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所有的愛情都要經過磨練才顯得彌足珍貴。
月瑩與周先生的磨難來的如此之快,險些讓他們再也抓不住彼此。
臨近年節,原本是喜慶熱鬧的日子,將兩個人剛暖起來的心,再次送往冰點。
原因嘛,是那個讓每位家長都視為洪水猛獸的詞,遠嫁!
月瑩與周先生家鄉的距離不算太遠,在現在交通發達的時代,可以說任何距離都不算距離。
只是月瑩的家人認為,女孩子還是嫁到附近比較好,有個照應,想見的時候,就能見到。
而遠嫁,就意味這輩子都見不了面一般。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可是每位家人都想兒女承歡膝下,這并沒有錯。
為此,月瑩認真的考慮了這個問題,一邊是周先生,一邊是父母舍不得女兒的傷心。
在這個問題上,月瑩想到了她問周先生,她和他媽媽同時掉進水里先救誰的問題。
周先生堅定的給出了答案,月瑩苦思之后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離開周先生,不遠嫁!只是為了安慰父母兢兢戰戰的心。
月瑩向來不喜歡與家人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像周先生再三要求她好好與父母談談的時候,她心內依舊是拒絕的。
她沒有告訴她的父母,她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失去了周先生意味著什么。
她也沒有告訴任何人,她在兩者之間為難,決定放棄周先生的那一刻,她的心如同被挖出來丟掉再踐踏一般的疼。
在父母看來,她是個聽話的孩子。
對周先生而言,她是個薄情的人。
對她自己來說,她永遠是一個不解釋,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苦自己受著的性格。
生活都很艱難,有苦自己受著,別連累了別人就好。
這樣的選擇,父母開心,周先生過段時間就會再遇到一個可愛的女孩談婚論嫁。
至于月瑩自己,大不了再回地獄就是了,一個人蜷縮著,看著他們幸福美滿。
周先生遠在他鄉,他沒辦法去跟月瑩談心,去開導她,他只能一次次的發消息,問她為什么不理他,為什么不說話?
月瑩將自己所有的顧慮告訴他,只能說一句,放棄吧,很多事情,不能兩全。
那時候,周先生才知道,原來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而婚姻卻是兩個家的事情。
即便他一再表示自己有多愛她,以后會一直對她好,會很努力,可是這些說服不了月瑩父母不愿讓女兒遠嫁的事實。
周先生第一次感到在現實面前深深的無力感,第一次感覺到不是有愛,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的,第一次學會接受現實,學會成長。
在他意識到要為此失去月瑩的那一刻他慌了,責怪自己不夠好,責怪自己不夠努力。
而月瑩亦是如此,如果有足夠強的努力來彌補現實中的無奈該多好,可是現實就是現實,它以毀掉所有的期待與美好為樂。
在彼此相愛的時候,不得已彼此放棄,才是命運的最大捉弄吧。
現實不是童話,沒有魔法,有的只是人心利益糾葛,以及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