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被提升了職位,雖然還是管理這幾個人,但是職位是部長了。
每周必須去一次的供應商變成了兩周或者三周去一次,這段時間里我幫幾家供應商整理體系,規劃品質保障的路線,協商物料供應的要點,保障產品質量達標。內部的投訴漸漸減少,老板也不再天天嚷嚷要換掉他們。
可惜,疫情沒停,訂單持續下降。
可惜,客戶持續提高產品要求,從要求完全符合圖紙,到后面的圖紙沒有要求的地方也要做的更好。
都在這大半年時間里瘋狂累計壓力。
我的下屬不斷地抱怨近期的新加工人員問題,我給他們開導;生產部門繼續將品質問題全部甩給我,我低頭承受,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客戶提出新的意想不到的雞毛蒜皮投訴點,抓緊改善;采購物料商換來換去,我默默測試測量確認,準時交付;零件工廢有時走高,頂著老板的壓力,同意廠長偷偷報廢的決定。
終于又一天,我建議將一家屢教不改,對客戶影響很大的供應商開除的時候,被銷售主管罵了一句:你以為你是誰,你想換就換?你憑什么說出這句話!
我從成本的角度、客戶的角度、內部加工損失的角度講給他,可惜別人說了句:你出去!
我微笑著拿著手上的表單和分析報告,從他的辦公室出來。廠長拉住我:小鄭,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并不是你認為對的事情,別人也認為是對的。
我不信邪!
我斬釘截鐵的告訴廠長。
臨近過年,我仔細整理了去年和今年的所有數據,將毛坯、制程、客訴、工料廢等數據結合,給出了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當我志得意滿,覺得這份報告可以改變我們日常處理的重心,可以完全指出目前的工廠運行的各項問題,甚至我還給出了自己的可行方案。
這個工廠就靠我了,后面只要解決這些問題,執行這些程序,完善工藝工具,我們不怕任何困難。
我信心足足的拿去找了廠長,遞給他,并要求召開年底的質量大會,對目前的質量分析報告進行評價,大家一起改進。
后來會議倒是召開了,大家討論的很激烈,最后會議結束,廠長讓大家都好好看看各部門的改進點,然后親切的和我說,你就先別發給老板了。我來修改一下,后面找老板私聊。
又過了三個月。這三個月我度日如年,廠長和其他同事好像對我有了很大的隔閡,也很少和我聊天說話。最后一次和廠長聊天的原因是客戶投訴一款零件的粗糙度超出了圖紙要求,廠長讓我自己核實。我查看了打樣的全部零部件粗糙度,還在保存中的近兩年檢驗數據,發現確實是我們工廠5年來一直做的超差的,客戶投訴沒毛病!
可是客戶要求賠償,5000美元。
廠長問我:老板很生氣,要求給一個交代,你準備給老板上面交代?
其實我也隱約的感受到了排斥,于是我給他發根煙,哈哈笑道:我帶了辭職書過來,這就是交代。小鄭不行,他搞不定,引咎辭職。內部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罰款我也認了,其他的通告就沒必要了,希望下一個質量負責人能夠遠遠超過我,把工作做到位。
于是,我安靜的待在崗位上處理手頭上的事務,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我坐著搬家公司的車,帶著我行李和一點憂愁離去。
說來可笑,我們廠是一個分廠,總廠那邊剛好缺少質量人員,邀請我過去繼續干品質工程師,試用期待遇8800,轉正再加。我試著做了兩天,而每天都遇到以前的老板在這邊公干,兩看相厭的同時,這邊的品質體系一塌糊涂,提了幾個關鍵建議也無人搭理,總廠這邊整天整天都在開會討論什么業務該誰去做,在會議上罵人吵架,但又根本看不到執行和改善。
沒意思。我又從總廠里收拾東西,徹底離開。
32歲了,又出來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