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強上中學時期,迷上了地攤上的日本漫畫和盜版書刊。他模仿漫畫里的人物,把頭發染上鮮艷的顏色,又將耳朵打了好幾個洞,戴上款式夸張的耳釘,看上去標新立異。嘴里還時不時蹦出兩句漫畫里時髦詞兒,讓周圍的人刮目相看。再沒人覺得他是個渾身散發著腌菜味兒又膽小自卑的窮小子了。
這種轉變對王亞強心理觸動特別大,他覺得自己就是個悟性十足的天才。以前被人看不起,是因為沒人發現這一點,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如此的超凡脫俗。他開始有些看不起身邊的人,言語間常常表現出一種足以讓人捧腹的傲慢。
這時的王亞強,開始規劃自己的宏偉藍圖。他打算將來當一名小說家,哦,不,不,是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寫作。在他看來,作家是一份高尚的職業。每天坐在窗幾明凈、散發著百合花香的房間里思考人生、鞭撻時政、諷刺社會、指點迷津,像不食人間煙火一樣,瀟灑而超脫。再沒有什么職業比作家更高尚、更有前途、更有吸引力了。
這種作家夢僅僅維持了一年,就被無情的現實粉碎。
由于每天躲在宿舍和課桌中偷看日本漫畫和盜版書刊,令他原本處在下游的成績更加慘不忍睹。老師對他早已放棄,只要不妨礙其他同學,對他采取了睜只眼閉只眼放之任之的態度。
中考結束后,不出意外地,他的總分成績還沒有達到錄取分數線的三分之一。
看著成績單,王亞強的表現出奇平靜,并對當時有學生因中考落榜自殺一事嗤之以鼻。在他看來,一個成就大事的人,必定有不同凡響之處,不可能和那么多人一樣,坐在教室里接受千篇一律的灌輸。那只會讓天才變成平凡的庸眾,馬云就是很好的例子,著名的比爾·蓋茨也沒有拿到大學文憑。
離校那天,教了他三年的班主任來到宿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了很多話。
至于說了些什么,王亞強一句也沒聽進去。他只記得老師勸他回家學一點實在的謀生技能,比如瓦匠、木匠之類,將來不至于餓死。這事令他至今想起來仍耿耿于懷,他覺得那番話是對他的侮辱,惡意地貶低了他的天賦。
王亞強輟學回家這天,剛滿十六歲。這個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賺錢養家糊口還早了點。
但他最終沒有聽從班主任的意見,去學一門謀生技能,而是呆在家中,開始著手他的文學創作計劃。
他用從父親那里要來的一百元錢買下了柳園師大一臺報廢的電腦,又花三百元對它進行了部分零件的改造,開始正式進入到創作生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