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說的很是玄乎,幾人都被里面的玄幻之處所吸引。
張教授回來后,便紛紛圍了上去,忍不住向他求證。
“宋柯講的確有其事,可是也沒有那么玄乎,古人講究風水,生時講究宅邸風水,死了之后,埋葬之地的風水就更是重要。”
“當時的人們都信奉祖上的風水之地會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命運,所以啊,他們的墓葬都是有跡可循。”
“那這處的墓葬,您可以分析一下嗎?”
季良也是看過很多考古書籍的,書中有提到這樣的說法,可是沒有細說。
“這處墓葬有些奇怪,看這墓穴走向,它面向村頭奔騰而去的河流,古人講究墓有十不向,其中之一就是不向流水直去。”
“而這座山頂部一塊巨石,草木無法在上面生長,古人說這是禿山,屬于兇地”
“且這座墓處于山的背坡,一年四季陽光照射到的時間,也只有日落西山時很短的時間,可以說這陰宅風水在古人看來應該是極差的,在古人看來會嚴重損壞子孫后代的命數。”
“所以一般人是不會葬在這里的。”
張教授雖然是一個沐浴在科學教育之下的高級知識分子,初時接觸到華夏文明中的風水學,他也是單純的認為是古代人迷信的行為,可是接觸的越多,他越是驚詫。
在多次考古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完全不符合現代科學理念的事情,所以他對華夏的風水傳統有種既好奇又敬畏的心情。
從古代典籍中涉及到風水的記錄看出,他們從很久之前就一直遵守著,風水文明的起源在哪里?
張教授研究了很久,即使從甲骨文時期的記錄中,古人就已經知道風水對人的影響,他們又是從什么哪里學習繼承的呢?
所以張教授對于這處南北朝時期的墓葬為什么不遵守祖上的規定,偏偏葬在了一處兇地,感到無比的疑惑。
季良聽到這里已經暈頭轉向了,死后竟然也有這么多事?
“石板上有發現嗎?”張教授也沒期望她能聽懂,有好奇心也不錯。
“沒有一點發現。”
張教授也下坑和大家一塊檢查石板,一般墓葬的石板都是當時很普通的石板。
考古隊基本也就是帶回去一兩塊,研究一下當時人們是怎么割制石板,用以判斷當時的工具水平。
但是這處墓葬一是選址奇怪,二是凹陷也不符合常理,三是棺槨的花紋也透著詭異。
張教授便不想放過任何可能,可是直到日頭西斜,他們也沒有任何發現。
眾人失望的回到村莊,張教授沒有休息,反而拿著棺槨的照片,去找老婦人,或許她能知道點什么。
大堂里面的桌子上擺放著準備好的飯菜,還冒著熱氣,張教授叫了幾聲,“牧大姐!牧大姐!”
老婦人并沒有從堂后出來,但堂后卻有動靜,探頭一看發現老婦人的小孫子站在一個高高長長的板凳上,伸手去夠櫥柜上方的一個箱子。
他腳下的板凳搖搖晃晃,上方的箱子也快掉下來了,危機時刻,張教授趕忙走上去,穩住小孫子,又幫小孫子將箱子拿下來。
小孫子一點兒都不驚慌,笑嘻嘻地說道,“謝謝老爺爺。”
說完就趕忙打開箱子,從里面拿出一包薯片,一瓶可樂。
小腦袋看了看張教授,猶豫了一會兒才說,“老爺爺也可以拿一包,只許一包哦,已經不多了。”
“謝謝,爺爺不愛吃。”
張教授笑了,這個小男孩就像自己的孫子,瞞著兒媳婦偷吃,被人撞見還知道賄賂一下。
“真的嗎?真的嗎?……爺爺真好,爺爺能幫我把箱子放上去嗎?”
小孫子看了看后門,還好,婆婆沒有回來。
“好的,爺爺幫你放啊。”
拿下來容易,放上去就有些難了,箱子里還有可樂,重量還是有的,張教授年齡大了,一不注意就會把腰閃著。
折騰了一會兒,這才把箱子放了上去,小孫子看的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偷吃了。
媽媽知道了,會不會說他是個壞孩子呢?
正愧疚著,張教授摸了摸小孫子的腦袋,“以后不要一個人去夠這個箱子,想吃了找你婆婆,對了,你婆婆在哪了,爺爺有事找她。”
“在后面的祠堂。”小孫子乖乖回答道,“我給爺爺帶路!”
從大堂的后門出去是一片桃林,上面掛著許多泛著青色,渾身絨毛的桃子,桃林里有一座略高的牧制古式房子。
“喏,前面就是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