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浪伸手在王一倩的眼前晃了晃,擾亂她的視線,并問道:
“你怎么用那種眼神看我,有點滲人啊。”
“如果不是你的年紀一眼就能看出來不大,我真要懷疑你是個老家伙在裝嫩了。
你這么大的孩子不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偶爾談個純潔的戀愛調劑下生活,思想和見識一直困守在象牙塔里么。
你怎么會懂得這么多亂七八糟的知識呢?”
“這些怎么能說是亂七八糟呢!?
我打小就愛看書,喜歡看的書既多且雜,涉獵比較廣,所以知道的就會比一般人多一些。
今年,江城出現了一些電腦室,里面能夠上網瀏覽信息,在門戶網站和貼吧你能看到各種訊息,很多都是在書本和課堂上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我知道超市是從國外傳進來的,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北上廣深等這些大城市已經開始出現大型連鎖超市就不足為奇了。
網絡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在那上邊你能學到很多你沒聽過的知識,見識很多你沒想過的生活方式,知道此時發生在千里之外的事情,建議你也學著上網沖沖浪。”
王一倩靜靜地看著丁曉浪裝B,不發一言。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個傳說,哈哈哈。只要你也經常上網瀏覽信息,時間長了你也會像哥一樣見多識廣的。”
王一倩一腳踢在丁曉浪的小腿上。
當然,力道用的很小,丁曉浪一點也不疼,卻哎呀一聲抱著腿側躺在沙發上呼痛。
王一倩沒理丁曉浪的喊疼,又輕輕踢了一腳后說道:
“別演了,你把超市說的那么好,那你知道開一家你說的那種超市需要多少資金么?”
“這個很容易就能算出來的。開家超市所需的資金主要有這么幾塊,一是場地的租金或者購置款,二是裝修費用,三是鋪貨也就是采購資金,四是人工費用。
場地的選址最好在中心商圈,要交通方便,江城不大,面積兩三千平應該夠用了,就按2000平算吧。按照市場上的租金和售價水平,一乘就出來了。”
“嗯,這個我還真知道一些,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要開店,跟她一起參謀的時候還真了解了一些情況。
租金的話,200平左右的門市一個月五、六千。售價的話,均價每平大概1800元多點,200平的門市需要接近40萬不到。”
丁曉浪點點頭繼續說道:
“那這樣就很好算出來了,面積正好是10倍,租的話一個月的租金得五、六萬,買的話可能就得接近四百萬。
裝修的話,不需要像家裝那么精致,估計一千一平應該能裝的差不多了,2000平的話二百萬左右。
至于鋪貨,我對這方面不太了解,到時候可以聘一個懂行的經理,看看能談成幾成定金賬期幾個月,估計首次鋪貨至少得一二百萬吧。
人工費你應該比我清楚,我聽說現在的江城服務員的平均工資大概在在一千左右,當然崗位不同薪資也是有一些差距的。2000平大概得二三百人吧,一個月的工資總額控制在50萬以內應該沒問題。
這么算的話,如果是租前期投入可能三、四百萬,買就得七、八百萬,這些資金姐你感覺有壓力嗎?
如果有壓力,面積可以減半,規模可能小點但更穩健。”
“先不說資金壓力的事情,你再跟我說說快遞又是怎么個說法呢?”
“快遞和超市有不少的相同點,江城現在的郵遞方式主要以郵局和鐵運為主,速度慢、費用貴且服務態度一般,貨物都需要自己到貨站自提,手續繁瑣。
有需要就有市場,所以就有了民營快遞公司的出現。
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有國外的快遞業巨頭進入國內市場了,國內也有如順豐、宅急送這樣的內資企業正在大肆擴張。
我們要做的話,可以先從江城本地做起,做同城速遞及給巨頭們做本地配送。或者也可以考慮跑專線,如從江城到冰城。
這行前期投入不大,本地的話幾輛小貨車,一個轉運中心十來個配送點,百來個配送員,基本就能覆蓋整個市區了,投入的話一、二百萬差不多就夠用了。
但這行在搶市場的時候可能會和別人產生比較激烈的沖突,偶爾出個打架斗毆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呵呵,你忘了我是怎么起家的了,能跑老毛子的倒爺有幾個是善茬的?
只是這兩年經歷了一些事,手底下的兄弟都安分了很多,但怎么也不可能被別人欺負到頭上來的。”
說這些話的時候,王一倩的身上散發出一絲霸氣,就像一只揭掉羊皮的狼王。
“對嘛,這才符合她大姐大的人設嘛。”
丁曉浪內心暗自嘀咕,總覺得王一倩的表現不像一個跑老毛子進出口業務的老板,這會才應該是她應有的氣質嘛。
“再說說專線吧,是兩地來回跑么?”
“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其實應該算是物流。買幾輛大車,在起點和終點都立個營業點,兩邊收、兩邊送,車輛來回跑。
做這個最好是能找幾個固定合作的企業,能保證貨源,不然配貨可能會比較困難。
投入的話看買什么樣的車,便宜的話一、二百萬也差不多夠用了。
快遞的話,一開始投入可以少一些,但要擴張的話費用就會暴漲的。
姐,我說的這兩個行業你覺得怎么樣,有心動的么?”
王一倩想了想直接開口道:“我覺得都挺好,都挺適合我的,快遞的初期投入沒問題,超市的話資金可能會有點壓力。”
呵呵,果然是成年人,看來真是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的選項是都要啊。
“資金的問題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只是可能會稍微冒一點點風險。”
“你個小屁孩還有能力解決這么多的資金呢!?哦對,你有玉器的路子,這一行的利潤很高吧?
不過江城的人口不多,市場不大,能買得起并愿意買的人還是有限的。
再說,就算你一天賺一萬,幾百萬的你得賺多久啊,我可不想等那么久的。”
“用不了那么久的,要是操作得當半個多月就能讓你資產翻番兒。”
“你想做什么,去搶銀行?”
“比搶銀行還快!”
“那是什么?我想不到,別賣關子!”
“去股市搶國際游資!”
“港股?”
“對!”
“你瘋了!?”
打開摸向自己額頭的玉手,丁曉浪心底一蕩,好滑好嫩,要是能握在手里細細把玩就爽了。
撇開心里齷齪的想法,丁曉浪十分肯定的說道:“我很清醒,也很認真!”
“清醒怎么會想到現在去買港股!?你不是剛看到報道了么,國際游資正在做空港城,你不怕栽進去淹死?”
“錯!這個時候進去不但不會淹到,還會撈到很多金子的!”
“你憑什么這么說?港城就比印馬泰強很多?”
“因為我確信港府會救市,大陸會挺港府,不會看著它一地雞毛的。”
“什么毛不毛的,難聽!還是那句話,你憑什么這么說?”
憑什么?因為我是過來人!但我不能告訴你,說了你也不會信。
丁曉浪帶著游戲開掛的爽感,又準備開始裝B了。
“我記得年初總理上任時,接受記者采訪說過一句話,意思應該是只要港府有請求中央就會不惜一切保港城穩定。”
丁曉浪前世喜歡看總理答記者問的環節,專門上網回顧過98年的答記者問,那句“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他第一次聽到時渾身顫抖,眼睛發熱、心頭發緊。
他沒想到一國之總理能說出這種話,也在各種報道和傳聞中越來越敬佩他,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
有同樣感覺的不只他一人,他身邊的很多人都深有同感。
“總理是令人敬佩的,他的話是擲地有聲、值得信任的。我記得去年華國的外匯儲備好像就超千億美元了,所以大陸也是有能力、有底氣的。
所以我相信中央和港府一定會出手救市,而且一定會成功。
基于這種判斷,我覺得這個月是賺國際游資錢的好機會。”
“你確定總理說過這句話?”
“我確定,詳細的情況報紙和網絡上肯定是有報道的,你可以去查一查。”
“好,就算國家和港府會出手救市,可你怎么就能確定是這個月的?”
“看報紙上報道出的樣子,像是準備決戰了。”
“什么報道?”
“你看過這兩張報紙上的新聞么?”
丁曉浪把報架上的江城日報又拿了過來,抽出5、6兩日的報紙,翻到財經版,讓王一倩看到上面的報道:
8月5日,國際炒家們一天之內拋售200多億港元。港府金融管理局一反過去被動做法,運用港城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匯市穩定在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水平上,銀行同業市場拆借利息也僅略有上升。
8月6日,炒家們又拋售了200多億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僅照單全收,而且將所吸納的港元存入港城銀行體系。從而起到了穩定銀行同業拆借利息的作用,防止了因拆息率提高,引起的股市下跌。
“嗯,這些報道我都大概掃過,從這些就能看出要決戰了?”
“基本上可以確定。
這些國際炒家們慣用的手段就是先炮制一些消息打擊市場信心,然后匯市、股市、期市三管齊下開始收割。
從報道中能看到自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已經3次在港城匯、股、期三市上下手,均獲暴利。而在面對金融市場的沖擊時,港府金管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也因此金管局的主席被戲稱為‘任一招’。
但這次的應對出現了不同,港府已經在匯市上主動出手了。匯、股、期三市是聯動的,我估計股市上動手的日子也不遠了。
不過,報紙上的報道終究還是有限,下午我準備到網上去查查,看看有沒有更多的信息。
如果能找到我想要的信息,那么基本也可以去掉了。”
“小浪啊,你真讓我驚訝啊!這些報道我也看了,怎么就沒看出這些信息呢?”
呵呵,我能告訴你因為我知道結果了,倒推很容易就建立起聯系了么。
而且你關注的重點也不對啊,能看出港府會救市的人應該不少,但可能都不看好這次救市行動的結果。
我是知道這次保衛戰打贏了所以才準備入市的,這才是重點好不好啊,難道你也是總理迷,他說了你就信了?
“可能我上網看新聞比較多,所以對這些比較敏感吧。
怎么樣王姐,有沒有興趣進去折騰一下?還有轉行的事你真的準備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