不簡單,大人盡可修書一封,約他一見。”趙慶之說道。

  “哈哈,那倒不必。老夫打算請你代勞,去會會這個洋大人,不知你意下如何?”曾國藩繞了半天圈子,終于說出了真實意圖。

  “哦?大人讓我去見赫德,是否與九帥索要武器之事有關?”趙慶之不禁問道。

  ”不愧是我的智囊,一點就通。你猜的沒錯,確實如此。“曾國藩笑道。

  趙慶之被曾國藩整得有點糊涂了,他想不出來海關和曾國荃要的武器之間有什么關系。

  此時,窗外飄起了綿綿細雨,將灰白的臺階打濕成了水墨色。院子中央的小池塘里面,幾只青蛙從水面鉆了出來,呱呱幾聲,便跳到荷葉上,享受這份難得的清涼。

  “大帥,您的意思是?”趙慶之問道。

  “我是這么想的,你幫我參謀參謀,”曾國藩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眼下軍費緊張,大營實在籌措不出那么多的銀子給老九置辦武器,所以我想從海關稅收這里入手,看能不能以海關稅收作擔保,先向洋人購買武器,等地方給咱們的餉銀到位了,再向洋人支付款項。”

  “哦,原來如此,這倒也是個辦法,”趙慶之心想曾國藩不但是官場老手,還是個優秀的理財專家。

  但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大帥多此一舉,于是問道:“大帥,既然這么費周折,為什么您不直接奏請皇上,將海關稅收截留一部分,用來支付咱們的費用,這樣不是更省事嗎?”

  曾國藩微微一笑,既而說道:”你說的這個方法我早就想過,只不過有諸多困難啊。“

  “還請大人明示。”趙慶之說道。

  “一是海關稅收屬于朝廷直接征收的稅款之一,不受地方干預,所以理論上來說,咱們無權動用海關稅收。二是國家財政還指望海關稅收支撐,咱們盡量不要插手,以免引起皇帝猜忌。”曾國藩說道。

  趙慶之聽完曾國藩解釋,還是有些不明所以,便繼續問道:“按照您的說法,海關稅收的支配權在朝廷手里,總稅務司只是負責征收而已,那么,赫德怎么能夠做主用海關稅收給咱們做擔保呢?”

  曾國藩微微一笑,說道:“這個嘛,就需要動動腦子了。這筆軍費不是小數目,事成之后,咱們可以給他一筆不菲的好處費,洋人唯利是圖,我相信他會幫忙的。”

  “鬧了半天,原來還是行賄受賄的老一套,“趙慶之心里想,”曾大人這回打錯了如意算盤。根據歷史記載,赫德管理的大清海關可是晚清僅有的清廉衙門,在其執掌海關40余年的生涯中,海關絕少發生腐敗案件,可謂一枝獨秀。“

  “大人,萬一赫德不吃這一套。。。。。。”趙慶之提醒道。

  “輔山,你多慮了,老夫縱橫大清官場幾十年,還沒見過不收好處的官員,我想即使是洋人也不例外,你就放心大膽的去吧。”曾國藩自信說道。

  “既如此,那小人就去試試吧。“趙慶之無奈說道。

  “不是試試,是一定要成功,老九還在前線等著呢。“曾國藩強調道。

  “是!大帥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趙慶之朗聲答道。

  “好!我就知道你會答應的,不愧是我看重的人!”曾國藩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跟洋人打交道,可得多留心眼,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是,小人謹記。”趙慶之應道。

  曾國藩走過來,重重的拍了拍趙慶之的肩膀,眼神中充滿期待,說道:”輔山,你將作為我的全權特使,代表我赴上海與赫德商談武器購買事宜。一切問題全由你臨機決斷。“

  “大帥,您太信任我了,我怕擔不起這個重擔吶。”趙慶之感到壓力山大。

  “哈哈,你是我曾國藩看重的人,你有這個能力和魄力,只是缺乏歷練,所以,這次你要好好把握機會,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辦成這件事。”曾國藩鼓勵道。

  “好吧,既然大帥如此器重我,那我只有奮力拼搏,才能不辜負您的期望。”趙慶之自我打氣道。

  “哈哈,這才像個做大事的人嘛,”曾國藩高興說道,“既如此,那你就收拾收拾,明日啟程。路上要多加小心。”

  “是,小的明白。”

  外面的雨點越來越大,打在屋檐上啪啪作響,不一會兒,整個世界都被雨幕籠罩。行人們紛紛立在屋檐下避雨,只有趙慶之撐著一把油紙傘,匆匆趕回了自己的房間。

  趙慶之回去收拾了一下,第二天,把手頭工作做了交接,便帶著一個隨從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崇义县| 休宁县| 永仁县| 怀仁县| 周宁县| 洪湖市| 象州县| 德昌县| 横山县| 郁南县| 肥城市| 罗山县| 宜章县| 太湖县| 屏南县| 寿阳县| 全州县| 合川市| 信阳市| 漯河市| 广灵县| 金川县| 扎赉特旗| 南涧| 贵港市| 成武县| 汾西县| 秦安县| 新密市| 禄劝| 和龙市| 建平县| 怀来县| 岑巩县| 石家庄市| 金川县| 鹤庆县| 丰原市| 福安市|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