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的九月,陽光依然熾熱。雨紛拖著行李箱站在北理工校門口,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七年了,她終于以研究生的身份踏進這所夢寐以求的學府。
“同學,需要幫忙嗎?“一個扎著馬尾的女生熱情地迎上來。
“謝謝,我在找梅園3號樓。“雨紛擦了擦汗,出示錄取通知書。
“啊!你就是施雨紛學姐!“女生的眼睛突然亮起來,“我看過《人生自有安排》!我們文學社還討論過你的作品!天啊,沒想到你竟然來我們學校讀研了!“
雨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電視劇的熱播讓她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但她現在更期待的是以學生身份開啟新生活。
辦理完入學手續,雨紛來到分配到的宿舍。四人間,上床下桌,和大學時差不多。室友們還沒到,她選了靠窗的床位,開始整理行李。當那本藍色筆記本被鄭重地放在書桌上時,雨紛有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時光倒流,她又回到了22歲。
手機突然震動,是一條微信。看到發信人名字時,雨紛的手指僵住了——譚家華。
「聽說你今天開學?我在BJ,剛開完會。有時間見一面嗎?」
雨紛盯著這條消息看了足足一分鐘。自從她決定考研,譚家華決定留在硅谷,兩人之間的聯系就漸漸變少了。最后一次通話是在三個月前,他生日那天,兩人視頻聊了半小時,客氣得像普通朋友。
「好啊,我剛好收拾完了。」她最終回復道,盡量讓語氣顯得輕松。
「六點,學校東門那家咖啡館?我記得你很喜歡那里。」
雨紛的心跳漏了一拍。他還記得。
下午五點五十,雨紛站在穿衣鏡前反復調整著裝。白色襯衫配牛仔褲,簡單大方,既不像刻意打扮,又不會太隨意。她深吸一口氣,拎起背包出了門。
咖啡館還是老樣子,紅磚外墻,落地窗,門口掛著風鈴。推門進去時,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雨紛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譚家華。
他變了,又好像沒變。剪了更短的頭發,穿著深灰色襯衫,比兩年前看起來更成熟穩重。當他的目光越過咖啡杯與她相遇時,那雙眼睛里的光芒依然讓雨紛心頭一顫。
“雨紛。“譚家華站起來,嘴角揚起熟悉的弧度,“你剪短發了。“
雨紛下意識摸了摸齊肩的頭發:“嗯,方便打理。“她在對面坐下,兩人之間隔著一張小小的木桌,卻仿佛隔著千山萬水。
“恭喜你考上研究生。“譚家華推過來一杯咖啡,“冰美式,加半分糖,我沒記錯吧?“
“謝謝,你還記得。“雨紛抿了一口,苦中帶甜,恰到好處,“你在BJ出差?“
“嗯,實驗室和清華有個合作項目,我回來兩周。“譚家華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杯壁,“你...最近怎么樣?“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小心翼翼的寒暄。雨紛講了自己備考的經歷,譚家華分享了硅谷工作的見聞。話題安全而疏遠,就像兩個久別重逢的老同學。
直到咖啡館的燈光漸漸亮起,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下來,談話才慢慢深入。
“其實硅谷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譚家華突然說,聲音低了下來,“競爭壓力太大,文化差異也不小。有時候半夜醒來,都不知道自己在哪。“
雨紛驚訝地抬頭。這是兩年來他第一次向她展示脆弱。
“但你的事業發展得很好啊,上次不是說你的算法被大公司采用了嗎?“
“技術上是成功的,但...“譚家華苦笑一下,“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個編碼機器,沒有生活,沒有...你。“
這句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雨紛握緊咖啡杯,不知如何回應。
“對不起,我不該說這些。“譚家華搖搖頭,“你今天開學,應該說點開心的。對了,你的導師是誰?“
“陳默,你應該不認識,是我大學同學,現在在這里當副教授。“
譚家華的表情突然變得古怪:“陳默?是不是那個金融工程班的學霸?戴眼鏡,喜歡穿藍色襯衫?“
“你認識他?“這次輪到雨紛驚訝了。
“去年在東京的學術會議上見過,他的一篇關于金融風險預測的論文引起了不小轟動。“譚家華頓了頓,“他...知道你和我...“
“知道。“雨紛坦然道,“整理資料時我提過你。“
氣氛突然有些微妙。譚家華看了看表:“餓了嗎?我知道附近新開了家云南菜...“
他們換了地方繼續聊,從學術到文學,從BJ的變化到各自這兩年的成長。奇怪的是,盡管這么久沒見,他們之間的默契依然存在,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想說什么。
吃完飯已經快十一點,譚家華堅持送雨紛回宿舍。九月的BJ夜晚涼爽宜人,他們沿著校園小路慢慢走著,誰都不愿先說再見。
“家華,“雨紛突然停下腳步,“你后悔過嗎?當初的選擇。“
月光下,譚家華的側臉線條格外清晰。他沉默了一會:“說不后悔是假的,但我知道那是當時我們必須各自走的路。“他轉向雨紛,“你呢?如果重來一次...“
“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雨紛輕聲說,“我需要找回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你。“
這個“愛“字讓兩人都愣住了。兩年來,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這個字眼,仿佛那是個危險的禁區。
譚家華的手機突然響起,打破了這一刻的魔力。他看了一眼,眉頭皺起:“實驗室的電話,我得接一下。“
雨紛點點頭,趁他通話時平復自己的心情。剛才那句話是怎么脫口而出的?她明明決定今晚要保持距離的...
“出問題了。“譚家華掛斷電話,臉色凝重,“我們和清華合作的那個項目遇到瓶頸,明天就是演示日,模型卻突然崩潰了。“
“我能幫上什么忙嗎?“雨紛下意識問。
譚家華搖搖頭:“除非你懂深度學習模型優化...“他突然頓住,“等等,你導師是陳默對吧?他的金融預測模型和我們的項目有相似之處。你能聯系到他嗎?“
盡管已經快午夜,陳默還是答應立即來實驗室看看。當三人聚在清華的實驗室里時,氣氛緊張而忙碌。
“問題出在數據預處理階段。“陳默仔細檢查代碼后指出,“你們的模型對異常值太敏感,而現實數據往往充滿噪聲。“
雨紛站在一旁,看著屏幕上滾動的代碼和圖表。突然,一個想法閃過她的腦海:“等等,這不像極了金融市場的波動嗎?異常值就像黑天鵝事件...“
兩個男人同時轉頭看她。
“說下去。“譚家華眼睛發亮。
雨紛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在金融工程中,我們不會試圖消除異常值,而是建立彈性機制,就像投資組合對沖風險...“她快速畫出一個簡化的模型,“你們可以借鑒這個思路,在模型里加入類似'保險'的模塊...“
凌晨三點,當修改后的模型終于運行成功時,實驗室里爆發出一陣歡呼。譚家華不可思議地看著雨紛:“你什么時候學的這些?“
“備考的時候。“雨紛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金融工程和AI的交叉應用正是陳老師的研究方向。“
陳默微笑著補充:“雨紛有獨特的跨領域思維,這是很多純技術背景的研究者缺乏的。“
譚家華的目光在雨紛和陳默之間轉了一圈,表情復雜:“看來你找到了很好的導師。“
送雨紛回學校的路上,譚家華異常沉默。直到校門口,他才突然開口:“雨紛,我有個決定要告訴你。“
雨紛的心猛地提了起來:“什么決定?“
“硅谷那邊希望我再簽三年合約,但...“他深吸一口氣,“BJ一家AI實驗室也向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我回來帶隊。“
“你...怎么想?“雨紛屏住呼吸。
“今晚之前我還在猶豫。“譚家華望向遠處的燈光,“但看到你在白板前講解模型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我錯過了多少。“
雨紛的心跳如鼓:“這是你的事業決定,不應該...“
“不只是因為你。“譚家華打斷她,“這兩年在硅谷,我雖然技術上有進步,但創造力反而在下降。就像你說的,我停止了成長。“他苦笑一下,“諷刺的是,我當初選擇去硅谷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
校園里的鐘聲敲響了四下,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他們竟然聊了整整一夜。
“你需要休息了。“譚家華輕輕捏了捏雨紛的手,“明天...不,今天還有課吧?“
雨紛點點頭,突然感到一陣疲憊襲來:“你呢?“
“演示結束后我再聯系你。“譚家華猶豫了一下,突然俯身在她額頭上輕輕一吻,“晚安,或者說早安。“
這個突如其來的親昵舉動讓雨紛愣在原地。等她回過神來,譚家華已經轉身離去,背影在晨光中拉得很長。
接下來的一周,雨紛忙于適應研究生生活,而譚家華則完成了在BJ的工作。他們偶爾發信息,但誰都沒提那晚的事,也沒談譚家華的決定。
周五晚上,雨紛正在圖書館查資料,手機震動起來。
「能出來一下嗎?我在圖書館門口。」譚家華的消息。
雨紛合上書本,心跳加速。推開圖書館大門,她看到譚家華站在臺階下,手里拿著什么東西。
“演示很成功,清華決定繼續合作。“他微笑著說,“而且...我做了決定。“
雨紛走下臺階,夜風吹起她的短發:“什么決定?“
譚家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遞給她一個信封:“打開看看。“
雨紛疑惑地拆開信封,里面是兩張機票——BJ往返雷克雅未克,日期是明年一月。
“極光最好的季節。“譚家華輕聲說,“六年前我答應帶你去冰島,現在我想兌現這個承諾。“
雨紛的眼淚瞬間涌出:“那你的工作...“
“我接受了BJ的offer。“譚家華向前一步,輕輕擦去她的淚水,“你說得對,人不能停止成長。而我的成長,需要這里,“他指了指地面,“也需要你。“
在圖書館溫暖的燈光下,在九月的晚風中,雨紛終于靠進了那個暌違已久的懷抱。六年的分離,兩地的思念,所有的曲折與等待,在這一刻都有了意義。
“歡迎回家。“她輕聲說。
遠處,北理工的主樓上,校徽在燈光中熠熠生輝。北緯39°54′,東經116°20′,這個坐標記錄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夢想。而今晚,它見證了兩個曾經走散的靈魂,如何在這個初秋的夜晚,重新找到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