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不等自己體內激蕩的內力平復,主動近身殺去,兩枚拳頭化作兩枚鐵錘,拳風如錘,如槍,如箭,力大,勢足,速快!
寧遠的身軀高大偉岸,招式大開大合,放長擊遠,一雙鐵拳猶如疾風驟雨般點點落下,卻被這名女尼一只手臂穩穩接下。
寧遠內心無端端生出一股暴戾,這女尼,如此小覷我,只肯用一只手對付我?寧遠只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出拳更加狠辣三分。
對方女尼沒有料到寧遠的實力如此強勁,她只知道寧遠今年不過舞象之年,就算天賦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
但一交手女尼就知道自己錯了,寧遠的內力高深,拳法摧枯拉朽,招式狠辣老道,這根本就不像是初入江湖的年輕俠客,反而倒像是經歷過無數場廝殺的老兵!
女尼哪里知道,自從寧遠學習羅漢拳開始,每天不是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
每天都要被人打得重傷喋血,如果不是寧遠體質特殊,恢復力驚人,在加上修煉有硬氣功,尋常人怕不是早就被打死了。
在南少林這幾年以來,寧遠經歷的戰斗,比江湖中的武者這一生經歷的戰斗都多!
這女尼雖然境界,內力能夠碾壓寧遠,但是招式,打斗經驗確實落了下乘。
雖是如此,寧遠依舊不是女尼的對手,初一開始,十招之內,寧遠招式兇悍,但等到二十招以后,寧遠開始疲弱,等到了三十招,寧遠咬著牙,已經在苦苦支撐了。
寧遠的手臂已經抬不起來了,兩條手臂重逾千斤,手臂經脈內仿佛有無數柄小刀割裂著寧遠的經脈。
這白衣女尼,每次與寧遠交手的瞬間,都會有一縷內力猶如附骨之疽纏入自己的經脈內,寧遠已經苦不堪言了。
如果不是身后還有孫安兒,寧遠都要跑路了。
“轟~”
女尼內力爆發,將寧遠逼開,停手靜靜看著寧遠,良久后才復雜道:“你很不錯,袁承志在你這個年紀,或許還沒有你這般實力,你是南少林弟子,希望你不要埋沒了自己這身武藝?!?p> 女尼說罷后,轉身就欲離去,這時寧遠突然注意到女尼另外一只手臂竟然是空的!
這女尼并非是故意用一只手對敵,而是她只有這一只手!
寧遠腦中閃過一道閃電,一個名字出現在了寧遠腦海中,這個人貫穿了碧血劍和鹿鼎記,崇禎的次女,長平公主,九難師太!
之所以只有一只手臂,那是因為另外一只手臂被崇禎砍了下來,在李自成攻破京城時,崇禎砍下了長平公主的一只手臂,后來落發出家,稱號九難。
“姑姑!”
九難師太停下腳步,轉身美目掃向寧遠:“你說什么?”
“姑姑!你是媺娖姑姑!”
九難師太冷清的俏臉終于有了變化,厲聲道:“你是何人?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姑姑!侄兒真名并非寧遠,而是叫朱和寧!”
女尼身軀一震,目露震驚之色:“朱和寧,朱和,和?你是...”
作為前明公主,九難師太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家輩分排序?
和,此人竟然是和字輩!莫非...
九難想到一種可能,莫非此人是自己的至親?
“姑姑!我是慈烺太子的兒子!我父親就是您大哥,您就是我親姑姑??!”寧遠雙目“飽含熱淚”道。
一旁一直拌做小透明的孫安兒震驚了,孫安兒知道寧遠是南少林寺的人,知道寧遠與朝廷作對,但從來沒敢想過寧遠居然還有這么大的身份!他居然是前朝皇室后裔?這,這...孫安兒的小腦袋瓜一時間都無法接受這種天大的消息了。
九難認真看著寧遠,并沒有親人相見的熱絡,反而充滿了警惕:“你說你是大哥的兒子,你有什么證據?我大哥在哪里?現在是否還在人世?”
寧遠搖頭嘆息,語氣低沉:“我父親在我年幼時得了一場大病,死了,后來我們的藏身之地被清兵發現,我與老仆每日東躲西藏,一路南逃,終究是沒能逃出清兵的追捕,幸好我被師父至善禪師所救,帶回南少林寺修行武藝?!?p> “至善禪師...”
九難依舊質疑道:“此人我雖不認識,但也聽說過,是個反清復明的漢子,但就憑你說的這些,也無法證明你就是慈烺大哥的子嗣。”
寧遠“氣憤”道:“這有什么可證明的?我就是我父親所生,當初我父親曾說過,我眉眼與父親神似!”
九難沉默了,她不知該說些什么,她以為只剩下她一個人孤零零生活在這個世上,從未敢想過自己還有親人,如今有個人告訴自己,他是自己的親侄兒,九難一時間心亂如麻。
朱慈烺在世時,身為大明太子,而自己只是庶出,總共面都沒見幾次,大明滅亡后,朱慈烺在山海關一役失去了蹤跡,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心目中僅有的那么丁點印象也消散無蹤。
看著近在咫尺的寧遠,九難一時間心中紛亂,一時間無法做出任何言語。
“姑姑,現如今我就只剩下你一個親人了,莫非...你不肯認我?”寧遠語氣“無比失望”,猶如一根根鋼針,扎在九難心頭。
女人本來就是感性的,即便是武林高手也不例外。
看著寧遠,九難將頭一偏,將話題轉移開來:“你既然說你是我慈烺哥哥的子嗣,那你有什么打算?是想茍活一世,還是反清復明?”
寧遠斬釘截鐵:“自然是反清復明!”
“我有南少林寺和紅花會的支持!顛覆朝廷,易如反掌!”寧遠自信道。
九難搖了搖頭:“寧遠,你太天真了,造反遠沒有你想象的這么簡單,你手中無兵,無糧,更沒有錢財,如何能起兵造反?”
不等寧遠說話,九難又道:“江湖中人,單打獨斗是個中好手,但如果戰場廝殺,卻遠沒有士兵結成軍陣有用?!?p> 寧遠低頭看了孫安兒一眼,傳音道:“姑姑,一千年前南北朝梁國,梁元帝在江陵城旋將不保之際,將一大批財寶藏于天寧寺中,只要得到天寧寺中的財寶,我們就有造反的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