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恐婚癥的是什么?(三)
感覺大家可能會不太理解我的想法。
我是恐婚的。
也是恐戀愛的。
這可能是我從小到大一些比較怪異的想法叭,也或許是與父母關系有一丟丟關系。
爸爸媽媽很恩愛,可是我的奶奶就是話本里面的奶奶,記憶中我的父母所有的吵架源頭都有奶奶的原因。
我是家里的頭胎,我見過年輕的媽媽曾經以淚洗面無能為力,見過爸爸把奶奶攬的擔子攬在自己身上,見過爸爸舍小家為大家。
所以我從那時就想,我以后一定要結婚嗎?結婚之后也會有“奶奶”的角色出現在我的生活里嗎?我會成為第二個媽媽嗎?
可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不太相信愛情,不太相信婚姻。
在我的印象里,媽媽完全可以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女孩子,每天無憂無慮,可是結婚后要有“惡婆婆”和“一意孤行”的丈夫,還有各種事情要煩擾,是婚姻給她了枷鎖。
再到后來,上小學便有小孩子“談戀愛”,這讓我對這個詞語又增添了一分厭惡。
直到大學,我所見到的愛情大多都是快餐愛情,相識幾天便確定關系,然后沒過幾個月就分手。
這一切一直在增強我對于愛情的不信任。
或許說,以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可能是自卑的,我看到過不少快餐式戀愛,也看到過不少佳偶天成、喜結良緣,但是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我相信有好的愛情,但我不相信我自己可以遇到好的愛情。