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前兩輪
梁浩看著周圍的奮筆疾書的同門弟子,心中百感交集。
五年前,他也是在這里,經歷了一場淘汰率極高的筆試,最終才成功加入羅浮宗。
沒想到五年之后,梁浩再次來到了這里。
還是熟悉的布局,還是熟悉的環境。
梁浩翻看著已經作答完畢的考卷。
再次謹慎地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什么錯誤之后,起身提前交卷。
修為測試在昨日就已經完成。
今日進行的是宗門大比的第二關-筆試。
這是梁浩的強項。
前世他所接受的應試教育,幾乎將所有考試的技巧都研究到了極致。
尤其是梁浩從小長大的華夏。
就拿筆試來說。
學校不僅教他如何將已經學會的題做對。
更是教會他,如何在不會這道題的情況下,還能將題目做對。
當年梁浩正是靠著嫻熟的應試技巧,才能夠在入門筆試考核中名列前茅。
但現在的他已經不一樣了,這五年來,梁浩無論修煉多么地刻苦,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去藏書樓閱讀充實自己。
如今也是他兩世為人第一次體會到,作為一個學霸的快樂。
梁浩回想自己前世的學渣生涯。
不由感慨萬分。
“當年讀書的時候,我曾在日記本上立誓,一定要好好讀書,爭取做個學霸。”
“但因為‘霸’字不會寫,學霸之路宣告終結,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名學渣。”
羅浮宗非常重視筆試考核。
筆試的考場外被一道陣法牢牢籠罩,無論外面如何嘈雜,考場內都無比安靜。
提前交卷的梁浩走出陣法時,才聽到一陣陣喧鬧聲涌入耳中。
此時外門的人流量極為龐大,尤其是幾處廣場和坊市更是熙熙攘攘。
梁浩沒有在這里逗留,直接返回了小院為明日的擂臺戰做最后的準備。
……
當!當!當!
隨著火紅的朝陽自天際緩緩升起,大地逐漸被溫暖的光芒所籠罩。
原本靜謐的羅浮宗外門,也逐漸活躍了起來。
一陣陣洪亮的鐘聲不斷響起。
羅浮宗外門幾處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斷涌入。
每座廣場上空都布置了一片巨大的透明光幕。
每一片光幕上,都被陣法加持了留影術。
就算不進入廣場,只要抬頭,都能通過上方的留影術,觀察到廣場內的情況。
每座廣場內外都站滿了人,有些人甚至干脆爬到了周圍的樹上向里眺望。
這些人既有羅浮宗麾下無數大大小小的家族勢力,也有慕名前來的散修,商人,亦或是某些凡俗勢力的代表。
當然其中還少不了大量想要拜入羅浮宗的年輕人。
為了應對這次大比,羅浮宗總共使用了東、南、西、北四個大型廣場,作為前幾輪擂臺戰的場地。
而最大的中央廣場,則是要等到一百強出爐之后,才會正式開放。
按照別院劃分,梁浩前面幾輪比試都安排在西廣場。
梁浩來到西廣場的時候,上方的光幕上已經將前兩輪,也就是修為和筆試的綜合成績公布出來。
外門弟子共有兩屆,兩屆的成績分開公布。
梁浩在同屆近萬名弟子中,排名二百三十六位。
這個成績雖然算不上拔尖,但也是整個外門的第一梯隊了。
不得不說,羅浮宗真的是臥虎藏龍。
梁浩自認在筆試方面已經排在整個宗門的前列,但依然落到了兩百名開外。
可見修為超過梁浩的弟子絕對不在少數。
不過這也正常,梁浩是在金手指激活之后,修為才開始突飛猛進的。
而這時距離大比僅有短短數月,留給他迎頭趕上的時間實在太少。
梁浩也是拼了命地修煉,才有了現在凝氣八重中期的修為。
梁浩對自己的成績還算滿意。
俯瞰整個西廣場。
正中間矗立著二十個巨大的方形擂臺,這些擂臺全都由一塊塊青石堆砌而成。
而擂臺的邊緣還銘刻著一道道玄奧的陣紋。
等到擂臺戰開始的時候,這些陣紋就會激活,形成防御陣法。
用來保護周圍的觀眾不被誤傷。
畢竟這次觀戰的也不全都是修士,還有大量的凡人。
這其中很多的年輕人在未來都會成為羅浮宗的一員,由不得羅浮宗不重視。
梁浩順著人流緩緩來到了指定的地點。
此時,他周圍全是即將參加大比的外門弟子,這些弟子按照事先的規劃,整整齊齊的站在各自的區域內。
按照外門大比的規則。
只有在前兩輪測試中,排在前三千名的弟子,才有資格參加第三輪的擂臺戰。
這樣不僅淘汰了大部分修為不高的弟子,還將一部分頭腦簡單,遇事只靠莽的弟子也淘汰掉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羅浮宗就在慢慢調整對門下弟子的培養策略。
不僅在入門考核增加了筆試這一關。
就連平常別院內部的考核,包括后面的小比大比,都大幅增加了文科的比重。
其實在修真界,無知是非常可怕的。
每年死得千奇百怪的修士比比皆是,如果將這些修士的經歷集中起來出一本書。
甚至可以湊成一本幾百萬字的《修真界作死百科大全》。
經歷了修為與筆試的雙重考驗。
現在站在廣場上的三千名弟子,完全可以代表這一屆外門弟子的最高水平了。
要知道,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凝氣后期的存在,每一個人放到外界都可以輕易組成一個小型的修真家族。
由此可見,羅浮宗的勢力有多么龐大。
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這三千人不過是無數外門弟子的其中一屆罷了。
這樣的弟子每五年都有一批,外放出去的弟子更是數都數不清。
由此可見,羅浮宗在云州的勢力有多龐大。
作為霸主,羅浮宗已經數千年沒有遭遇過任何挑戰。
一屆屆積累下來的修士,數量極為龐大。
云州根本沒有其他勢力的成長空間。
此時,羅浮宗的宗門高層們,看著一隊隊集結起來的外門弟子連連點頭。
而其他人則紛紛被這壯觀的一幕所震撼,無數的年輕人恨不得馬上就能加入其中。
而是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的擂臺戰才是真正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