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者鄭和的船隊,馬薩就感覺自己像個“和平使者”一般,不但為了海上的安全區(qū)收拾海盜,到哪里都會互幫互助給其他的國家?guī)ズ推讲磺终家粔K土地。在航海時代,能這樣是多么的難得,所以馬薩也一直覺得自己下西洋的意圖可不緊緊只是為了尋找格萊西而已。
離開了爪哇島,向西繼續(xù)航行沒多遠了到了蘇門答臘島了,這個地方也非常重要,早在朱棣剛即位沒多久的時候,他就曾派人來到了蘇門答臘島,送來了朱棣的詔書還有禮品,所以蘇門答臘的國王對明朝的政府也很友好,每年都會派遣使者到明朝進貢。而且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鄭和的船隊就在這里建立了“官廠”和修建了造船廠,所以此處也成為了鄭和下西洋的一個中轉(zhuǎn)站。
只不過這次來到蘇門答臘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里竟然發(fā)生了內(nèi)戰(zhàn),作為和平使者,鄭和可不能在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要想停止戰(zhàn)爭,就要知道其中的原因。
除了蘇門答臘島,在它的西南方向還有一個叫“那孤兒”的小國家。這個國家的面積很小,而且國內(nèi)植被生長的茂盛,所以人口也特別少,只有區(qū)區(qū)幾千人,但國民們過的日子也算是勤快,國內(nèi)的百姓大多都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這個小國的國王也很有特色,因為國王的臉上有花紋,所以百姓們都把他叫花面王。這個花面王不但貪圖富貴,還非常的不自量力。時不時的想去侵略臨過的蘇門答臘。
就是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這時間,花面王終于下了決心發(fā)兵侵略蘇門答臘,蘇門答臘的國王親自率軍迎戰(zhàn),不過戰(zhàn)斗中,蘇門答臘國王宰里奴阿必丁不幸中箭身亡,留下了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他那個還年輕的王后。二那個花面王也還算厲害,竟包圍了蘇門答臘城勒令投降。
一時間國內(nèi)的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沒辦法,王后就只好豁出去了,她下令說:誰要能替國王報仇并收復(fù)土地,我就嫁跟他!國王的位置也讓他去坐!
沒想到,最后是一個老漁夫站了出來,他說他能夠打敗敵人為國王報仇。
老漁夫利用花面王急于攻城的心理,就假裝投降。約定好了時間后。當天夜里,漁夫就悄悄的打開了城門,帶領(lǐng)著士兵偷襲了花面王的軍營,那花面王那知道會有這一出,毫無防備的他落荒而逃。老漁夫也乘勝追擊,最后還是把花面王殺死了,收復(fù)了全部的土地。
戰(zhàn)后,王后也履行了承諾,那個老漁夫當了國王,王后也真的嫁給了老漁夫,兩人一起整理過國家。
所以說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時候經(jīng)過這里時,這里也是被老國王管理的井井有條,城中也很是繁榮,船隊在此也互換了不少當?shù)氐暮脰|西。在永樂七年的時候,;老國王還派遣了使者向明朝進貢,永樂皇帝也跟了老國王不少的賞賜,畢竟蘇門答臘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離開了蘇門答臘繼續(xù)向西航行,這就又到印度了。
古印度也是一個神秘的國家,和中國一樣,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文明史,除了是佛教始祖釋迦摩尼的故鄉(xiāng),也還是不少其他神靈的故鄉(xiāng)。鄭和之所以喜歡來印度,那是因為自漢唐以來,印度就和中國就關(guān)系密切,在唐朝的時候,著名的法師玄奘大師不是還來過這里求取真經(jīng)的嘛,在印度游覽的期間,玄奘也有不少的見聞和傳說,邊就寫下了《大唐西域記》,這可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二下西洋來到印度的第一站是小葛蘭,小葛蘭位于印度半島的東南海岸,這個地方盛產(chǎn)珍珠和紅珊瑚。而且珍珠還很大很白,珊瑚也色澤光亮,用它們來做飾品是極好不過的了。
馬薩下了船看著那些加工好的漂亮飾品,心中立刻想到一個人,覺得她戴上這些漂亮飾品一定好看。
離出發(fā)已經(jīng)過去好幾個月了,馬薩能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嘛,也不知道此時此刻唐依然在干什么,說不定也在想著自己,邁克爾挑就幾件最好看的珍珠首飾和紅珊瑚買了下來,期待這見面的那一天。
這次下西洋的終點也依然是古里,而古里是明朝對外邦交中一個重要的國家,當然也要多次訪問。
古里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里的當?shù)厝硕加靡訕鋪碓旆孔樱訕涞臉涓删褪秦撠煹闹Ъ埽瑵饷艿臉淙~覆蓋在上面就是屋頂了,不得不說這些印度人可真會就地取材。古里的地理位置也特殊,季風氣候為這里帶來了大量的雨水,樹葉這里的水果蔬菜生長茂盛,種類繁多。古里還特有一種叫“木鱉子”的樹,這種說高有十幾丈,結(jié)的果實就像綠色的柿子,里面還包了三四十個種子,當果實成熟后就自己會從樹上掉下來,這種植物也在不久后引入了中國。
這次鄭和奉旨來訪古里,印度人的熱情好客體現(xiàn)出來了。
馬薩作為一個普通的船員也享受不到多好的待遇,但鄭和他的副使官員被邀請參加了宴會,國王用了當?shù)刈詈玫拿拙苼碚写h方的客人,什么好吃的也統(tǒng)統(tǒng)獻上,當然,歌舞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里作為一個重要的中轉(zhuǎn)站,鄭和前三次下西洋的時候都是以古里為終點。在古里,鄭和的船隊除了開展貿(mào)易活動網(wǎng),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在這里建立船隊的航海基地,畢竟航海也是長遠的事情。
鄭和七下西洋,在海外一共建立過四個官廠,這些官廠專門用來儲藏各個遣船部隊的貨物,也是跟船員用來臨時休息調(diào)整的地方,古里就是這四個地方的妻子一個。有了這么一個官廠,船隊就可以繼續(xù)向西航行去到阿拉伯,非洲,好望角,甚至更遠的美洲,反正一切皆有可能。
印度半島是鄭和下西洋幾乎每次都要到底的地點,遠航印度古國,船隊也有著不少收獲,這才是真正的友誼之航。
第二次下西亞在到達終點站古里之后,在返航的途中船隊還停靠了錫蘭山國,這個國家在之前也介紹了不少,它就是現(xiàn)在的斯里蘭卡,在古代的時候還叫做獅子古,可是南印度的佛教圣地。
當?shù)匾允a(chǎn)寶石和香料文明,還有一種最有名的東西就是斯里蘭卡紅茶了。不光這里盛產(chǎn)多種東西,斯里蘭卡還是著名的商業(yè)集散地,是在遠洋航行中重要的一站,所以說小小的錫蘭山島嶼上,聚集了各個國家的各類人員,十分的繁華。
這時馬薩第一次來到斯里蘭卡,不過之前馬薩就有聽過這個地方,因為馬薩還在歐洲的時候,就有聽過不少的歐洲商人遠道而來來到這里。這里不但富饒,除此之外,這里也有它獨特的文化。
錫蘭山國盛行佛教,因為據(jù)說這里的佛祖釋迦摩尼傳教的地方,佛祖的金身、佛牙、舍利子都供奉在這里的寺廟里面。所以只要信仰佛教的人都非常希望來到這里燒香拜佛,在這里希望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從而獲得吉祥安康。只不過對于馬薩這么一個基督教徒來說,這里自然也沒有什么吸引力。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馬薩這樣,鄭和本人就是信奉佛教的,為了保證船隊的安全,包括以后的一帆風順,剛到錫蘭山的時候鄭和就向有關(guān)的佛寺布施了金銀、香油、絲絹等物,香油錢自然也是捐助了不少。
錫蘭山國和中國的來往如此密切,當然要紀念一下。于是就在這里立了一塊碑,碑的名字就叫《布施錫蘭山佛寺碑》。碑文的開始大力贊揚佛祖,然后還祈求平安,在最后記錄的是第二次下西洋到錫蘭山布施的項目和數(shù)字。
為了體現(xiàn)友誼,碑文還是用漢字、波斯文、泰米爾文三種文字刻寫,在以后的日子里,這塊碑也一直矗立在錫蘭山的土地上。
船隊在錫蘭山國的停靠也還有一段時間,趁這個時間,馬薩沒事也會下船到岸上溜達溜達,當?shù)厝艘卜浅5臒崆椋姷竭~克爾的大明船隊上的人都會用心去接待,好吃好喝的端上,不過馬薩覺得這里菜的味道也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差不多,畢竟他們都愛一種叫咖喱的東西,對于這個東西,馬薩也正當吃不慣。
馬薩在岸邊閑逛這,順便也看看有沒有什么好東西,好帶回去也給大家分享分享,可走著走著,馬薩突然眼前一亮,因為他竟然看到了前面的一輛板車上坐了幾個人,看樣子還都是白人。原來這錫蘭國真的很多元化,自從來到了明朝境內(nèi)以后,馬薩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見到過白人了。
在中國呆的時間太長,雖然說永樂年間可是萬國來朝,但那些來朝差不多都是亞洲面孔,雖然大航海時代已經(jīng)開始了,但十五世紀歐洲人還是很少來到中國的,畢竟知道很遠。
雖然說白人是在世界上分別最廣的,在這個時代,能遇到和自己一個種族的人那就已經(jīng)算是“老鄉(xiāng)”了。
于是馬薩飛速走了過去,想去跟那幾個白人打個招呼。
走進一看,原來那幾個人正在打一種紙牌。
馬薩想跟他們打招呼,可并不知道怎么說,他就站在那里發(fā)愣。那四個白人中的其中一個指了指,示意馬薩一起來玩牌。
只不過就算在歐洲的時候,馬薩就沒有玩過什么紙牌,現(xiàn)在就更不知道紙牌是怎么一個玩法了,他只能搖了搖了搖手,示意自己并不會玩紙牌。
“對了,你們來自哪里呀?”看了一會后,馬薩用拉丁語向那幾個人打招呼。
“我們都是日爾曼人,你是從哪里來的?我之前怎么從來沒有見過你?而且為什么你說話怎么這么的奇怪。”其中的一個白人回應(yīng)道,他好像也有很多問題想問馬薩。
只不過馬薩也是驚訝的很,自己只不過離開了歐洲才幾年的世界,難道自己說的拉丁語已經(jīng)有些不標準了?
馬薩想了想,好像也不是這樣,其實并不是自己的拉丁語說得不標準,而是他們的拉丁語說的不標準,畢竟歐洲的地域也大的很,雖然歐洲說拉丁語的人很多,但是發(fā)音也會有些差異,不過好在雖然在發(fā)音有差異,但是馬薩和他們還是可以正常溝通的。
“哇!他穿的是中國船隊的衣服,我先前在碼頭看見過!”坐在后面的另外一個金發(fā)的白人指著馬薩穿的衣服說道。
“你難道是中國人?不對!看著也不可能,但你為什么跟隨他們的船隊?”另外一個棕發(fā)的白人竟放下了手中的紙牌,開始起了對馬薩的各種盤問。
“我是威尼斯人。”
“威尼斯人?那你為什么要跟著中國的船隊呢?”
“這就有的說了……”
“不,那就更要說給我們聽聽了。”
“行。”
馬薩也坐了下來,他把自己的經(jīng)歷從最開始的那個夢開始,一直到跟著鄭和下西洋的經(jīng)歷,統(tǒng)統(tǒng)都說了一遍,這經(jīng)歷可以說是比馬可波羅都要傳奇的很,所以也是聽得那幾個白人一愣一愣的。
“你的語言很奇怪,故事也說的很精彩,但我們?nèi)绾蜗嘈拍阏f的是不是真的呢?”另外一個棕發(fā)白人質(zhì)疑道。
“是啊!我最不相信的是這個小子說他可以和七百多年后的人交流,這種事情我怎么也不可能相信。”
“好吧,好吧,我可以證明的,你們是日耳曼人,所以說你們現(xiàn)在所在國家是羅馬帝國?”
“不,我們都是維也納的,但現(xiàn)在是日耳曼民族神圣羅馬帝國,你說的羅馬帝國還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國家,我真的懷疑你的身份!你真的是威尼斯人嗎?怎么連這個也不知道。”
“但之前我說的全部都是真的,剛才也許是我是記錯了,不過我知道你們的國家將會在十九世紀的時候滅亡,而我的國家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就會滅亡了。”
“你是怎么知道未來發(fā)生的事情的?難道都那個七百多年后的那個家伙告訴你的嗎?”
馬薩笑了笑了,并沒有說話,其實也不全是,畢竟之前唐竹卿也給馬薩科普了不少歐洲的歷史知識。
“你說我們的國家在幾百年后會滅亡,這就是胡扯!幾百年后的事情我們怎么去求證。”那四個白人也不打牌了,對馬薩拋出了一系列的質(zhì)疑。
“這…沒事,那我說個不遠的事,拜占庭帝國,你們都知道吧?而我知道在1453年的時候,奧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從此拜占庭帝國滅亡。”馬薩又說出了一件幾十年后的大事記。
“幾十年后的事情也很長啊!你要是真厲害,能預(yù)測后面幾天是什么天氣嗎?”
“預(yù)測天氣也不難,明天是一個多云的天氣。”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看云看的出,最近幾天都不會有雨,在船上呆了那么久,這個對于我來說算是常識問題了。”
“行!那我們等明天了,倒是要看看你說的對不對。”
“對了,你們既然是從歐洲來的,我可以幫托你們一些事情嗎?”
“什么,你說說看。”
“我離開威尼斯已經(jīng)七年的時間了,而現(xiàn)在的我也不能回去,所以我想寫一封信,你們回去的時候幫我?guī)Щ厝ァ!?p> “這路途夠遠啊。”
“我知道,我可以給你們一些中國好東西,只要你們能幫我這個忙就可以了。”
“我聽說中國是瓷器不錯。”
“中國不錯的東西多了,瓷器的話,我也想辦法去弄一些,你們明天還會在這里嗎?”
“會的。”
“那就好,那我們就這樣說好了哦!”
馬薩開心的轉(zhuǎn)身離去,這天晚上,馬薩用拉丁文給家里人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也夠長的,不但只證明了自己還活著,馬薩也想把自己的傳奇經(jīng)歷分享給家里人,而至于自己什么時候能回去,這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第二天,馬薩憑自己的印象又來到了那個,這次他帶著一封信還有四個已經(jīng)打包好的瓷碗。也想對于中國來說,瓷碗并不是很貴重的奢侈品,但在當時的歐洲,只要是中國的瓷器,絕對是頂級的奢侈品,是富人和貴族才能擁有的。
的確,那四個日耳曼人還在老地方。
“嗨,伙計們我又來了。”馬薩來到了他們身邊放下了背著的包袱,把包里四個已經(jīng)打包好的瓷碗一一遞了過去,最后,他拿出了那封寫好的信,“還有這個,一定要幫我送到了。”
“沒問題!”
那四個日耳曼人把包的瓷碗拿出了出來仔細端詳,不禁還連連贊嘆,而這四個瓷碗的代價,只不過是順路帶回一封信,這絕對是只賺不賠的買賣。
“這封信我們會想辦法幫你帶回去的,只不過你既然這么牽掛,不然到時候和我們一起回歐洲好了,反正我們也可以途徑一下威尼斯的。”
“不不不,我暫時還不能回去,我還有事情沒有做完,而且……我已經(jīng)在中國結(jié)婚了。”
“哇!你這個小子還真的把中國當成你的家了啊。”
“中國挺好的,過幾天我的船隊就要離開了,我到時候也會跟著一起回去。”
“呵呵,這小子真把自己當成馬可波羅了。”一個棕發(fā)的白人笑了笑說,“不過既然你也要走了,不如現(xiàn)在和我們好好玩玩的,打撲克牌嗎?”
“可是……我不會啊。”
“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教你,撲克牌不難,話說你之前一直在這個就沒有打過撲克牌嗎?”
“我在威尼斯的時候就很少玩,雖然在中國也有類似這樣的牌,但是玩法也一定不一樣吧?”
“沒事,我們的玩法很簡單,你看好了。”
他們的這幅撲克牌一共只有三十二張,而且K當成是最大的牌,A則是最小的牌,玩法也有不同,反正現(xiàn)在馬薩也沒有什么其他事情,慢慢摸索就好了,關(guān)鍵是船隊離開錫蘭也還有好幾天的時間。
才認識幾天,馬薩就已經(jīng)跟這群人混得很熟了,就連自己說的語言慢慢的轉(zhuǎn)向了他們的發(fā)音,從這些日耳曼人的口中,馬薩也知道了很多關(guān)于他們過上,他們這了那么大老遠的從歐洲到錫蘭也是為了做貿(mào)易,看來大家也都知道了,東方是足夠富饒。
五天后,船隊該返航了,但是這幾個日耳曼人也是夠意思的,他們早早來到了岸邊為馬薩送行,馬薩也夠感動的,但極有可能這是他們的最后一次見面,以后就真的要看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