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詭異
“小李,怎么回事,什么沒有臉?你講清楚點。”
“在那邊,墳上有一具女尸,半截身體埋土里,半截身體露外邊,臉……那臉…隊長,你跟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劉泰也意識到了案件的嚴重性,“領我們過去。”
小李激動的說道,“就繞過那個墳坡,靠!一具尸體斜插在土里,臉正對著我,我看了一眼就被嚇到了,那人竟然沒有臉。”
晉好好拿著箱子愣在那里,聽著小李的復述。
“張飛,你們幾個繼續勘察,小李,走”
說完,然后跟在小李一起去看那具墳堆后的尸體。
第二具尸體的發現地離第一具不過五百多米,尸體確實如小李所說是斜插進土中,上半截身子露在外面。
臉……確實也像小李說的那樣。
沒有臉。
因為死者臉部黑焦,五官融成一團,壓根辨不出人形來,加上尸體已經出現嚴重腐爛,臉上還有蛆蟲蠕動,整個面目更加猙獰可怖。
也難怪小李被嚇了一跳了。
秦嶼沒說話,戴上手套蹲在了尸體旁。
“晉好好,過來。”
晉好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此時看到這具駭人尸骸也能做到心如止水了,她麻利戴好手套走過來蹲在秦嶼身邊,先伸手捏了捏地上的土,很硬實,并且,土質和谷底的土質完全不同。
谷底土質肥沃,很軟,呈黑褐色,但掩埋這具尸體的土呈黃色,發硬,由于昨晚下暴雨,死者四周還有很明顯的放射狀黃泥痕跡。
秦嶼也注意到了,“這種黃土,應該是從外地運來的工地用土,聊城壓根產不出這種黃土。”
“為什么谷底會出現這種黃土,是被兇手刻意運過來的?”
她想不通,如果說要埋尸的話,為什么不就地挖坑,而要挖坑之后用這種黃土掩埋呢?
將黃土運來谷底,應該要耗費很大精力吧!
兇手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呢?
秦嶼又看了下死者臉部,有明顯的燒焦痕跡,初步判斷死者又是一名女性,但目前還不能確定是死者臉部是死前被焚燒還是死后被焚燒的。
“劉泰,過來干活。”
劉泰應了聲,迅速走過來,開始彎腰仔細檢查死者被燒焦的臉部。
“臉部黑焦,身體其他部位無紅斑水皰,無其他掙扎痕跡,初步推測臉部是死后被人焚燒。”
毀壞臉部特征,很多兇手殺人后都會這樣做,目的就是讓偵查人員辨認不出死者樣貌,從而增大破案難度。
“腦后有鈍物擊打傷,目前不能確認具體死因。”
“死亡時間呢?”
“從外面半截來看,尸體已經出現腐爛現象,前幾天那么熱,死亡時間三到五天。”
“不能更具體些嗎?”
“不好說,我判斷不準,這谷底一下出現兩具無法辨認身份的尸體,身份確認都是大問題,要不要先把尸體挖出來讓我做體表尸檢啊?”
“小李,叫人去,先把尸體挖出來。”
小李點頭答應,帶了幾個人返回環山公路上停著的警車里拿鐵鍬。
晉好好一直在案發現場周圍尋找與案件有關的蛛絲馬跡,可惜收獲寥寥,沒辦法,昨夜那場大暴雨來得太不湊巧。
但她沒有放棄,整個身體趴在地上一厘米一厘米尋找。
這個埋尸現場要完成其實需要花費很大精力,谷底樹多草多,就算昨夜下了雨,也不一定會沖刷掉所有痕跡,晉好好覺得,肯定有什么蛛絲馬跡是她還沒有發現的。
她大腦飛速運轉。
秦嶼走上前問道,“找到什么沒有?”
“還沒有……”
“先說說一下你的推測方向。”
晉好好看了一眼尸體,開始從兩個方向推測:
第一,死者是在谷底被人謀害,若是兇手就地埋尸——
“首先,死者頭部有鈍物擊打傷口,傷口很深,現場一定會留下噴濺型血跡,雖說下了雨,但噴濺型血跡很容易附著在樹干樹葉上,不容易完全沖刷掉,其次兇手要埋尸,需要掘個坑,然后還要運黃土過來,那他是怎么將這些土運過來的呢?”
“兇手要下谷底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南邊的環山公路上下來,二就是北邊位于山腰處的大王村,要運黃土下來就可能要用到車,谷底土質松軟,地上一定會出現車轍壓痕,而昨天下了場雨,導致痕跡不不明顯。”
“但是雨水也不一定能完全沖刷掉車轍痕跡。”
“還有呢?”
“第二,死者在別處被害拋尸至此,能留下的痕跡就更多了,兇手依舊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那他是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將死者弄下來呢?抗?背?抱?抬?還是使用工具?如果是工具,會是什么工具呢?”
“推車?還是……”
晉好好正想說什么,被張飛出聲打斷了,“隊長,鐵鍬拿下來了,現在就挖嗎?”
“嗯,現在就挖出來。”
張飛和小李和其他幾名警員圍在死者周邊,揚起鐵鍬開始進行初步的挖掘工作。
幾名警員動作很快,不過五分鐘便將尸體挖掘出土。
劉泰將尸檢勘查箱放在了旁邊,蹲下來,開始給死者做初步的體表尸檢。
他先用鑷子抽出死者腳上的樹枝,查看了很久,又用個小刀稍微劃開了樹枝表皮,放到鼻下輕輕嗅了下,濃郁尸臭中夾雜著一股特殊的熟悉味道,劉泰眼神一亮,聲音有些激動:“桃木枝!”
釘進去的那部分還被削尖了。
桃木枝釘腳上?這是什么儀式嗎?
劉泰困惑得很,秦嶼也是,兩人一同辦案多年,這個死者的情況還是第一次看到。
斜埋在地,黃土披身,面部被火燒毀,腳被釘上桃木枝,種種情況都透著股詭異感。
兩人看了看桃木枝又看了看對方,相顧無言。
劉泰沉默很久,將那兩根桃木枝放進物證瓶中,又開始仔細檢查死者身上的蛆蟲。
他檢查到一半,搖了搖頭,“隊章,這越看越不對啊!”
“哪里不對?”
劉泰用鑷子夾起一只蛆蟲注視許久,“蛆蟲不對,我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哪里不對?你仔細講講。”
“現在是夏天,前幾天又高溫,人死后兩三天就能出現腐爛特征,但這谷底溫度比外面低很多,死者腐爛到這種程度,沒個四五天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你看這蛆蟲……”
“蛆蟲有什么問題?”
“第一,太少,排除掉昨晚大雨沖走了一部分,這尸體上的蛆蟲數量和第一具相比少了很多。”
“第二,正常情況下,一個死亡四五天左右的人,蛆蟲應該長到1.2厘米到1.5厘米。”
“但你看尸體上的大部分蛆蟲,這么小,太慢了,除了少量蛆蟲,這具尸體周身也沒有其他昆蟲,這不太符合常理,所以這也是我一直無法推斷出更準確死亡時間的原因。”
“我推測了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第一,死者死后沒有被立刻拋尸,而是被低溫儲藏了一段時間。”“
第二就是,死者體內有毒素,所以尸體腐爛速度快,但蛆蟲生長速度稍微慢一些,結合到谷底昆蟲多,正常情況下尸體暴露在野外肯定會吸引很多昆蟲,但這具除了少量蛆蟲。”
“我比較傾向于第二種,死者很有可能是中毒而亡,如果這種情況成立的話,死者死亡時間應該沒有五天那么久,兩三天?我現在也判斷不好,趕緊拖回去我做個尸檢就知道了。”
“張飛,你安排一下人手,將兩具尸體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