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艱難
李安更快接受了現實,二爺爺在三言兩語定下了這件事后,就拄著拐杖顫顫微微的走出去了。
果然李安還是沒有人權,根本就沒有人跟他商量,關于他的事情的決定就像一個無關痛癢的小事一般,就像這個婚結的,從頭到尾就是個工具人罷了。現在又是,教書,教書,也不知道教的什么書。
李安也知道,要想有話語權,必須先融入這個集體,表現自己的價值。畢竟一個小嘍啰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也只能聽從領導者的決定。
李安需要重新了解一下這個山寨。為什么山寨需要教書先生,難道不是應該天天訓練作戰技能嗎?現下就應該思考等待李安的一些問題:
當教書先生需要教什么?
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山賊?
論打家劫舍必要性?
以算學的角度來平分贓物?
也真是奇怪,山賊的山寨竟然還有學堂,不會以后還科舉吧,科舉應該會查身份的吧。
難道山賊都混不下去了嗎?走另一條路。
“小竹,你平時都會做什么呢?”李安問道。
“平時我都是跟著小姐的,姑爺剛來,不熟悉環境,小姐讓我伺候姑爺。”
李安拉著小竹在客廳外的院子里開始問東問西。
本就是自家的事情,沒有人比小竹更了解山寨了。小竹很害羞,說話總是怯怯的,可能是常年沒有跟陌生人打過交道,或者說沒有這么近距離的接觸。
隨著李安不斷的問問題,小竹漸漸的不是那么害怕了,說的也越來越多。
可能是因為李安平易近人,也可能是李安是壓寨“夫人”。
正如小竹所說:
前朝戰爭不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地民不聊生,天下越來越亂,隨著多方勢力起義,戰爭更是頻繁,大的勢力打仗搶天下,小的勢力就是為了生存,自然就有了許家先祖就拉了一票人在這許家山寨占山為王,人多還是有用處的。分工合作,竭力獲取資源,不去招惹大勢力。
眾人齊心協力,日子倒也勉強過的下去,因為當時山賊各個地方都是,那些個無名的山隨便拿出來一個,估計都有山賊。
許家山寨當時隨便就起了個名字叫清風寨,畢竟許先祖是個讀書人,他聽過的山寨的名字好聽的也就這個名字了,話說當時不遠處的山上有個叫黑風寨的,一看就是沒文化的家伙。
清風寨明面上是替天行道,伸張正義,實則是如何在亂世生存下去。土匪山賊沒什么區別。
大晉后來統一中原。一開始也沒空理會這些山賊,畢竟建國初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后來隨著政治權利的穩定,剿滅山賊就是必要的事情了。
許家先祖們還是很有頭腦的,趁著大晉朝鞏固權利的期間很快由黑轉白,清風寨還是清風寨,只不過已經是合法的清風寨。也不再干搶家劫舍的活了。而是織布耕田的好子民。
不過終究種田是養活不了太多人的,種田全靠天意,風調雨順時勉強吃飽,若出現自然災害,會有太多的人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清風寨隨著發展,子孫走的走,散的散,最終就是現在的模樣。
許家父母早亡,如今就剩姐妹倆,一個是他過了門的妻子許如果,另一個就是抓他過來的許如玉。聽小竹說,姐妹倆武功高強,所以現在清風寨還是這一脈管事,因為主脈日漸凋零,加上山寨也沒有什么固定的經濟來源,其他支脈一直在奪取主脈的資源。
說起這些,小竹義憤填膺,臉漲的紅紅的,恨不能教訓那些人一頓。
在李安看來小丫頭真是可愛。歷來枝強而主弱時都會出現問題,沒有哪個枝干不想長成主干的。
許如果也是因為武功高強加上幾個主脈的老兄弟支持才能一直壓著支脈,要不然就憑姐妹倆,資源早就被分的一干二凈了。
許如果平時還會做一些護送商隊,接朝廷懸賞抓捕一些惡賊的活。也能得一部分經濟來源。
這次嬸子帶著的許青就是支脈的人,許青如果娶了許如果,主脈資源就唾手可得。畢竟在古代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出嫁從夫,沒有哪個人女子可以隨隨便便違反這個倫理綱常。
本來支脈謀劃這么久,總算是快要達成目的了,半路卻跳出個李安。
好吧,也不是李安自己跳出來的,他只是坐在路上喘了一會氣。
看來二小姐許如玉骨子里還是有山賊基因的,干的第一票山賊的活就是那么的自然。綁人也是利索。李安就成了第一票的貨物。
如今山寨里最缺的就是錢糧,要想從正經渠道獲取錢糧也是不容易的。
如今許如果和許如玉不在山寨里,估計又是出去想辦法賺錢了。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李安的養老生活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著想,李安只得開始想辦法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