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爆改大明朝

第三十章:捐資辦學

爆改大明朝 羞澀道士 2576 2020-09-14 21:00:55

  代辦后事,遷移骨骸,說起來也是一件大事。可對于一省之布政使來說,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自覺給詹閌添了麻煩,郭資當下就一口答應下來。保證盡快安排人去處理,資產變賣也絕對不會吃一星半點的虧。

  詹閌不是讓別人幫了忙還得貼錢的人性,兩錠銀子一百兩交給郭資,若果有富裕就請辦事的人喝酒好了。

  這種事,詹閌并不覺得有什么和姬妾們商議的必要。家里人都特么死絕了,就算埋在邊境小縣的祖墳里,沒人祭拜頂個毛用。

  最早的時候,他是打算安排人陪三個女孩回一趟寶昌縣的,親自辦理了家人的后事,也算盡足孝道了。

  可這個年代啊,且不說邊陲之地常有韃子襲擾,從北平到寶昌縣幾百里的路途上,也免不了有山賊響馬之流的出沒。

  護送人員多點是安全,可自己手底下全特么不認道的色目人,連個靠穩的都沒有。這要是半道上出個意外,都不知道哪兒說理去。

  好在郭資這人不錯,也好哄,請他幫忙辦這件事再合適不過。阿棣那里也能求助,可詹閌不想因為這些事跟他打交道,不找他幫忙才能進一步拉近關系。

  晚飯過后,詹閌就把三個漢人妾叫到自己的房間,告訴她們這件事。三個女孩都是懂事理的,一個個眼含熱淚感謝詹閌為她們這么做。

  感謝肯定是不能來虛的,得拿出點真情實意來才行。于是在半推半就之下,三個同鄉的女孩終于在同鄉和姐妹之外,又多了一層戰友的關系。

  詹閌辦事不喜歡拖沓,第二天就去找郭資把十六個寶昌縣難民孤兒領走,暫時安排在客棧后院住下,等下一步宅子建設完工后再另外安排他們的住處。

  從此,詹閌每天又多了一項工作,教這些孩子識字讀書。教的是現代課程,先從拼音和數字開始,每天一個時辰。

  不只是教男孩,包括七個女孩也一起學,他可沒有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狗屁思想。自己先天痿而又痿,還敢觍著臉把鍋甩給女人,也就是那些讀圣賢書的了。

  教育歸教育,但并不等于是行道教的弟子。在這個名教一家獨大了上千年的時代,行道教肯定會被冠上異端邪說的美名。如果只是腦子聰明,卻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的精神,只會成為科學的叛徒,或者一事無成。

  所以這些孩子在十八歲之前,要接受諸多的考驗,只有層層過關之后的,才會真正成為他詹大掌教的弟子。做不到的,只能是普通學生,只能叫先生不可喊師父。

  事情一樁接著一樁,詹閌剛開始給十幾個學生上課沒兩天,朱棣這邊幫著搜羅的仆人也跟著到了。

  要說朱棣為了這件事也真動了些心思,讓人照著詹閌當日所給出的大致要求,把北平布政使司下轄的八府兩州,以及周圍三個省靠近北平的十來個州府都跑遍了,才堪堪湊齊了八個符合詹閌條件的。

  出于身份上的限制,這種事朱棣肯定不會親自出馬,只是安排了自己府中的一個太監帶人過來。

  這個太監可非比尋常,高出詹閌一拳左右,膀大腰圓,眉目分明。詹閌第一時間就想到,這為該不會就是三保兄吧?

  太監朝詹閌拱手作揖,語氣說不出的順帖:“奴婢三保,見過真人!”

  還真猜對了,要不說就得來北平呢,進出之間全是名角啊。詹閌對鄭和還是尊敬的,忙伸手虛扶了一把:“公公多禮了,請問公共貴姓?”

  此時的鄭和還未發跡,就算有氣度也不敢表現出來,依然謹守規矩道:“不敢勞真人動問,奴婢姓馬,是云南的回人。”

  馬三保,這下確認無疑了。詹閌的右手朝著客堂一引:“馬公公客氣了,快請進來喝杯茶。”

  “如此便謝過真人了!”被人尊重,鄭和也很開心,聲音稍微放大了些:“早聽說真人府上有極好的茶湯,不知何時才能討得一杯,今日算遂愿了。”

  一番交流下來,鄭和很有禮貌,也很有分寸。不論出于對他在歷史上盛名的尊敬,還是如今現實中言行的認可,詹閌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這個人。

  喝過兩輪茶之后,把八個仆人交接清楚,還留下了朱棣的一封親筆信和作為回禮的一方白玉印料,鄭和就帶著詹閌給他和朱棣的幾罐茶葉離開了。

  阿棣還是很貼心的,八個仆人全都比較符合詹閌的審美很要求。五個男仆中有四個是十七八歲的長隨仆人,相貌至少說得過去,身材上也足夠高大;另外還有一個二十四歲的,曾經在官宦人家做過田莊管事,屬于直接就能開工的。

  三個女仆也很有講究,身高全部為五尺左右(明量衣尺34cm,五尺正好170),前后波丘頗為壯觀。顏就不用說了,肯定得上等之上,并且是詹閌的審美基礎。關鍵這三個人還各有所長,都是詹閌需要的。

  一個年齡偏大的有二十七歲,以前是某布政使家里主母的貼身大丫鬟,對高門大宅里的各種規矩極為熟悉。

  另外兩個年齡較小,一個十九歲,一個二十歲,同樣都是高級官僚家里的丫鬟。大點的是全灶的丫鬟,小點的據說是頗通文墨,都能給詹閌幫上忙。

  這八個都是犯官家人(并非家屬,指家中仆人),也就是傳說中的賤籍,所以詹閌有給他們命名的權利。這個權利不用還不行,因為要給他們落戶。

  挨個詢問之后,只有以前做過田莊管事的男仆,和三個女仆的名字還算將就,其他四個就都是什么狗子之類的了,的確要改改名字。

  田莊管事叫陸升,直接改了叫詹勝;其他四個男仆按照保旺能順四字排列。大齡女仆以前叫繡云,改了叫繡月;兩個小的就簡單了,一個叫珍兒,一個叫珠兒。

  名字改好了,就得安排工作。詹勝還是做莊頭,這兩天就去高米店的兩處莊田上任,把那些佃戶們都管理起來。保旺能順四人也是在大門戶里干過的,可以當長隨仆人來用。

  繡月最懂規矩,而且年齡大了比較沉穩,正好培訓班結束后讓她去負責總抓侍女們的下一步訓練,充當管事嬤嬤的職務。

  兩個小點的丫鬟,自然是作為詹閌身邊的大丫鬟用了。小點的珠兒還能幫著寫寫畫畫做個紀錄啥的,大點的珍兒就捎帶著把廚房這攤子負責起來。

  任命了各自的職務,讓翟思雅帶著他們去安排住宿,詹閌就去了會客室繼續喝茶。突然感覺輕松了不少啊,萬惡的舊社會果然有好處,等那些色目和韃子侍女訓練出來,想必會是一派繁榮祥和的景象。

  喝完一杯茶,又想起了阿棣的信。真是搞不懂這個年代的人都什么破習慣,大家都在北平城住著,騎馬來回不過就是半個時辰而已,還特么非得寫信。

  不過也挺好,這可是阿棣的親筆信,極具收藏價值啊。留下來收藏著,過他個四五百年,約莫能價值連城吧。

  打開看看內容很簡單,就是上次聊完之后,阿棣覺得行道教搞醫術研究很有好處,于是就想著能不能捐資辦學,搞一個專研醫術的學堂。

  嘶……,詹閌倒吸一口冷氣,阿棣這個想法了不得啊。雖說還搞不明白,他這個捐資辦學到底是藏著什么名堂;但可以確定的是,史上第一個正式捐資成立醫學研究機構的人出現了,還特么是一個親王。

  而這封信,就成了極具歷史意義,見證了科學發展的重要史料。在未來的價值預估,至少要翻個倍才行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横山县| 祁东县| 灵台县| 津南区| 铁岭县| 固安县| 邛崃市| 特克斯县| 桂平市| 黑龙江省| 沾化县| 怀化市| 旅游| 永州市| 博兴县| 分宜县| 镇雄县| 霞浦县| 玉林市| 轮台县| 甘南县| 岳阳市| 塘沽区| 巨鹿县| 五常市| 峡江县| 安化县| 乐清市| 平和县| 泰顺县| 渝北区| 涪陵区| 武乡县| 清原| 南乐县| 吕梁市| 民乐县| 邵阳县| 木里|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