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亂亂,已然到了夏末初秋。
兩小只已經(jīng)五個月了。
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這個時候的奶娃娃們都會露出一些小苗頭來,來彰顯自己的小能耐。
這兩小只又是個鬧騰的性子,自己就開始嘗試自己坐起來,只不過他們每次剛歪歪扭扭的坐起來就歪倒了,開始還懵了一下,然后就若無其事的繼續(xù)翻身坐起來,再歪倒,再坐起來……
重重復(fù)復(fù)的做這一套動作,非要玩到自己累的不行了,才不做了,只不過為了他們的小身體好,大人們會讓他們玩幾下過過癮,然后就制止了。
八月底,周爸來了封電報,上面只有三個字‘六成信’。
只這封電報,他們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思索了兩天,周易邊去廠里辭了職,專心在家復(fù)習了。
這件事老爺子也知道,所以對于孫子辭職,并沒有發(fā)表什么意見,呈放養(yǎng)狀態(tài)。
九月底,周爸又來了封電報,上面還是三個字:八成信。
周易舒了口氣,他了解爸爸,他的‘八成’相當于差不多確定了,這下他可以真的安心復(fù)習了。
吳小花看到這封電報,也是舒了口氣,看來運行軌跡并沒有改變多少,她的投資沒有白費。
在陳海燕抱著她家大兒子來串門的時候,還帶來了一個消息,村里下放的人差不多都被陸陸續(xù)續(xù)的接走了,其他村子里的也是,村里的人只當他們是被平f了,真的緣由只有極少的人知道。
看著小姐妹為那些人高興的樣子,她隱晦的提了句:“那是他們有學問,你看沒有學問的不還在么?”
“啊?”陳海燕愣了愣,說道:“還真是……咱們村還有倆沒人來接……”
“知道為啥不?”吳小花引導(dǎo)著。
陳海燕問:“為啥啊?”
“因為他們有學問的,既然他們被接回去了,肯定會被重用,要不然就不會來接他們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多讀書還是有用的。”吳小花說道。
“……”
吳小花說道:“就像現(xiàn)在想吃公糧,是不是學歷越高工作越好?或者說找到工作越容易?”
陳海燕點頭。
“所以啊,還是得學習,你沒事的時候多看看書,看看報紙,多學點知識沒壞處的,要不然以后會被社會淘汰掉,到那時候你就是圍著鍋臺孩子轉(zhuǎn),時間長了就人老珠黃……”吳小花連誘惑帶嚇唬的說了一通。
“現(xiàn)在除了小學初中還開門,高中大學都不讓上了,學那么多有啥用……”陳海燕擰眉。
吳小花無語的看著她,“你這話說的,這要是只有掃盲班,你就只上個掃盲班唄?眼前有啥利益讓你止步不前的?別人都是努力往前走,你可倒好……”
陳海燕嘿嘿笑著,“哪有,這也不是我說的,這是事實啊,我多看書看報紙也就多認識幾個字,啥意思講的啥,我又不懂,看了有啥用。”
“你直接說自己懶就行了。”吳小花無語的說了一句,也沒再說別的了。
十月二十一日,激動人心的一天。
老爺子一邊守著兩小只,一邊搖頭晃腦的哼哼著,突然就聽到外邊‘嗷嗷’歡呼聲,還夾雜著哭聲,嚇了兩個孩子一跳,也嚇了他一跳。
周嬸在屋里縫小祿子,被這動靜驚了一下,放下針線跑出來,“怎么了,怎么了?”
周易和吳小花從外邊回來,一臉喜色的說道:“爺爺,恢復(fù)了恢復(fù)了,高考恢復(fù)了……”
“真的?”老爺子驚喜的問道。
“真的,廣播里都說了,這還能有假?十二月十日考試,真的恢復(fù)了……”周易激動的都快不會說話了。
老爺子高興的拍著大腿,“好,好,好~”
“去,去打電話,你大哥二哥,你二叔那,都問問……”
“噯。”周易應(yīng)了一聲,又騎車出去了。
陳海燕知道這個消息后,跑來找她,盯著她看了半天,張了張嘴,什么都沒說又走了,弄了她一個懵,然后一琢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高考恢復(fù)的消息出來后,第二天就開始報名了,招生范圍很廣,工人農(nóng)民、上山下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知識青年、復(fù)員軍人、干部和應(yīng)屆高中畢業(yè)生都可以參加。
報名地點的人多的只看得到腦袋,擠都擠不進去,這盛況可以看出大家有多么的期待,期待高考,期待上大學。
報名結(jié)束后,就是學習的問題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復(fù)習,縣里的領(lǐng)導(dǎo)開會決定,把縣城的唯一一所高中學校開放了,然后把報名的人都組織起來,由專人領(lǐng)導(dǎo)著。
因為報名的人太多,所有的教室都坐滿了‘學生’,還余下不少人空在外邊,最后又把儲藏室和雜物室空了出來,才讓所有的學生都坐下了。
不過吳小花兩個沒去,人太多不說,而且他們已經(jīng)復(fù)習了一大半了,就不去和大家摻合了。
吳小花語文和數(shù)學很好,政治和地理是短板,歷史也還可以,周易是政治和歷史是強項,其他的差不離,兩人正好互補復(fù)習,也算是事半功倍,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